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教师指导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导入】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2020年国民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意识增强,表现乐观,需求多重,但地区和人群差异明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意识有所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体现为认识到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2020年调查中94.0%的调查对象认为心理健康工作是重要的,与2008年87.9%的占比相比,提高了6.1个百分点。

(2)对未来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乐观倾向。在预测未来5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时,人们普遍表现出乐观的倾向。在评估自身的变化时,有67.9%的人认为自己在未来5年心理健康状况会变好,有18.5%的人认为不会变,有13.6%的人认为会变差。

(3)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多重。人们会在七个心理健康知识领域中选择三个领域。具体来看,选中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大约七成调查对象选择了这个领域,这说明人们普遍意识到自己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责任与作用,希望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选中率居第2位的是人际交往,大约六成调查对象选择了此领域,这说明人们重视人际交往,希望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这方面的技能。女性在各项心理健康知识需求上的选中率均高于男性,表现出对心理健康知识更强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群体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更强的需求,且18~25岁组的心理健康指数低于其他各年龄段,45岁及以上组高于其他各年龄段。抑郁水平则呈现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这一结果显示,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需要重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互动设计】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研究成果颇丰。本书主要列举了七条紧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浅显易懂,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举例,再结合七条标准进行研讨。

一、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变化。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生病和没有痛苦,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好状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需求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与此同时,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于是,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可以被具体和精准地测量。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心理健康定义为“爱和工作的能力”。荣格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是有意识地指挥和引导潜意识的力量。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者是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个人天性的人。近些年的研究者,则从社会和个体两种角度阐释了心理健康:从社会角度看,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扮演社会角色和完成群体生活任务时,充分发挥功能;从个体心理角度看,心理健康是指主观满意、知足。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但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迄今仍是有争议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而且,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它特定的文化、传统,我们切不能盲目地以自己的习惯和标准来要求身边的人。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特有的年龄阶段和角色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具有普遍特征又具有独特性。概括起来,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判断:

1.第一条标准: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起点就是,你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从各方面较为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同时也能接受自己的优缺点,并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有较为合理的、满意的期待和规划,不会对自己有过于严苛和不恰当的要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对自己力所不能及之处也能安然接受,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成长案例】

小玲是一个来自小镇的大一女生。她在县城的高中成绩很好,名列前茅,受到同学们的倾慕和老师的认可。来到大学后,发现同学们一个个都那么优秀,小玲突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过去那个熟悉的“自己”到哪里去了呢?那个自信、散发着光彩的自己,似乎找不到了,而现在的自己,在讲台上做报告很紧张,自认为英语口语不太好,也没有什么特长,就连在寝室里也常常接不上话。小玲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平庸,一点光彩都没有。面对这样的自己,小玲不禁自我怀疑起来。她不喜欢现在的自己,越来越怀念过去的自己。

这个例子,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常见,不少同学或多或少都有着小玲的影子。进入大学,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你的参照对象发生了变化,评价标准也由单一的成绩变得更加多元。在这个阶段,正确地认识自己尤为重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不盲目怀疑和否定自己,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在大学实现自我成长和取得进步。

【内容拓展】

对自我接纳,通常我们会有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自我接纳意味着不思进取、自我放纵,不再为目标努力。实际上,自我接纳是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批判地承认,接受自己当前的样子。

误区二:自我接纳意味着无视自己的缺点。实际上,自我接纳是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缺点和不足。

误区三:自我接纳的人,不再感到烦恼和不快乐。实际上,自我接纳不是没有烦恼,而是能够接受自己的烦恼。

误区四:自我接纳是盲目地自我膨胀,是一种自恋。实际上,自我接纳会为一个人带来稳定的高自尊,并非自我膨胀和自恋。

2.第二条标准: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是个体正常的心理需要,也是大学生融入集体、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尊重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差别,与他人良好地沟通和交往,能应对生活中的人际冲突。

有学生会认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从来没有矛盾,因此变成了“好好先生”;或者担心发生冲突而压抑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其实,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非指从来没有矛盾,也不是指表面的客气,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不以自我为中心,尽量做到自然、真诚、平和。

【内容拓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记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孔子提出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也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认为只要把人的先天本性推及每个人,就能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

3.第三条标准: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能力。现实是客观的,它有时候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期待。比如一些北方的学生来到南方的大学,可能会不喜欢这里的天气,吃不惯食堂饭菜,甚至不喜欢这里的方言。假如寝室里大多是当地人,只有自己是外地人,这样的感觉就更明显了。若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就能够接受这些,哪怕自己不喜欢,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并努力改变自己的期望来适应。有些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当地食堂的口味,学着吃当地的饭菜,努力学习方言,也适应了寝室里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换一个角度,把适应当作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从舒适圈跳出来,不怨天尤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那么“完美”的环境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难点厘清】

适应和保持自我并不冲突,适应也并非从众。适应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外在环境的各种变化,努力让自己和外在的变化处于和谐的状态。但适应并非不加选择,作为大学生,需要明辨周围的环境,择善从之。

4.第四条标准:具有顽强的意志

顽强的意志是指个体在自觉、坚持、果断、自制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恋爱、就业、生活及家庭等各方面出现的困难,能够积极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境。在大学阶段,学生需要磨炼出顽强的意志力,成长也意味着走出舒适圈。在将来的学习、社会实践、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必定会遇到各种挫折。顽强的意志力是大学生克服困难,不轻言放弃,不被失败打垮的基础。

【内容拓展】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其主要特征:①明确的目的性,即意志行动总是自觉确定和执行目的行动。②与克服困难直接相联系,即只有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实现预定的目的。③直接支配人的行动,即意志主要是为完成一定的目的任务而组织起来的行动。它对行动的调节既可表现为发动和进行某些动作或行为,也可表现为制止和消除某些动作或行为。

中国自古就有关于意志力的研究。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孔子提出“志”的概念。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孔子善于观察学生的志向,并肯定一个人需要有独立的意志。《论语·子罕》中讲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有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不可夺志”的“志”指的是独立、不可被剥夺的意志。“匹夫”是指普通人。普通人虽不是贵族,但也不该被他人的意志左右。孔子的话语具有深刻且清晰的意义。无论意志是否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个人都应具有不被他人制约的独立意志。孔子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其中“志于道”最为重要,“志于学”是“下学”,“志于道”是“上达”,即“下学而上达”。孔子经常鼓励他的弟子谈自己的“志”。

5.第五条标准: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情绪情感体验丰富深刻,波动较大。良好的情绪状态意味着,我们能够较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举例来说:当大学生小玲去面试社团被拒绝时,她虽然有些低落,但并没有当场大哭,或者回寝室一睡不起,不理同学。她给好友打电话倾诉了这个事情,之后就恢复了平静。她既能适当宣泄又能合理克制,这就是良好的情绪状态。

【内容拓展】

《中庸》中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发而皆中节”是说,我们的情绪也是可以发泄的,但发泄要恰到好处。

6.第六条标准: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身心组织。大学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对自己各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条标准里,有完整、和谐两个概念。“完整”是指方方面面都比较健康,而不完整就是指这个人可能存在一些缺失,就像一个木桶有一块短板,就会制约他的整体发展。比如:一个人要是特别孤僻,不管是友善的人,还是不友善的人,他都统统回避,不与人交往,那他会拒绝可能发生的亲密关系和友爱关系,对自己的发展和个人幸福形成限制。“和谐”是指这个人的人格各方面都没有太多的冲突,他的内在比较平和、稳定。假如他有非常高的成就动机,但他在能力方面有些欠缺,而他的性格特征又属于非常严格、要强的类型,那么他的内在可能就会有很多自我打击、自我冲突。这种不和谐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所谓的完整,不是一个绝对化的概念,只能是相对的,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方向。

【内容拓展】

健康人格是指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社会环境影响与制约所形成的客观准确的自我估价、自我接纳,在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过程中,不断调节自身、拓宽自我,使其朝着向上、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的人格。拥有健康的人格能使主体保持自身的完整与和谐,健康人格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永久不变的概念,它的内涵将紧紧跟随时代发展变迁得以动态地、丰富地拓展。

我国学者李柞山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理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健康人格特征的重要性依次是:诚信、自信、责任心、健康、尊重他人、自尊、上进心、自爱、人际关系良好、自立、自强、能正确面对挫折、有抱负和理想、心胸宽广、有道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宽容、热爱生活、尊老爱幼、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乐观开朗、有爱心、热爱祖国、有创新精神、好学、热情、有正义感、关心他人、勤奋刻苦、勤俭节约。许金声教授认为:智慧力、道德力与意志力是健全人格应具备的三要素。刘善仕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就是个性心理结构的各亚结构以及各要素都基本确立和形成,具有协调各种矛盾与冲突的能力,使之无论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都能表现出一种既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一般原则,又能充分地体现自身独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及行为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健全而成熟的人格。”祁立刚认为:“健康人格是个人在其生活经历中以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人的世界观、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也是人能够准确把握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位置以及获得他人尊重和好感的基础。”

7.第七条标准: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发展和年龄密切相关:年龄阶段不同,心理行为特征也不同。心理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指标。中国文化中有“少年老成”一说,指年纪小的人成熟稳重,显得像阅历深的长者。然而,若本该是天真的年龄却显得非常成熟,有可能是在那个阶段没有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来享受童年。过于懂事,可能是因为缺乏任性的机会,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不敢给父母增添一丁点麻烦,也不得不把自己很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当今社会我们在夸赞一个女性好看时,常常会使用“看起来就像少女”这样的语句。这种现象让我们反思:也许我们并没有看到每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气质和美。

【小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特有的年龄阶段和角色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大学生可以用七条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能够更清晰、具体地了解心理健康所涵盖的内容,并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进行自我校准、自我提升。但切不可随意给自己贴标签。心理健康并不是一个目的地,而是一个历程,一个方向。

【习题】

1.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谈谈你对自己目前的认识。

2.你在自我接纳方面做得怎么样?请结合实际,说说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自我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