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中共中央西南局党建工作研究(1949—1954)”(编号:21SKGH119)、重庆工商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专项课题“建国初中共中央西南局党建工作研究”(编号:ctbuds03)、重庆工商大学校级课题“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753013)的研究成果。

高宏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对传统文化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通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毛泽东;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传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始终与中国的先进文化联系在一起,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不断在实践中以文化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观。

在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自身文化观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一个绕不开,也必须正视的问题。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存在诸多的分歧。中国共产党人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先驱的文化观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马克思认为,历史具有继承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以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列宁将文化遗产区分为“属于过去”和“属于未来”两个方面,提出要汲取对未来有益的成分。在实践中,针对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文化建设出现的思想分歧,列宁认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这些理论和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毛泽东主张对人类以前创造的传统优秀文化,包括资本主义时代的先进文明成果予以继承和发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三个维度进行了进一步升华,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进行了传承和发展。

一、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最科学的应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腐朽的清王朝战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如何救亡图存,各路仁人志士开始不断努力与抗争。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兴起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推行“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然而,这一切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现状。辛亥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接过接力棒,中国社会的变革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之后推进到文化层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审视中国的文化危机,准备重建文化,进而重建中国社会。这一时期,在各种社会思潮风云际会的情况下,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却出现了分歧,集中体现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上。以梁启超、梁漱溟、杜亚泉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根据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西方文明的破产、科学的破产,主张用东方文化拯救西方文化。以胡适、张东荪等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则认为中国要想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西方世界的成就,就必须在精神文明层面学习西方。1926年6月,胡适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中,对东西方文化的优劣进行了全方位比较,最终认为:“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在此基础上,胡适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国民政府在1934年倡导“尊孔读经”,掀起“新生活运动”,提出“中国本位文化论”。这些派别之间相互论战,宣扬自己的观点,但是无论是“全盘西化派”,还是“东方文化派”及“中国文化本位文化派”,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未能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未能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未能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五四运动”以来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深刻感受到旧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文化观去指引,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应用。因此,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科学的传统文化观。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髓进行了准确的把握,认识到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文化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上千年,一方面,封建的经济和政治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封建地主经济以及血缘宗法关系决定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在封建社会,代表统治阶级的封建文化和代表人民群众的反封建的大众文化是并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必须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发展,不可能凭空产生,只有对原有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才能创造发展。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而不能不批判地加以利用”。毛泽东科学的传统文化观在实践中逐步成型,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当代中国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局部战争等全球性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问题之间互相交织甚至愈演愈烈,这些都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认识到,要破解当下困境、治理好当代中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深入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始终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根本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华民族历经艰难险阻,生生不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且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传统文化予以论述,多次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实,转化成中华民族的优势和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前中国国情,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根据当代中国发展实际来运用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和发展道路等问题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存在一些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学对待文化传统”,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过程中,“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辩证取舍,“‘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地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有益于改善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改革、发展、实践的各项任务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传统文化观中一脉相承地体现人民的主体性

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呢?“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这种文化是大众的,是民族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在阶级社会,文化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所垄断的,与广大人民群众关联度不大,给人以文化是统治者和剥削阶级创造的一种假象。毛泽东透过层层迷雾,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人民大众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艺术的原始来源和创作基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和人民大众息息相关。阶级社会的文化中存在着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赖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中剥削阶级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文化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因此文化必须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毛泽东将文艺、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看成“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人民的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文艺家要到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体验群众的生活。“文艺家要向工农兵取材,要和工农兵做朋友,像亲兄弟姐妹一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深化了毛泽东的大众文化观,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创作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需求,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群众生活中广泛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原料资源,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历史上,人民群众历来都是文艺的评判者,“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因此,“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科学地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群众路线,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使群众路线成为党的政治路线和工作方法,成为我们党一直坚持的三大革命法宝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进行创新和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开启了“民本”思想的新意境,赋予了传统文化新时代的含义。在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群众路线思想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小康社会中,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最广泛的人民群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最紧迫的任务,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和承担发展责任,分享发展机会和红利,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三、继续坚持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观中的显著地位

毛泽东认为,在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战线以“五四运动”为界构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国的文化重建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通过文学革命的形式反传统,科学、民主、启蒙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产生了空前的影响。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五四运动”的文化批判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截然对立,新旧文化比较中有人主张不可调和,对现实的文化建设中破得多、立得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运用和发展缺乏清晰的认识。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绝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在中国同样也要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中国的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在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8月,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针对艺术领域中的“全盘西化”的倾向,予以了批判。在艺术的创作中,“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以音乐为例,“音乐可以采取外国的合理原则,也可以用外国乐器,但是总要有民族特色,要有自己的特殊风格,独树一帜”。从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要发展,但是“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1960年12月,毛泽东在接见古巴妇女代表团和厄瓜多尔文化代表团谈话时,针对他们所谈到的中国画家和音乐家抄袭西方的问题时,再次强调:“在文化方面,各国人民应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对人类有所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民族文化具有特色的部分,应该是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谈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一个必须正确对待的课题,首先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其次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的实际,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就从民族性层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予以本质定位。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四、结语

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结合形成的系统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具有一脉相承性,是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把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紧紧结合在一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文化的转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1).

[8]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1).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