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建材的格局与时代
本书定位为建材行业的应用型研究手册,试图从资本市场证券研究分析的角度建立对建材行业的简明分析框架。
众所周知,建材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产业。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玻璃纤维以及涂料、防水、管材、石膏板等装修类建材(消费建材)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部分产品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
建材行业过去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及未来的竞争格局变迁,均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建材行业过去20多年的高速发展,具有典型的投资拉动特征,主要受益于中国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及转型升级所带动的房地产及基建的大发展。2000年以来,建材行业的整体收入增速与“基建+地产投资额”加权平均增速基本保持一致。而在新冠疫情影响及房地产增速放缓的新背景下,建材行业整体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资本市场上建材上市公司的表现亦相当亮眼,无论是周期建材中的海螺水泥、信义玻璃,消费建材中的东方雨虹、伟星新材,还是工业建材及新材料中的中国巨石等,自上市到2021年末无论是业绩增幅还是股价涨幅均远超10倍。
建材行业牛股辈出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建材行业“坡长雪厚”,整体市场规模上万亿元,主要细分行业市场规模上千亿元,是牛股的沃土;竞争格局体现出“强者恒强”的特征,龙头公司上市后均通过扩规模、扩渠道、扩品类,实现了市占率的快速提升;商业模式持续优化,其中消费建材公司品牌属性日益凸显,通过品牌、渠道、成本、售后服务等建立起强大的“护城河”,部分新材料公司则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及降低成本,加速实现对其他品类的替代,而龙头上市公司也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与并购实现了规模上的更快扩张。
建材行业及其上市公司未来的“新时代”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竞争格局又将如何演绎?本书通过国际对标研究,结合对未来行业及市场的综合研判,认为以下三个大趋势对未来建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需求结构上,建材需求的主体将逐步从新建建筑转向存量建筑,即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时代下建材需求增速将基本和整体经济增速保持一致。但存量市场中建材产品及渠道会体现出更强的“消费属性”,具有更强大的品牌效应、更广泛的渠道布局、更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的龙头公司优势将更加突出,更容易占领消费者心智,可以实现更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在本书的涂料国际比较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涂料龙头宣伟实现了长期持续的快速增长。
(2)龙头公司市场布局从中国走向全球,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仍是大趋势。伴随着中国逐步从建材大国向建材强国迈进,中国建材龙头公司将通过产能扩张、并购等方式加快对全球市场的开拓,在玻璃纤维、工业玻璃行业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趋势。从国内市场来看,部分新材料公司将通过关键领域的技术追赶与超越,加快实现国产替代。
(3)龙头公司市占率将继续加快提升,“大而强”“小而美”两种类型的公司将同时存在。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现有行业龙头公司将通过加快产能扩张、品类扩张、渠道扩张、产业并购等方式,实现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成长为“大而强”的综合性建材公司。同时,由于新材料下游品类及细分行业众多,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将通过在核心领域技术上的领先及渠道的卡位布局,不断强化自身在细分赛道上的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对建材行业发展趋势的研判,本书将从5章内容展开。第1章主要介绍建材行业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并解读行业总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第2、3、4章分别围绕消费建材、周期建材、工业建材及新材料三个主要细分板块,从行业需求、竞争格局、财报解读、行业及龙头上市公司复盘等几个维度展开。第5章是国际对标研究,总量比较部分主要内容是中美存量房市场对标,探讨中国何时进入存量房时代,这也将是消费建材后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涂料国际比较部分,主要是对中美涂料行业以及主要上市龙头公司宣伟、立邦的对标研究。
本书的研究成果也是过去近10年我所带领的研究团队集体研究成果的结晶。特别感谢天风证券研究所建筑建材团队王涛、武慧东、王雯、林晓龙、熊可为、朱晓辰、任嘉禹、吴红艳对本书的参与及贡献。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及有待商榷之处,欢迎各位读者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