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编制方法+深度分析+经典案例(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什么是财务报表

1.1.1 财务报表的定义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产、利润、现金流量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状况的会计报表。我国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报要求,均由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出规定,要求企业定期编报。

财务报表又名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最终结果的体现,投资者等使用者主要通过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考虑到小企业规模较小,外部信息需求相对较低,小企业编制的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企业所编制的财务报表,还应当包括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但是除了财务报表之外,财务报告还应当包括其他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定。如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这些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也是相关的,尽管属于非财务信息,无法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但是如果有规定或者使用者有需求,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有时企业也可以自愿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

1.1.2 财务报表的作用与意义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及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经营管理人员了解本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通过对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的投资、贷款和贸易等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4)有利于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相关部门通过财务报表可以检查、监督各企业是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有无偷税漏税的行为。

1.1.3 不同使用者对报表数据的关注点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编制财务报表,对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所有者即投资人利用财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以便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资本获利水平,还可以影响潜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有关债权人通过财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偿债能力,以便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充分发挥好信贷调节的杠杆作用。

财政部门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制度,考核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监督企业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企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便评价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程度。国家和地方税务管理部门通过审核、分析财务报表,可以检查企业是否按时足额缴纳了各项税金,有无偷税、漏税或违反国家税收征管法的行为,从而保证国家和各级地方的财政收入。

政府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检查,可以对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调整企业不规范、不合规、不合法的会计处理,揭示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利用财务报表,可以考核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对其做出奖励或惩罚的决定。企业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汇总分析,可以为宏观经济调控、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通过财务报表可以总结经营管理的经验,分析企业资金利用情况、成本升降原因、利润率高低原因,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谋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