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左拾遗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到其曾祖父时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了唐代中期的“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曾写出《忆江南》(三首)、《钱塘湖春行》等脍炙人口的诗词,对杭州、对西湖充满了感情,离别时直抒胸臆地咏道:“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人称“诗魔”,唐朝著名政治家,但鲜为人知的是,白居易早年从政是从左拾遗一职开启的。这是一位官居左拾遗,又曾担任杭州刺史的外省籍官员。毛泽东特别喜爱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生前多次读过,至少有五次在各种版本上留有圈点,且手书过《长恨歌》《琵琶行》。1975年5月,毛泽东指示有关人员注释和印制大字本的白居易《琵琶行》。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6月13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白居易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二十九岁时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厔县(今西安市周至县)尉。元和二年(807),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08)任左拾遗,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五年(810)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元和六年(811)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元和九年(814)白居易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遂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在此创作出《琵琶行》。元和十五年(820)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十月到任。长庆四年(824)五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在洛阳履道里购宅。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五月到任。宝历二年(826)因病去职,后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宝历三年(827),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太和三年(829)春,因病改授予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太和四年(830)十二月,任河南尹。太和五年(831)七月元稹去世。太和六年(832),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之全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太和七年(833),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太和九年(835),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十月得风疾。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罢太子少傅,停俸。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会昌四年(844),七十三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会昌五年(845),白居易七十四岁,尚在洛阳履道里宅第举行“九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旻、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等人。
生逢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他自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白居易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他在书屏前玩耍,有时指着“无”字和“之”字让他认,他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两岁时,任巩县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着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属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白居易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岁“苦节读书”,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白居易二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五岁以优异成绩通过唐宪宗殿试,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县尉。元和二年(807)十一月,白居易因诗受到唐宪宗赏识,被召入翰林为学士。次年(808)五月,任左拾遗。
拾遗补阙
任左拾遗后,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十分珍惜这个报效国家的机会,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决心竭尽平生才识,力图做到朝廷得失无不明察,天下利弊无不陈说,有阙漏必规劝,有过失必进谏。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他在《初授拾遗》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
有一次,唐宪宗觉得荆南(今湖北省一带)节度使裴均为自己当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便想把裴均调到长安来当宰相。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气愤得不行,立即上疏朝廷进行阻止,上疏的大概内容是:“作为地方节度使,本来平时就不听朝廷使唤,又拥兵自重,再把他们调到长安来,简直是不明智的。再加上裴均人品不好,政绩又不行,在任上没什么作为,反而还要将其调到朝廷任宰相,很是不妥。”在白居易的上疏下,舆论顿时对裴均不利,唐宪宗迫于舆论的压力,最终打消了任命裴均当宰相的打算,不得已将裴均下放到山南东道去当节度使了。裴均去了地方后,还是不死心,便想方设法讨好宪宗皇帝,有一次给唐宪宗送了一千五百两银器(银做的杯盘)。白居易知道后,便又急着上疏称裴均送银器是有野心,皇帝不应该接受。唐宪宗听了,气得咬牙切齿,但又不得不接受白居易的谏言。
元和三年(808),淮南节度使王锷以巨款重贿宦官,欲求官位。白居易认为,王锷既无“清望”,又无“大功”,德不配位。他向朝廷上谏,王锷勒索民财进奉,为的是取得自己不配获得的官位,倘若顺遂了王锷的意愿,四方藩镇纷纷效法,“百姓何以堪之”。此事因此作罢。
元和四年(809),唐太宗时著名大臣魏徵的子孙生活贫困,典押了祖先遗留下来的房宅。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为收买人心,欲为魏徵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上谏说,魏徵是先朝著名宰相,当年唐太宗曾经赐宫殿所用建材为他修建正宅,以示特别褒奖,与其他官员的宅第都不一样。魏徵的子孙欲典押,需要的钱也不多,应该由朝廷为其赎买,而不能让李师道掠此美名。于是,唐宪宗诏命用国库钱赎回并禁止其质卖。
元和五年(810)正月,东台(御史台在东都洛阳的分支机构)监察御史元稹从东京洛阳返回长安,途中在敷水驿站留宿,刚刚住下,专横跋扈的宦官刘士元“破驿门呼骂而入,以马鞭击伤稹面”。回京后,刘士元竟恶人先告状,致使元稹遭贬。白居易与元稹同年登制举,深知元稹人品忠直,屡次上疏,认为不可将元稹降职,并详细陈述了理由:其一是元稹自任御史以来,纠举不避权贵,自然也得罪了一些势家,倘若元稹被降职,谁还能为履行“疾恶绳愆”的职责挺身而出。其二是元稹与宦官刘士元的纠纷,罪在刘士元的骄横无礼,现在“中官有罪,未闻处置;御史无过,却先贬官”,恐怕以后中官出使肆意施暴,朝廷命官受了凌辱却不敢言说。其三是元稹曾弹奏严砺、韩皋等方镇守臣,因此“天下方镇,皆怒元稹守官”,将他贬官江陵,便是将他送与方镇,以后就难以监督方镇的举动了。
作为左拾遗,白居易尽忠职守,不计风险,屡次疏谏,对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临的诸多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思想深刻,忠勇可嘉。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耐。”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宪宗省悟,待白居易如初。
以诗进谏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这是白居易的组诗作品《秦中吟十首》中《轻肥》的前四联,它形象地揭露了宦官的骄横和奢侈生活,典型地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诗人谏官以诗进谏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白居易作诗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强调:“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作诗。他以诗歌讽谏,针砭时弊,受到有识之士的赞赏,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白居易主张“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唐宪宗即位初始,君明臣贤,屡降诏书,询问民间疾苦。此时,白居易恰好被提拔入翰林院,每月领取书写奏疏的纸张,他的谏疏多以救济百姓疾苦、弥补政务阙漏为宗旨,而那些难于明言的,便写成诗歌,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尽量上达朝廷,以助治理国事,尽到谏官职责。他在《与元九书》中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正如白居易对元稹所讲的:“凡闻仆《贺雨》诗,众口籍籍,以为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这是白居易的《贺雨》。元和三年(808)冬到元和四年(809)春,天大旱无雨,唐宪宗因此欲降德音,白居易与大臣李绛上书建议“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掠卖”,唐宪宗都采纳了,结果真的下了一场大雨。白居易感激唐宪宗的虚怀纳谏,欣然作了此诗,并希望“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哭孔戡》歌颂孔子的第三十八世孙孔戡“贤者为生民”的气节。《登乐游园》则巧妙讽刺了小人得志、志士沉沦的奢靡景象。《宿紫阁村》生动揭露了禁军欺压百姓、为所欲为的丑恶行径。
自任左拾遗以来,凡遇事或有感又可用比兴来寄寓褒贬的,白居易皆因事立题,自题为“新乐府”,共一百五十首,称为讽喻诗。白居易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著名谏官于一身,创造性恢复和传承了《诗经》的传统,成为以诗谏言的懿范。
“知吾罪吾,率以诗也。”白居易当初被提拔入翰林院,以诗为谏竭力报效国家,但也因诗开罪势家,以致流离转徙江湖。
贬谪江州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割据势力(藩镇)越来越根深蒂固,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唐王朝相对抗。唐宪宗(李纯)元和中,盘踞在淮蔡的节度使吴元济、镇州的王承宗和淄青的李师道,互相勾结,拥兵叛唐。元和十年六月三日,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引起了一场政治上的轩然大波。当时,唐王朝的宰相为武元衡、张弘靖、韦贯之等人,武为积极主战派,御史中丞裴度也主张用兵,而张、韦两人表面上以不宜同时讨伐两河(河北、河南,即王、吴等)为辞,实际主张绥抚,息事宁人,承认既成事实,而与武元衡意见不合。事情发生以后,朝臣们大为惊恐。而这时白居易不过是东宫的一名闲官,已经不是言官了,但曾担任过左拾遗一职的历史,使之忧国忧民之心仍旧非常强烈。他看不惯那些官僚们的行径,首先向唐宪宗上疏,请求迅急逮捕凶犯。
而就在这时,白居易的母亲外出游览看花,没有注意,不幸掉在井里去世了,白居易在这前后却正巧著有《赏花》及《新井》等新诗。那些无聊的官僚们将这本不相关的事联系起来,认为他母亲去世之时还创作了新井和赏花的诗,毫无伤心和忌讳的表现。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白居易遭到了张、韦等人的不满,并对他加上了“宫官不应当先于谏官言事”和“伤名教”的罪名。前一件事,东宫闲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被认为是一种僭越行为;后一件事,母亲丧事之际还在娱乐,有伤孝道。这两种罪加起来,于是,朝廷打算将之贬官到长江以南边远地区去做刺史。但是,事情并没完,中书舍人王涯利用自己的职权(有权驳回皇帝下达的诏书),说他的罪太大,不宜做一州之长。这样,从六月初到七月,这件事经过朝廷反复酝酿、制诏,两次下令,后又追回前诏,另下一道圣旨,让他做一名江州的副职——司马。在这里,白居易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激情了。
造福苏杭
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被贬为杭州刺史。作为谏官、士大夫,白居易“志在兼济”,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年久失修,便下大力主持疏浚,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解决了杭州人饮水问题,有效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当时,西湖淤塞、农田干旱,造成杭州一带旱灾比较严重,但是当地人无钱疏浚西湖以蓄水灌溉农田。他到任后力排众议,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离任前,他还特意留下一笔资金作为治理西湖的周转金,并刻石《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过程和做法明示后人,对西湖的治理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清代陈树基《西湖拾遗》卷三《白香山重开镜面》对白居易治理疏通西湖有详细记载:“自六井凿通之后,果然水泉清淡,万姓不受咸苦之害,遂致生聚渐繁,居民日富。凋敝人情,转变作繁华境界,却还无人料理到西湖上去。不意邺侯去任之后,后官只管催科,并不问及民间疾苦,日积月累,遂致六井依然湮塞,民间又饮咸苦之水,生聚仍复萧条。那西湖冷淡是不须说了。直到长庆中,杭州又来了一个大有声名的贤刺史,方才修复邺侯的旧迹,重洗刷出西湖的新面目来,成为东南胜境。这贤刺史是太原白乐天,名居易。”当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元稹亦从宰相转任浙东观察使,浙东、杭州相去并非太远,因而二人之间有许多往还的赠答诗篇。当白居易任满离开杭州时,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
宝历元年(825),白居易迁转为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内,他继续兴修水利,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并在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便利了苏州的水陆交通。
有口皆碑
白居易一生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哲学。他在《与元九书》中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当时的宫禁官署、道观寺庙、驿站旅舍的墙壁上,到处题写着他的诗;从王侯公卿到童仆奴婢,人人口中吟诵着他的诗;学童们诵习的都是“白乐天、元微之诗”(乐天是白居易的字,微之是元稹的字)。人们还将他的诗缮写刻印,在街市上叫卖。更有甚者盗取他的姓名,将不是白居易的诗系在他的名下,真假杂糅,无可奈何。元稹感叹地说,从有诗文创作以来,还没有这样广为流传的。可以说,白居易因诗流芳百代。但同时,白居易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起步于翰林学士,建功于左拾遗,后来几经起伏,官至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对唐代中期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会昌六年(846)八月十四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七十五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位于龙门东山的琵琶峰。白居易在诗里曾说,“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白园迎门的是青谷区。夹道两旁是青色的竹子,悬瀑溅出悦耳的水声,荷花飘送着夏日的清凉。听伊亭和松风亭模仿唐代的建筑设计。墓体区在琵琶峰顶,有墓冢和自然石卧碑等。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追思不已,写下《吊白居易》一诗悼念他: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旧唐书》《新唐书》分别为他作传,《资治通鉴》也以大量的笔墨在十多处地方记载了他的事迹,特别是浓墨重彩地记载了他作为左拾遗的谏言故事。《新唐书》对白居易的人品给予极高的肯定:“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呜呼!居易其贤哉!”
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可以说,白居易在诗人的身份外,又以政治家、监察官员永载史册。今天的西湖仍有一条白沙堤,两岸杨柳婆娑,是西湖的著名景点,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亲切地称之为“白公堤”。在白公堤旁、孤山东南麓还建有白苏二公祠,游人们常到此参观白居易勤政恤民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