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左公柳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是清人杨昌濬咏左公柳的一首七绝。杨与左宗棠为布衣交,公元1879年,杨应左之约西行,见沿途杨柳夹道,触景生情,因赋此诗。其时左宗棠尚在西部大营督办新疆军务,讨伐英俄走狗阿古柏策动的叛乱。
左宗棠其人是非功过,自有史家评述,笔者不便妄议,但平心而论,其晚年还是有功于国家主权与统一的。仅就其率领湘军进驻西北时,见“树木存者寥寥,满目荒凉不堪回忆”,乃命各防军自泾州(今陇东泾川县)至玉门关夹道植柳,“意为居民聚材用,庇行人”而观之,诚可谓见高识远,百年大计。在他的严令与督促下,不过数年,拱把之木,绵延数千里,杨柳交翠,绿荫如帐,时称“左公柳”,表达了人们对左公此举的赞扬与怀念。
成似容易实艰辛。在干旱而荒寒的大西北植树,自然是困难重重。据有关资料载,当时部队“搜采枝杆,越山渡壑,负运艰苦”,而植下之树,亦“每为游民窃拔,牲畜践履”,不得不“谕禁之,守护之,灌溉之,补栽之”,不知几度经营!而正是这看似柔弱实则顽强的杨柳,不择地之肥瘠,不负左公慧眼,战士般地在大西北生根抽芽,吐绿报春,引得浩荡春风直入玉门关外。
一个多世纪倏忽逝去。笔者因工作需要,曾数度驰驱于西兰公路——其前身正是当年左军西征的古道,每见夹道新柳中闪出一株苍劲秀拙的古柳,便禁不住眼亮心热,油然而生敬意。真正的左公柳确也见过,在平凉市柳湖公园,湖畔便有数十株左公柳,历百余年风雨,疤痕累累,犹自枝条青翠。而在陕西凤翔县苏东坡当年开凿的东湖,三人合抱的古柳,从园门一直排列到湖滨,那树身嶙峋疤痕,看上去犹如一个个身披重铠的征人……原来这些左公柳,乃系左军于平定叛乱、收复新疆的凯旋途中栽植的,更具某种纪念意义。
千里行军,绿荫夹道。左公柳,该给后人留下多少启迪。
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