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殿碑古木说晋祠
深秋的一天,我来到名闻天下的太原晋祠。面对偌大一片古典园林,正不知从何入手,忽然记起郭沫若《游晋祠》中的诗句:“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寥寥十四字,倒是游览泱泱晋祠的精要提示。
那么就先看一看园内宋殿之一的圣母殿吧。它背倚悬瓮山危峰,面临著名的鱼沼飞梁,飞檐琉璃,雕花脊兽,好不巍峨壮观!尤其那殿前廊柱,精镶细饰木雕盘龙八条,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神态各异,竞显夭矫,已是呼吸千年风雨,依旧腾挪欲飞!
跨进结构奇特的殿内,便看到精美的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中间主像即为圣母,她凤冠蟒袍,仪态端庄;左右侍儿,手中各持所奉,姿态自然而又神情殊异。一幅典型的宫廷生活写真!圣母为谁?何来这般尊贵?原来她是周武王次子叔虞的母亲邑姜。叔虞封唐(今太原),其后叔虞的儿子因地临晋水而更国号为晋。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又因宋代统治者极力提倡孝道,便为其母邑姜修建了这座气象庄严的圣母殿,规模和气派远远超过了北魏人修建的唐叔虞祠(即原晋祠),致使唐叔虞祠反倒退处次要位置。
同为宋代建筑,圣母殿右侧的水母楼,于简朴之中就多了几许平民化色彩。这座歇山式二层小楼,就坐落在晋水之源难老泉上,内塑温厚慈祥的水母坐像,四周的壁画无声地讲述着水母以及难老泉的来历,一个凄美而感伤的民间故事。相传晋祠北二十余里金胜村一柳氏女子嫁到晋祠的古唐村为媳,刁钻的婆母虐待她,命其日日到远处挑水,且只要前桶,不要后桶。某次路遇一位借水饮马的仙人,饮毕,仙人怜柳氏善良悲苦,以其马鞭赠之,并谓将此鞭插入水缸,需水时提鞭便得。一日贪心的婆母窥破秘密,将马鞭抽出缸外,水流陡溢出缸,势若洪水。柳氏闻讯,急持坐垫坐于缸口,水流遂从垫下缓缓溢出。百姓得救了,水母却再也没有离开水瓮,她身下的流水就化成了源源不绝的难老泉。这就是“饮马抽鞭,柳氏坐瓮”,造福后人的动人传说。
著名的唐碑,就在贞观宝翰亭内。其全称为《晋祠之铭并序碑》,唐太宗撰文并书。原来,李渊、李世民父子自太原起兵夺取天下,为酬谢唐叔虞冥冥中的神佑之恩,并为宣扬西周与叔虞的治国方略,以期巩固新政权,乃立此碑。原来,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唐王朝,还是从太原这座最古老的唐城发轫的。碑文一千二百余字,行书体,劲秀潇洒而雄奇,有人评价是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帖的行书杰作,谓之天下第二行书。
作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古树,往往是一处文明的沧桑见证与标尺。古老的晋祠,更荟萃多株以虬枝与巨冠,撑持着悠悠历史的活的化石、有生命的文物。几株周柏就巍立于圣母殿的左侧,真是霜皮溜雨,黛色参天。其中的一株如龙钟老人歪靠在另一株上,倶已三千年矣!却依然葳茂峥嵘,生机旺健。而那株隋槐就屹立于关帝庙内,树围竟达六点六米,树干直径也有两米多,树荫面积四百余平方米。其苍劲、庄穆、厚重、博大的威仪,瞻之既令人惊心,又使人感奋!
199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