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研究:以苏州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近年来我国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的文献较多,但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比较成熟的理论不多。因此,本书主要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类型化梳理。首先,围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及工农与城乡关系三个方面梳理与归纳国内相关文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一、类型化文献及梳理

(一)工农关系

1.工农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郭玮(1989,1992)注意到工农产业比较利益不平衡是农业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牛若峰(1992)分析了我国工农业关系的基本态势和深层矛盾。戴平安(2009)、王宝证和汪彬彬(2010)注意到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探索了解决相关问题的路径。

2.市场对工农关系的重要性

郭玮(1990)从工农关系角度阐述了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曹英伟(1997)认为需要依靠市场协调、平衡工农关系。

3.工农关系发展路径

马良华(2002)提出从工农两部门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发展速度和利益分配关系来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以解决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同时促进工农关系的良性发展。邓大才(2003)、杨凌志(2007)认为简单划一的“以工补农”政策在全国各个地区不一定都适用。梁龙(2008)回顾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开放30年历程,分析了工农关系从索取到“反哺”变化的必然性,以及调整的基本原则。张瑞兰(2010)探索了新工农关系的内涵及路径。孔祥智(2014)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顶层设计。

(二)城乡关系

1.城乡二元结构及不平等格局的解决方法

张汝立(2003)认为调整城乡不公的关键在于市场与政府。王伟(2007)按阶段研究了我国城乡关系演变。朱海龙(2005)认为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城乡问题的方法。楚成亚(2008)认为就业是建设新型城乡关系的切入点。奚建武(2009)研究分析了城乡关系发展的新动力。

2.和谐城乡关系建设

缪小征等(2005)认为要依靠制度创新建设和谐城乡关系。李泉(2007)及赵群毅(2009)探索了中国城乡关系网络化的互动协调,认为应把握非农化实现形式。韩俊(2009)提出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的重点。王辛欣和任保平(2010)认为我国城乡差距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大。刘朔(2012)提出政府应主导建立新型农村组织结构。杨宏山(2012)提出地方治理亟待改革,加强政府引导有利于和谐城乡建设。陶然(2013)提出以土地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方志权、顾海英等(2015)认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应保持70年不变,保证公平,促进城乡和谐。

3.城乡关系发展阶段划分、发展政策及城乡关系特征

张红宇(2005)和蔡昉(2008)研究了城乡统筹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城乡关系的制度性框架。顾海英(2009)认为应立足农村,城乡一体化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郑国(2009)、赵洋(2011)研究了城乡关系的主题变化,分析了双重管制与放权城乡关系,建议实行城乡合治。叶超(2008)和王忠武(2012)建议注重历史文化传统与全球化特征,回顾了斯密有关城乡关系的观点,并研究了城乡关系中出现的被建构、自建构和再建构特征。

4.城乡关系的内涵及户籍制度影响

张雨林(1986)和卢汉超(2009)认为小城镇在城乡统一连续体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郭宁(2012)研究了城乡利益共同体及城乡发展偏向问题,揭示了城乡关系的内涵。苏明(2014)分析了公共财政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政府财政应向农村倾斜。彭小辉(2013)认为要关注户籍制度改革有可能挖掘出来的劳动力供给潜力,其有助于消除造成城乡社会不公平的制度性根源。袁方和史清华等(2016)认为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居住证制度明显提高了农民工福利水平。

(三)工农与城乡关系

1.工农与城乡关系的重要性

詹武(1995)提出了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课题组(2001)和韩长赋(2012)提出工农、城乡关系是基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之一。工农、城乡关系失调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基本矛盾。曲福田(2011)和黄祖辉(2012)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工农、城乡关系,研究了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工农与城乡关系构建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焦必方(2013)以国外经验证明,政府主导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程名望和史清华等(2015)将农户收入差距相关影响因素分为全面性与结构性两类。

(四)工农、城乡关系形成机制及运行机制

朱晓峰(1994)提出,无论是计划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机制还是计划市场混合运行机制都是工农、城乡关系机制及制度变迁的形式。李中东(2005)解构了政府行为机制,对研究和谐工农、城乡关系形成及运行机制有重要理论意义。周定溶(2007)和白雪瑞(2008)研究了经济机制转轨对工农、城乡关系的影响。方松海(2009)、郑有贵(2010)和邢和明(2011)要求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强化机制保障,将起步、深化和战略调整作为城乡关系建设的三个阶段。冯海发(2015)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是工农、城乡关系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上述国内学者和相关机构在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等方面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为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通过分析与归纳发现,除了缺乏公认的、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完善:

1.在分地区范围内进行的专题研究不足

现有研究多是从全国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分地区范围内进行的专题研究仍显不足。而且,研究时间跨度多为中短期,系统、长期研究成果较少。

2.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的特殊性、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在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区内部,由于存在地理位置、文化习俗、原有工业和农业产业基础等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各地区工农、城乡关系模式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地域性。其影响因素及机制也不相同。现有研究对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的特殊性、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3.从协调视角研究工农、城乡关系者较少

现有研究中,分别研究城乡或者工农关系者多,以协调视角研究工农、城乡关系者少。对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别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多,而以协调城乡发展视角,研究劳动力、资本、土地、户籍制度等影响因素对工农、城乡关系模式作用的综合研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