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本书国外研究综述分为两部分,首先对国外研究理论进行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类型化梳理与评述。
一、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国外最早分析研究工农、城乡关系的是英国学者亚当·斯密(Smith,1776),他分析了城乡区域关系及与之相对应的工农产业发展关系。他指出城市的发展必须与“地区或乡村改良及耕作”(意指城乡工农产业)“保持相同的比例”,并称工农、城乡平衡增长、协调发展的关系为“自然进程”。德国学者约翰·冯·杜能(Thunnen,1826)将这种“自然进程”理想化,他分析了斯密的“乡村改良及耕作”与城市距离之间的城乡区域空间关系,提出了工农产业土地配置的“杜能圈结构”理论。
1769年,工业革命开始后,劳动力与土地的分离、农业与工业的分离及社会分工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强化打破了这种理想化的“自然进程”,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工农、城乡关系趋向对立。为缓和这种情况,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Howard,1898)提出“田园城市”理论;美国学者伊利尔·沙里宁(Saarinen,1943)提出“有机疏散”理论,即把轻重工业从城市疏散出去,实现工农、城乡关系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然而,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1955)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工农、城乡关系同比例的平衡发展仅是一个目标或者理论状态,与现实相去甚远。缪尔达尔(Myrdal,1957)提出一个关于市场运行的基本假说,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自由市场经济常常呈现出不平衡发展趋势,要求政府采取干预市场的政策措施。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一个连续的市场运行过程,包括政府干预因素在内的各种经济因素以因果累积的方式相互作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20世纪50年代,当世界发达国家工农、城乡关系逐渐进入到较高阶段时,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国外学者研究兴趣转向发展中国家。美国学者威廉·阿瑟·刘易斯(Lewis,1954)将欠发达国家经济分为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强调不平衡发展。美国学者Ranis(1964)和Fei(1964)在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从两部门模型开始,对无限剩余劳动力的发展理论进行了严格的数理证明。艾伯特·赫希曼(Hirschman,1958)同样提出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应集中力量发展一部分产业,等产业发展起来后,再利用收益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发展。在前人基础上,美国学者约翰·弗里德曼(Friedmann,1967)在其代表作《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中提出中心-外围理论,认为核心区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外围区通常是落后的乡村。
20世纪90年代,科斯(Coase,1998)承袭旧制度主义代表人物康芒斯的理论成果,提出了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概念为:交易成本提供了研究工农、城乡关系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工具。诺斯(North,1994)将包括工农、城乡关系在内的各类制度的变迁过程视为对帕累托有效改进的机会,是一种经济增长的表现。威廉姆森(Williamson,2014)进一步提出,交易成本并不总是零,他分析了市场中交易成本为正时的各种情形,并做了相关预测性分析。尽管存在观点分歧,但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与理解工农、城乡关系问题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与研究结论存在类似之处。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最终将决定工农、城乡关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向。
此外,加拿大学者麦吉(McGee,1987)提出了“Desakota”(印尼语中“desa”即乡村,“kota”即城镇)理论,强调生产要素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实现工农产业与城乡区域之间统筹一体化发展。利普顿(Lipton M.,1977)提出要关注“城市偏向”的城乡关系,城乡利益集团冲突是贫困国家的主要矛盾。
综合来看,本书所研究的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问题主要与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本书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类型化梳理。
二、类型化及文献梳理
研究文献类型化梳理是对所研究的具体文献内容进行类型归纳。笔者力求把握问题的关键方面,对研究文献具体内容进行类型化梳理(见图2.1)。
图2.1 文献类型化梳理
(一)工农关系
1.工农产业关系
刘易斯(Lewis,1954)提出两部门观点。大卫(Davis,1954)和戈顿(Golden,1954)经过对工业化与前工业化地区发展之间关系的推理,认为这个推理背后的假设是:农村向城市变迁不只是一个优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指数,其本身也刺激产生这种变化。拉尼斯(Ranis,1964)和费景汉(Fei,1964)对无限剩余劳动力的发展理论进行了严格的数理证明。奥克马(Ohkawa,1964)认为刘易斯关于生存部门不存在技术进步、维持生活的最低水平不会变化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难以应用到相应的历史事实中。克鲁格曼(Krugman,1991)分析了一个国家如何从内部分化成一个工业化的“核心”和一个农业“外围”。
2.工农产业变化的影响因素
安提尔(Antle,1999)对21世纪的农业经济投资及研究分析表明,除农场外,农业部门将减少基本农产品的投入,从而降低基本农产品的生产率;将增加粮食产业投资与研究,从而提高粮食产业生产效率。莱特尔(Laitner,2000)提出一种测量模型,包含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当一个国家的平均储蓄倾向内生上升时,其经济发展开始实现工业化。罗宝(Lobao,2001)从宏观变化、社区作用、家庭反应三个方面验证了美国19世纪农业发展的变化。威特(Whitener,2007)认为自1990年以来,由于性别、年龄和种族构成的变化、工业与农业结构调整,美国一些农村地区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二)城乡关系
1.城乡关系与城市化指数、城市首位度的作用
苏瓦尼(Sovani,1964)对大卫(Davis,1954)和戈顿(Golden,1954)提出的城市化指数进行了批驳,提出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转化指数,发现用此指数进行分析,会导致“过度”城市化的假象。克拉克(Clarke,1997)使用元胞自动机(CA)仿真模型来预测城市增长变化过程,并用该模型生成旧金山港湾区未来的情景,这些情景以蒙特卡洛版本的模型产生的概率为基础。它被用于动画模拟的动态映射,允许对未来城市发展进行可视化分析。黑德森(Henderson,2005)着重讨论了推动城乡空间转化的力量,以及这一转化的收益如何,有什么潜在的可能会抑制转化过程的陷阱和低效率。伯特利(Bertinelli,2007)使用半参数估计技术探讨城市首位度如何影响跨国经济增长,发现了城市首位度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2.农民向城市迁移及就业
苏卡(Soja,1969)认为城乡互动的规律及表现要根据相关的历史条件、环境等因素来判断,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翟等(Zhai et al.,2002)用CGE模型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对城乡就业市场的影响,指出放松城乡就业政策限制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失业压力,也有利于解决农村非熟练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问题。付(Fu,2012)评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他根据不同技能基础人力资本区域补偿差异、生活成本、设施等,研究了迁入地高技能迁徙者人力资本集聚的重要性,发现低技能的移民没有同高技能的工人共居一地的动力。
3.城乡收入差距及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
邬(AU,2006)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集聚效益应不断增强,工人的实际收入迅速上升,而当实际收入水平接近峰值时,又会非常缓慢地下降。恩特(Hertel,2006)分析了户籍制度对与城乡收入分配相关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林毅夫(Lin,2011)提供了一个低城市化比率与中国巨大的城市、农村不平等有关的新解释。研究表明,重工业导向的政府发展战略将导致较低的城市转化率和较高的社会不平等程度。
4.城乡一体化
布莱克(Black,1999)发现地区信息外溢促进集聚,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内生增长。亨瑞等(Henry et al.,1999)发现农村发展水平、城市节点发展与影响城市中心和城市郊区发展模式的政策有关。柏瑞基(Partridge,2010)指出以交通为纽带,工作在城市、居住在农村的通勤关系是最明显的城乡一体化形式。研究证据支持分散化假说,发现人口转移到农村地区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原因,而留在城市是因为就业需要。
5.城乡发展政策及规划的作用
劳森(Lasuen,1969)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创建多元化的企业结构加速经济增长,以减少区域极化的发展策略。塔克丽(Tacoli,2003)通过研究非洲现实情况,发现自1960年以来,许多促进城乡发展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考虑现实环境及生活与工作在特定区位的人们。萨图卢斯(Psaltopoulos,2006)研究了希腊农村地区阿卡尼斯(Archanes)、卡赞扎基(Kazantzakis)和中心城市伊拉克里翁(Heraklion)在城乡发展过程中CAP措施(农业收入支持、提高农业生产力、经济多样化支持)的实施效果,指出不同政策目标下的CAP措施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柏利(Beall,2010)提出了四个问题:①农村向城市转化的背景有什么特别之处?②为什么在目前时刻,农村向城市转化对发展非常重要?③从政策的角度来看,美国目前关于农村向城市转化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④如何在农村向城市转化背景下从一个多学科的角度增加有关发展研究和政策的价值?刘(Liu,2010)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指出苏南地区在城乡发展中缺乏统一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斯浦特夫(Shepotylo,2012)指出社会主义城市化政策限制特大城市的增长,扭曲了更多的城市人口空间一致性均衡,而经济向市场转轨能减少政策扭曲。
(三)工农、城乡关系
穆哈(Moomaw,1996)发现一个国家较少劳动力从事农业、较多劳动力从事工业时,具有较高的城市化程度。瑞格(Rigg,1998)认为农场受到非农约束,工业活动通常依赖于农村的劳动力。塔克丽(Tacoli,1998)沿着有关城乡互动文献脉络,特别是对近期经济、社会、文化变化有重要影响的文献,从城市中的农业、农村中的城市及城市与农村联结郊区三个方面研究了城乡互动的规律及表现。斯尔瓦(Silva,2001)以巴西为例,探索了城市、农村和农业、非农业关系的相关性,发现从农业家庭、农业与非农业多种经营家庭到非农业家庭收入呈递减现象。
(四)工农、城乡关系形成机制及运行机制
托达罗(Todaro,1969)建立了一个城乡劳动力迁移的行为模型,提出了一个分析减缓失业现象的机制设计框架并阐释了其相关的政策含义。库兹涅茨(Kuznets,1973)归纳出工农、城乡关系机制变化的特征。林(Lin,2001)认为正在进程中的、在中国大都市地区延展的“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与模式,展示了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政策下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质疑原先被广泛接受的城乡分割状态的适当性。穆哈塔(Murata,2002)提出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工业化的模式,并以日本为例,提出避免低发展水平陷阱的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品消费、城市化等方法。龙(Long,2009)运用RDI指标分析了四种由工业化、城镇化驱动的农村发展机制与模式:农场主导式(FIT),工业主导式(IDT),商业、旅游业、服务业主导式(BTT),平衡农业发展式(BDT)。刘(Liu,2009)以AHP法从人口、环境、资源、发展视角评价了中国东部地区乐清、门头沟、太仓、琼海四类城乡发展机制与模式,发现不同的环境、市场需求、地区文化形成不同的工农、城乡发展机制与模式。
三、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本书从理论综述与文献类型化梳理两个方面对国外工农、城乡关系研究理论及现状进行了归纳。值得一提的是,从国外理论综述来看,根据本书所研究的问题,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主要与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可以用来阐述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的形成机制;中心-外围理论分析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外围的条件下,优先发展城市工业,进而反哺农村农业的不平衡发展过程;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阐述户籍制度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模式中的作用、表现以及机制,本书将其界定为户籍堤坝效应,并在后文进行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