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的设计运动
包豪斯(Bauhaus)是德国魏玛市“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由德国建筑师和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办。格罗皮乌斯任包豪斯首任校长,他别出心裁地将德文“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成“Bauhaus”作为校名,意指“新设计体系”,以表达学院的非传统性。
从1919年4月成立到1933年7月关闭,包豪斯虽然仅仅存在了14年,但是它对世界设计教育和设计风格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包豪斯的设计理论。包豪斯提出了3个基本的设计观点,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 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包豪斯在提倡设计简洁、优美的产品外观的同时,也强调产品的实用性,两者需兼顾。
● 设计的目的在人,而不在产品。包豪斯认为人是设计活动的核心和出发点,产品设计是为了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这一观点发展至今就成了我们经常提到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 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原则。包豪斯在设计中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的功能,尽可能少地消耗材料,避免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是包豪斯的设计课程的结构。包豪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其设计教育的宗旨是创造一个艺术与技术接轨的教育环境,培养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现代设计人才,创立一种全新的设计教育模式。包豪斯把课程明确划分为必修基础课、辅助基础课、工艺技术基础课(如金属工艺、家具工艺、陶瓷工艺等)、专业设计课(如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理论课(如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等)以及与建筑专业有关的工程课等。其中基础课系列课程最初由瑞士画家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设计和负责教学,他开创性地把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教育,强调学生必须先了解色彩的科学构成,才可以谈色彩的自由表现,综合点、线、面与形体关系。参与基础课系列课程设计的教员还包括德国表现主义大师保罗·克利(Paul Klee)、俄国抽象主义先驱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等,他们共同确立了基础课系列课程的图形和色彩的法则、对材料的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认识等。包豪斯所设立的基础课系列课程就是后世被一直沿用于设计教育的“三大构成”的雏形。
1922年,伊顿辞职离开包豪斯,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成为其继任者,担任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教学主持人。纳吉在包豪斯推进俄国构成主义的精神,把设计视作一种社会活动和劳动过程,强调设计需要解决问题并且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他从平面设计、绘画、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方面宣扬自己的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地从事设计和创作,对包豪斯发展方向的改变起到了几乎决定性的作用——在纳吉的推动下,包豪斯的教育重点转移到“解决问题”上,确定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体系,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设计风格。
▲1923年,包豪斯受德国图林根工人政府委托,同时为了展示现代主义的作品,举办了名为“艺术与技术”的综合设计展览。包豪斯教员兼平面设计师朱斯特·施密特(Joost Schmidt)为此次展览设计了海报。在构图上,施密特通过圆形、半圆形、直线、曲线以及数字、字母的组合构成图案,支撑起整个画面,形成一种不对称但十分均衡的美感;在色彩上,黑色和高饱和度的红色对比,高明度的背景与低明度的图案对比,用色深沉凝练。这一作品是设计史上非常珍贵的海报,对后世海报的字体设计与排版有很大影响。
▲1925年,包豪斯搬迁至德绍市,新校舍由格罗皮乌斯主导设计。包豪斯德绍新校舍完全按照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构建,校舍在功能处理上有分有合,关系明确,建筑整体纵横错落,并开创性地运用大片玻璃立面,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色,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领域的先驱,其开创性的课程设置与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除了前面介绍的伊顿、康定斯基、克利、纳吉外,曾在包豪斯任职的著名教员还有荷兰风格派创始人杜斯伯格,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现代平面设计大师赫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等,可谓群星璀璨。他们在设计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 包豪斯教学团队合影
1933年包豪斯关闭后,教员和学生们前往英国、法国、瑞士以及美国等地,使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包豪斯虽然解体了,但它作为一种思想和风格延续了下来,今天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可以看到体现包豪斯设计思想的作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1951年,密斯·凡·德·罗主导设计建造西格拉姆大厦。他简化大厦结构体系,精简构件,使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他在包豪斯任职期间提出的“少即是多”——以简约代替繁复奢华的设计理念。
▲包豪斯风格的郁金香椅,由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于1956年设计,名字来源于它的造型。其采用了塑料和铝两种材料,以宽大而扁平的圆形底座作为支撑,从下至上均以流线型为主,整个造型显得非常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