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化体验与传播方式
人类技术发展为文化创造带来新的手段。大量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的文化元素,促使新文化形态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工业不仅为文化展现提供技术装备,而且搭建出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
1.创造新元素新形态
在人类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手工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食品加工等部门。农业社会增加了冶铜、冶铁、建筑、车马、制糖、棉纺织、酿酒、制茶等部门。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新业态,有的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部门,例如,在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又分化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矿冶铸造业也日益分化成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于是,大量的手工业产品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对应的文化形态,如青铜冶炼技术催生了青铜文化,建筑技术催生了建筑文化,纺织工艺催生了服饰文化,陶瓷制作技术催生了陶瓷文化,酿酒技艺催生了酒文化,制茶技艺催生了茶文化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工业技术产生的文化业态,且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
青铜文化
青铜是红铜(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青铜的熔点在700~900℃,比纯铜的1083℃低,且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和化学稳定性,硬度和强度比纯铜高。用青铜制造的刀要比用纯铜制成的刀锋利得多,青铜熔液流动性好于纯铜熔液,利用模子可以铸造出各种复杂器物。然而青铜器铸造工序繁杂,包括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配料、抛光等制造工艺过程。
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使用青铜器标志着人类进入青铜文化阶段。一般认为,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六千多年前的两河流域,早期代表是苏美尔文明中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3]。
二里头文化时期(公元前1800—前1500)被认为是中国青铜时代真正的开始。商周是青铜文化最辉煌的时期,直到铁器开始流行的战国中晚期,青铜文化才开始衰退。在青铜时代,青铜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早期文明,不仅作为国家政治的象征,还是社会等级、地位的象征,例如天子使用九鼎,然后依地位逐渐减少,诸侯七,卿大夫五。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的青铜器。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金器、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各种文物近2000件,出土的青铜器表明,约5000年前,中国就掌握了精湛的青铜冶炼及青铜器制作技术。青铜器主要分为生产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三大类,本来日用的青铜食器、水器、乐器等,还作为“礼器”,用于祭祀天地先祖。青铜礼器有炊器、水器、酒器和乐器等,乐器有铙、钟、镈、铃、鼓等。纹饰是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纹理图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浓厚的祖先与宗教崇拜意识,例如饕餮图案是镇鬼驱邪的图腾标志;二是体现礼制文化,反映社会等级地位,例如花纹的覆盖面多少、精致程度的高低等都反映出器物的等级差别,而龙纹、虎纹、鸮纹和象纹等一般只出现在规格较高的青铜器上;三是从造型看,青铜器的纹理图案造型精致、质地细腻、处理精到、结构匀整,艺术内涵丰富。
[3] 贾成厂. 引领了一个时代——铜的趣话(1)[J]. 金属世界, 2023(1): 27-32.
不同于以往依赖于经验的生产方式,工业生产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由此,工业的发展不再是保守与落后的,而是开放和革命的,工业的进步表现出没有“极限”的特点。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文化内涵加速扩展。一方面,工业产品在满足消费需求功能的同时,往往也衍生出一个完整的产业文化体系。例如,汽车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催生了汽车文化,飞机火箭的发明催生了航空航天文化,信息网络的发明催生了网络文化,时尚产品的设计生产催生了时尚文化。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消费、新理念深深影响人类社会,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同时,工业不只是机械地制造一些规规矩矩的机器或零件,它的产品是按照美学规律制造的,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生产过程中还洋溢着人文气息。因此,与其说工业是在生产,不如说工业是在创作,是在和艺术进行交流和碰撞,它的创作不仅体现了一种文化的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总之,文化创新需要新文化元素的增加,没有新文化元素的增加,文化就会失去活力而停滞不前;文化积累也需要旧文化元素的保留,没有旧文化元素的保留,文化就会出现断层而无从延续。新文化元素的增加和旧文化元素的保留是一个社会选择过程,或许是渐进的、漫长的,或许是革命的、迅速的。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从照相和电影的发明,到无线电技术的普及,再到数字科技的突飞猛进,无不创造了人类文化元素的新组合方式,而工业恰恰扮演着这个重要角色:为文化创新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元素。
2.支撑文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创新和产业的进步,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文化艺术的表达越来越需要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支撑。
一方面,工业发展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技术与装备的保障,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繁荣,并给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新体验。文化技术与装备是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开发、创造、生产、传播、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人类进入21世纪,大量文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迅速地提高了文化生产力,优化了文化生产关系的结构,催生出许多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例如,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伴随语音交互系统、即时翻译系统、即搜即听系统等的应用,海量的用户被吸引进入数字阅读的领域。
文化技术与装备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工业,其根源在于工业将人类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人们借助文化技术与装备,就能进一步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推出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例如,就文字载体的发展而言,从最早的龟甲和兽骨,到竹简和布帛,再到纸张,以及光盘、软盘、硬盘、云存储等,每一种新载体的出现,都基于技术的突破革新。
此外,新技术的产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沟通形式和信息传播的方式,从前只能用手势、声音、绘画和文字等传递的信息,现在则有了更为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3D打印、超高清等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新兴的技术及其载体既能对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发展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现代人的文化寄托。
3.搭建文化传播平台
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载体;文字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史书典籍正是借由文字从而更系统地传播文化的。文化载体,既包括有形的文化载体,如器物、服饰、饮食、书籍等,也包括无形的文化载体,如宗教、语言、神话、习俗等。
文化技术与装备的加持,使文化的传播载体不断升级,人类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欣赏和体验。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大众媒介延伸了人的感官机能,扩大了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可见,工业不仅自身产生文化,而且还为文化发展打造出崭新的传播平台。
中国古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和成熟运用,大大提高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能力,使得文化传播不再受时空的限制。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有了机械动力之后,就具备了大批量印刷生产的能力,这大幅提高了传播效率,因此报纸、杂志、书籍等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平台。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革命,在突破广播、电影、电视技术之后,工业部门基于这些技术开发了相应的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于是诞生了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传播的主流平台。其实这些产品不是专门为文化部门制造的,最初是为了满足工业上的需求,比如,电视最初就是用来把照片传到远方的一种产品。19世纪30年代,人类实现了有线电报通信后不久,无线电通信也诞生了。几乎就在电报发明的同时,人们已在考虑能否采用电报的方式快速传递图像,于是对电视技术的探索就此开始了。
案例
电视的诞生
电视的发明是一群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促成的。19世纪30—40年代,塞缪尔·F. B. 莫尔斯发明了电磁式有线电报机,人们开始讨论和探索能否采用电报的方式传递图像。1865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有光电效应,能够利用其发射的电子信号把事物的影像传送出去,这为电视的诞生奠定了科学基础。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发明电视扫描盘,这是电视机荧光屏的雏形。1923年美籍俄裔工程师左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像管,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作出了贡献。1926年,英国科学家约翰·L. 贝尔德在伦敦演示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在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生了。应该说,经过众多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电视才开始走出实验室,逐步走进大众生活,并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出现了,在实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产业的转化后,互联网、智能手机成为文化主流的传播平台。在这些平台上,迅速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如短视频、网络游戏等。
另外,由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的传播平台,慢慢开始衰落——看报纸、杂志的人很少,广播、电视的受众数量也大幅下滑。可以试着展望,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催生出什么样新的文化传播平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