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主:我爹是嘉靖](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93/48824593/b_48824593.jpg)
第36章 做戏要做全套(下)
进出钱行的人影络绎不绝,不少人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袋铜钱,然后小心翼翼的兑换成钱行里的一张张纸质存票。
大多数人完全是图个热闹,让自己乏味无趣的日子多点彩头。
六大爷在钱行管事的热情招呼下,将自己的大部分家当存了定期,二百两的定期,一年便能获得十两银子息差,足够平常百姓生活许久了。
相比于那些谨小慎微的外行人,六大爷从造纸坊听到的内幕消息就多的多,只是大多不为外人道也。
剩下的三十两,六大爷则直接兑换成了钱行里那种不记名的存票,方便自己日常花销。
不过半天时间,吴县钱行十八张柜台后的木制钱箱便已经装满了铜钱,应付了一个早晨的柜员此刻也可以稍作休息,享受一顿丰盛可口的员工餐。
无数铜钱堆积而成的小山,让负责清点封存的柜员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任谁都想要在这钱山上滚上几圈。
未时起,苏州府各县的钱行继续营业。
相比于早上的人员火爆,此时的吴县钱行就显得冷静,办理存票的人虽不少,但也不再像早晨那般嘈杂。
人虽然少了,但存银的富户却突然增多了不少,各个拿着银两申请存成定期,以至于二楼的贵宾室都开始了排队等待。
大笔存银的富人很开心,只需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自己的财富又能增加一大截,非常满意这新开的钱行,只觉得这掌柜的怕是钱多的没处花了。
负责办理的管事也是兴高采烈,他们能从这些存银上分出不少好处。
众人满心欢喜的拿着一张纸质的钱行存票,盘算着自己一年能白赚多少银子,更有甚者临走时还要将贵宾室的糕点一齐打包带走。
钱行的营业时间一天只有四个时辰,不是朱载堃为了追求所谓的八小时,而是清点铜钱花费的时间太长。
入夜,凉风微抚,空气中的燥热有所消散,瞬间扫去众人脸上的一丝不安。
古树摇曳,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借着万家灯火,演绎绝妙身姿。
吴县最豪华的酒楼,今夜灯火通宵,上三层已被人整个包下。
管弦丝竹,胡琴玉箫,再加之美人的吴语细愁,勾勒出一幅绝妙的奢靡风华。
朱载堃闭眼欣赏了一阵耳边的戏曲,猛地睁开双目,望着桌前的众人,轻吸一口,时刻保持一份沉稳。
一个十四岁的青少年想要在一群老狐狸面前表现出一副沉着冷静的形象,最好的做法就是选择沉默。
屋子里的众人自然不敢开口打破眼前的和谐气氛,各个悠闲的饮着美酒,细数风流。
朱载堃来这里更多的目的是为吃饭,享受一番苏州府的地方美食,纯粹吃一顿庆功饭。
但今晚的饭局是一场明显的生意局,众人端坐桌前,等待福王殿下训话。
张掌柜仔细看了同桌的人影身份,对自己能坐主桌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
张伯秋将吴县钱行汇集的密信交给朱载堃,便在对方的示意下开始汇报今日开张的成果。
张伯秋朝着四周抬手恭维一句,便不紧不慢的开口道:“苏州府各钱行今日开业多是诸位同行照顾,仅是吴县这一家钱行,这一天便吸纳存银三百六十万余两。其中有赖于南直隶各州府的商会支持,共计存银三百二十万两,吴县私人存银则达到四十万两之多。”
张伯秋擦了擦头上的虚汗,看着吴县钱行清点出的数额,仔细的做出禀报。
其他各州县的账目最快也要等到明天,并不急于一时。
再看到吴县钱行的地下府库中堆成山一般的铜钱,张伯秋发誓,他对钱不感兴趣。
众人听着张掌柜的汇报,不由脸色一惊,不过一天时间便吸纳了几十万两白银,这可是建立在灾情刚过的时间点上,不由说,苏州府的有钱人真多。
赵贞吉接过朱载堃递过来信函,上面详细记录了吴县钱行的存银数量,已经开始在心中默默盘算起一笔账来。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人精,心中都已经开始盘算起这笔银子该怎么花出去。
“苏州府的东风已经借来了,接下来的事就是按部就班。”
朱载堃瞧见众人的神态,淡定的定下调子,便将公事撇之一旁。
下面要做的事,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朱载堃深知一个道理,能用钱解决的事,从来都不是大事。
“晚上是庆功宴,公事就留到明天讨论,该吃该喝,可别辜负了张掌柜的一番心意。”
一句玩笑话瞬间让众人的心情放松下来,天大的事,也要一步一步来。
张伯秋连忙举杯推辞,自己不过一个商人,若是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城外的乱葬岗再放下几座孤坟也不过几句话的功夫。
作为吴县商会会长,张伯秋的嘴皮子可谓伶俐无比,几句马屁便让一众官员都满意的饮下几杯美酒。
宴会的气氛很快被推到高潮,众人推杯换盏之间,把酒言欢。
对于缺乏娱乐项目的大明朝来讲,能听上一段小曲便是顶级享受。
细细吴语,自带着江南水乡的清新婉雅,仿若细雨绵绵,绿水长流般沁人心脾。
朱载堃细细品鉴着耳边回响的吴声曲调,不禁点头称赞。
雅,实属大雅。
情到深处,不由喝上一口清茶,顿感浑身轻松至极。
苏州府的碧螺春名气不小,这些夜里带着露珠采下来的嫩芽,配合秘制的炒茶手法出来的茶叶,颇有一两茶叶一两金的说法。
朱载堃虽然不懂茶,但也觉得口中的茶水味道着实不错。
碧螺春的大名,他自然知道,对于这极品中极品,它价值就更不一般。
朱载堃此刻正听着小曲,品着香茗,再夹上一块太湖白虾,感受虾肉在舌尖上爆开,传出阵阵香味。
“福王殿下,这苏州府有两绝,一是太湖白虾,二便是太湖梅鲚,其味道让人赞不绝口。诸如松鼠桂鱼,清蒸闸蟹等,终究差上一分。”
张伯秋见福王殿下吃的兴起,便开始为其介绍起苏州府的美食佳肴。
白玉楼的招牌菜便是这苏州府的绝味,来往苏州的富商若是没吃过白玉楼的菜,便算白来一次苏州。
一座太湖,便足以撑起苏州府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