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主:我爹是嘉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教诲

“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朕御极已有四十年矣,若是成天像你这样,早让人吃的连点骨头渣子都没有了。这天下,除了我们姓朱的,其他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

嘉靖轻笑一声,看着这个多愁善感的儿子,耐心教导,已然一副运筹帷幄,将百官玩弄股掌之间。

“父皇乃是仙人下凡,儿臣自然比不过。”

朱载堃笑了笑,望着这位大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油嘴滑舌,这会一点也不像朕。”嘉靖双手叉腰,笑骂道。

“吕芳,去拿副碗筷,我们父子两今天就在这里吃上一顿团圆饭。”

“奴婢这就去办!”

吕芳弯腰回了一声,便朝着殿门走去。

推开紧闭的殿门,朝着门外招了招手,便有一个太监小跑上前。

吕芳低声朝着对方嘱咐两句,朝门口的侍卫瞪了两眼,便再次关上殿门,重新回到大殿,开始整理被皇上推倒的宫灯摆设之物。

嘉靖从御座上缓缓站起身来,慢步走下座椅,伸手在朱载堃的王冠上摸了摸,便随意的在大殿上走了起来。

“朕前些天给内阁的人说了一首诗,今日也讲给你听,记不记的住没关系,回去了仔细想一想。”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朱载堃张口回了句,便再次手足无措的看向地板。

对这个每次说话都含糊其辞的父亲,他终于明白底下那群人的难处,因为真的好难猜。

关于刚刚的谈话,他直到现在还有些怀疑自己父皇表达的是不是跟他想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朱载堃现在根本不敢去问。

清脆沉稳的嗓音犹如古仙谈经,每一句都听得人无比舒畅。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嘉靖如前些日子一样,云淡风轻的缓缓脱口而出。

朱载堃听到嘉靖念了这首诗,便内心有了大概。

穿越前,他也是对某部大明宝剧看了又看,听过各个版本的解说。

关于这首诗,当时便有大佬分析出,这首问道诗其实是嘉靖帝朱厚熜的政治主张和真实写照。

开头一句中的“鹤”便是嘉靖的自比,诗经有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身为皇帝,要做到让自己的声音传遍万方,上达天际。

嘉靖认为自己是唯一一个做到可以向上天祷告的皇帝。

两涵经书暗指的是治国之法。

后面两句,则是嘉靖帝本人对这治国之法的理解,第一是各司其职,云游与空,水淌与野,第二便是无忠邪,也就是在嘉靖看来,是没有忠臣贤臣之分的。

所谓奸妄忠良,其实不过是按照皇帝的心意去摆布罢了,也就是说臣子的忠与不忠皆在于皇帝,而不在于群臣。

嘉靖推崇道家文化,大力发扬道教,其实是一位受到宋明理学影响的唯心主义者。

朱载堃在脑海中细细回忆了一番前世这位大佬的解读,绝的颇为在理。

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朱载堃思虑片刻,决定赌一把,不紧不慢的回答道:“父皇,我朝历来推举理学,理应做到知行合一才是。”

嘉靖闻言,立刻脱口而出道:“理学之言,过于苛责。至圣文宣王,号称有教无类,不也要收十条腊肉作为束脩,更论何者。”

朱载堃想了想,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好反驳的,只好低头认错道:“父皇教训的是。”

他是唯物主义教育出来的派系,跟这些唯心主义派压根就不再一个频道上。

他总不能直接跟嘉靖宣传现代主义,告诉对方当皇帝其实是不对的,要让人民当家作主,那不是纯纯有病。

“你啊!是有些聪明,但还是书读的少了。接下来的日子一定不要忘了好好读书,儒家这一套传了千百年了,还是要嚼透彻才行。”

嘉靖伸手提醒几句,便不再言语。

很快,殿门外便有人喊了一声,用膳时间到了。

吕芳打开殿门,便有着一群宫女太监鱼贯而入。

送膳的太监头领恭敬的将一本书册交给吕芳,上面详细记载了今日这顿饭食的制作过程,以及食材出处和试吃人员名单。

吕芳接过书册飞速浏览了一遍,便将书册收入怀中。

一旁的太监按照惯例递来碗碟。

吕方指了指各式菜肴,看着领头的太监首领全部吃了一边,才放心的让众人将膳食端了上去。

朱载堃看着端上来的餐食,足足十二道。

“用膳吧!”

嘉靖说了句,便自顾坐上主位。

“儿臣遵旨。”

朱载堃早就已经饿了,如今听到用膳,肚子不由咕咕叫了起来。

侍奉左右的吕芳,细心的替嘉靖夹好菜,放在一旁。

朱载堃则完全没有顾及,十四岁的年龄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就着佳肴框框炫了三碗大米饭,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碗筷。

“哈哈,吕芳,看来我这儿子真是仙君下凡,与常人异。”嘉靖看着大吃特喝的朱载堃,笑着朝一旁的吕芳喊道。

“福王殿下年岁还小,现在正是壮骨的时期,自然饭量大增。”吕芳恭敬的回答道,从一旁的宫女手中端来两杯茶水。

朱载堃笑着接过茶杯,浅尝一口,便只感觉一阵香茗环绕四周,犹如身处万亩茶园,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哪的茶叶,朕之前怎么也没喝过。好茶,真是好茶。”嘉靖喝过一口,连连夸赞道。

“回主子,这是云贵土司派人送来的,昨夜刚到宫里。这茶水,则是下人们采摘的晨露。”

“是好茶,给朕的三位儿子,每人送上一些,也让他们尝尝。”

“是,主子。”

吕芳回了一句,便开始帮着收拾饭局。

“儿臣,叩谢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请父皇恩准。”朱载堃跪着回答道。

“何事?”嘉靖疑惑道。

“父皇让儿臣多读书,自然需要一位老师。”朱载堃试探道。

“国子监、翰林院的博士多了去了,你想要谁当你的先生。”

“回父皇,儿臣想让张居正做儿臣的师傅。”

朱载堃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张居正,他对这位素有神童之名的历史名人,神交已久。

“不行,张居正兼着兵部的差,哪有时间教你读书,你就在国子监和翰林院各选一人,选好了,上疏给内阁。”

嘉靖摇了摇头,并没有批准朱载堃的要求。

“儿臣,明白了。”朱载堃垂头丧气的回答道,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