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整合史:地势第二级阶梯演变密码
1 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理单元构成及其与外界的联系
第二级阶梯地理单元构成复杂,自北而南有: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该地带向西为河西走廊,经敦煌连接西域(西域除天山、帕米尔高原外也属于第二级阶梯)。其间又分有多个亚地理单元,如阴山山脉、河套平原(前套平原、后套平原和西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关中盆地、秦岭、大巴山、巫山、雪峰山、乌蒙山以及重要河流,如黄河中游、渭河、汉水、长江中游、珠江上游。西域亚地理单元有河西走廊,走廊以北、贺兰山以西的巴丹吉林沙漠、阿拉善高原、中央戈壁,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这些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有人类之活动。
结合气候、地形、地貌特征,地势第二级阶梯可分四部分。
(1)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对应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以草原、荒漠、戈壁为景观特色。河西走廊以西之天山南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稀少,无明显雨季与旱季之分,冬夏、昼夜温差大。这里孕育游牧和绿洲文明,由于文明部落势单力薄,受到外来打击或者自然变化打击,极不稳定。秦汉时期,匈奴人在此活动,范围遍及整个地区,打压并驱逐游牧民族的其他部落如乌孙、大月氏、东胡等。东汉驱逐匈奴人远走后,南匈奴人内附,东胡一支的鲜卑人在战争中与东汉合作有功,便乘虚而入,游牧于此,成为此后两晋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力。在大兴安岭南端、西拉木伦河活跃的鲜卑人的一支契丹人建立了辽,越过燕山山脉,成为北宋的战略对手。大兴安岭北部又有蒙古人崛起,横扫亚欧大陆,将三级阶梯统一。
(2)温带季风气候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黄土高原北缘)至秦岭,西到宝鸡一带,东至太行山东麓和嵩山,这里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旱作农业区,孕育了中华文明,直到公元10世纪,政治中心才东移至第三级阶梯内。该区是三级阶梯融合的地理枢纽。
(3)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包括汉水流域、大巴山区、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其中汉水流域与四川盆地气候相似,之间有多条交通孔道相连。此区域降水丰沛,阳光充足,气温适宜,河网纵横,属于水田耕作区,逐步发展成中国经济重心之一。
(4)云贵高原。此地岩溶地貌发育,地形破碎,平原狭窄,交通极为不便,相互孤立,较易生成自治政权(如土司制)。
上述地理区与单元以关中盆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由道路和重要关口相连(见图1-7)。
图1-7 关中与四方的交通要道
注:关中,即四关之中、四塞之地。
(1)西北方向,经泾河上游颉河之萧关翻越六盘山,过黄河通往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向西有嘉峪关、阳关、玉门关与西域交流。嘉峪关乃万里长城西端,扼守要冲。
(2)西南方向,有陈仓道(陈仓—凤县—略阳—褒城)与褒斜道(眉县—褒城—汉中)与南郑、汉中相连。大散关是陈仓道咽喉,关中盆地向西经宝鸡越大散关与汉水流域上游对接,向东通南郑、汉中,向南对接巴蜀。关中盆地还有其他南通汉水流域的通道,如傥骆道、子午道等,与汉水上游丹江对接。从汉水向南越过大巴山,西有金牛道,途经剑门、绵阳通成都,中有米仓道通巴中,东有荔枝道通涪陵、重庆。再向西南连接云贵高原(经僰道、灵关道)。
(3)东方为函谷关,汉以后函谷关衰落,潼关地位提升,多称“崤函通道”,再向东经虎牢关与东部平原地区联系。潼关、函谷关、虎牢关,险峻陡峭,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东南方向为武关,经商洛连通伊洛河上游,伏牛山南至南阳盆地,向东连通淮河上游,向南接汉水流域、云梦泽,及江汉平原。该关口是秦楚、秦韩争霸的战略通道,如战国中后期多次在伊阙(龙门石窟处)、宜阳血战。
(5)向东北方向经黄河渡口与贯穿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联系,渡口主要风陵渡、蒲津渡、孟门渡、龙门渡、汾阴渡、禹津渡等。汾河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运城(运城盆地)、临汾(临汾盆地)、晋中、太原(晋阳,太原盆地)、忻州、朔州(忻定盆地)、代县,越雁门关至大同(云中,大同盆地),贯通蒙古高原。汾河谷地西为吕梁山,东为中条山、泰岳山,向北过五台山、北岳恒山(常山)进入代地。太原处在谷地中心地带,在历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段为大同(云中),是北方游牧民族东西向交通的要道,大同向北,乌兰察布经桑干河对接张家口,经怀延盆地,过军都陉与燕山南麓的北京连接。从汾河谷地、滹沱河上游经晋中盆地,借助河流峡谷向东,横穿太行山,经无数“陉口”与华北平原交通。
值得注意的是,关中盆地抵达河套地区并无捷径。因为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切割严重,悬崖峭壁遍布,在古代要修建一条穿过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的直通南北的道路难以想象。不得不让人佩服的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距离陈胜吴广起义还有两年,秦朝竟然开建从甘泉宫出发经泾河、子午岭向北达到包头西(秦九原郡)的“秦直道”,秦始皇崩后(前210)筑成,至清代之前还在发挥作用。
2 地势第二级阶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那么,第二级阶梯是通过什么样的力量与过程对历史产生作用的呢?如下诸端尤要者。
第一,地势第二级阶梯贯穿我国领土中部南北,东与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带沟通,西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对话。中间地带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秦岭之间,黄土堆积深厚,山河相间,气候适宜,地理单元相对独立,是中华文明生长的理想摇篮,孕育了中华文明。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在秦朝之前,此地气候长期温暖湿润,有亚热带气候特征,是农耕文明发育的天然“子宫”。文明从此向外扩展,突破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层层助力,必须先完成内部整合,凝聚一体。
第二,地势第二级内地理差别明显,比第三、第一级差异更为明显。温带季风气候深入关中盆地,在狭小的地理空间内,农耕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交错并存,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差异性。关中盆地、伊洛河盆地更是天下力量辐辏中心。因是四塞之地,营造了相对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形成政治中心。可它周边多样性的地理单元差距太大,与周边异质文明距离太近,特别是西北部的游牧交错地带相距不过100千米,所以又是冲突的前沿地带;且这些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面积狭小,适合小部落文明发育,一旦人口繁衍或者气候恶化,便需外源供应。内外的不平衡发展致使该区域时常处于动荡之中。
第三,地势第二级阶梯兼具有山地和平原的特征,而以山地为主。渭河平原与汾河平原,沿黄河河谷两侧平原向东到达河南温县、淇县,与华北平原接壤,连为一体。东西气候相似,皆为冲积平原,耕作制度类似,东西向整合非常容易,所以我国古代地缘空间拓展,东西向整合最先展开。
第四,地势第二级阶梯与其他阶梯融合,先以黄河冲积扇平原为中心扇面形展开。然后沿河谷低地、便捷通道向四周展开。如沿汾河谷地、太行诸陉与华北平原融合。然后沿河西走廊经略西域,通过巴蜀向南经略西南夷。当西、北方向的地缘压力过大时,第二级阶梯的人文活动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当且仅当华北平原生存环境逐步改善(湖泊减少、陆地增加),地缘中心才逐步向东转移,当北方、东北方向的游牧、渔猎民族施加更大的地缘压力时,第三级阶梯的北方衰落,南方兴起,政治、经济中心才整体地移出第二级阶梯,在第三级阶梯的平原、丘陵地带站稳脚跟。
第五,地势第二级阶梯北部地域广阔,是各游牧部落、民族展演的广阔天地。每逢气候异常,风雨不时,他们就南下寻找优质牧场,甚至为生存而南迁,对农耕民族生存产生极大压力。当中原王朝合力不能顶住这种压力时,则易造成统治权力的崩溃,天下复归混乱不堪。此类冲突在唐代之前基本发生在地势第二级阶梯内。五代十国之后,就转变为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比权量力了。
第六,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一、第三级阶梯有山脉分割,也形成气候分界线,相互交叉综合形成“应力集中带、集中点”。如长城一线是农耕和游牧两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应力带,应力集中,极易发生“地震”。而地缘政治中心常为应力中心,如唐代以后,河西走廊的应力点从嘉峪关退守到西安,西安成了乱源。再如,晋阳(太原)位于山西中部,连贯南北,在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是活跃的地缘政治中心。再如,燕云十六州在后晋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帝前,应力中心在燕山、大同以北。割让后,应力前线就转移到燕山以南的中都、大都了。这相当于地缘应力中心从第二级阶梯转移到第三级阶梯。明驱逐元廷后,又将应力前线北推至长城一线,东北方向北推至辽河中下游,建立关防。金、后金是生成于第三级阶梯北部的政权,突破燕山关防后,重点向南经营第三级阶梯。
3 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互动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中央王朝定鼎关中盆地,先向东投射力量,东有齐鲁做战略支撑,北至燕,南至楚、吴等。秦国统一天下至今2000年以来空间发展又分为两期,第一个千年重点在第二级阶梯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长安、洛阳、太原构成的大三角区域内。第二个千年就是五代十国纷乱之后,北宋建都汴梁,依托隋唐运河之便利,开启南北震荡的时代。政治中心在中原开封、燕山南麓幽州和长江下游建业(建康、南京)构成的大三角区域转动。前后两个千年,东西联动也有很大区别。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分封制度下的关联。以关中盆地、伊洛河平原为中心的中央王朝,如西周、东周、秦、汉、西晋统治第三级阶梯政治体的方式是“分封”。西周分封,是坐西朝东,以定都丰镐,控制东方。秦定都咸阳,虽然废封建、行郡县,但其统治时间短,所用郡守、尉、监、县令、丞、尉实有封建性。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十九王,烧尽咸阳,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见图1-8),不久天下复乱,终被封在汉中的汉王刘邦打败,建立汉家天下(见图1-9),表明在东部设都不可行。刘邦虽在山东定陶登坛称帝(前202),但还是决定西行定都洛阳,可在娄敬的劝说下,最终定都长安。在全国统治体系上,他最终选择了郡国制——汉王控制的地盘行郡县,而将函谷关以东的地盘分封给七个异姓王当国。由于异姓王或反或叛,被他逐个铲除,转封刘氏子弟为王侯,霸据东方。
图1-8 西楚霸王分封形势
图1-9 西汉初郡国形势
西汉景帝时期,镇压同姓诸侯王,导致七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叛乱。虽成功平叛,也表明封建制不可久。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防止同姓王叛乱,取得实效。由于刘家人丁兴旺,层层分封,基础越来越大,使得西汉倒台后,刘家有人再度站起来,再续汉朝王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东汉时,建都洛阳,长安备受冷落,地位下降。三国时期,汉献帝厕身许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至于曹魏(曹丕称帝)又定都洛阳,蜀国、魏国先后称帝,地势第三级阶梯在政治版图中的分量开始增大。特别是吴国建立,带动了长江下游的开发;蜀国建立,带动了四川盆地和长江上游的开发,长江流域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有所增强。
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鉴于前代经验教训,为对抗士族集团,再行分封同姓二十七王,将权力掌握在司马家族手中,维护短暂和平局面。21年后,皇族内乱爆发,历时16年,西晋灭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开启南北朝时期,天下大势转变为第二、第三级阶梯并联,南北震荡的格局。从西晋疆域图看,司马家窃夺天下后,北方少数民族失去对其忠诚与听令,西北方向只剩凉州还在版图中,其他尽为少数民族所占,为十六国和北朝代兴奠定了基础。
总体来看,在第一阶段,是由第二级阶梯发动,完全融合第三级阶梯的过程,相当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燕山以南)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江以北)完成了整合。第二级阶梯南北方向上的拓展,如汉武帝驱逐匈奴、开拓西域,开疆西南夷,东汉宣、明、平帝时期将匈奴彻底逐出漠北、控制西域等,后东汉末黄巾大起义,三国角逐天下,北方少数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陆续建立政权,中原王朝失去对北方和西域的长期控制。
第二阶段,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复合运动,呈现东南—西北方向的对垒与融合。时间是从西晋“八王之乱”后到隋唐时期。该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覆盖范围内形成的核心区域的基础上,长城以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河西走廊以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青藏高寒区、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实质性地参与华夏统一与分裂的历史进程。其中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寒区,因吐蕃王朝兴起与活跃,隋唐时参与到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此阶段,经济重心明显转移到长江下游,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汴梁作为枢纽快速兴起,向西延伸至长安,此时,天下形成三个战略控制点:长安—洛阳政治中心,北方(太原—云州—渔阳—卢龙)军事前线和南京—扬州经济中心。大运河像动脉给这个帝国输送着精血。
第三阶段,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第三级阶梯,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北移,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南北拉锯震荡。以长城为界,广义的北方为一单元,是游牧、渔猎政权的发祥地。他们通过武力手段向南突破长城、燕山山脉一线,建都于燕山南麓,也就是华北平原北部。此时期相当于宋元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在北、经济中心在南,宋金之前“弓形”的大运河在元朝时被拉直(徐州至临清的会通渠,缩短里程900里),成为维持帝国生存的大动脉,以此形成了南北发展轴线。这标志着在第三级阶梯内,南北发展轴的完全确立和增强,东部摆脱西部政治控制转移到南北方向的震荡。胡焕庸线在南宋时期(1230)确立,是中国地理格局的标志性事件。第一级阶梯也持续地加入第二级、第三级阶梯的融合过程中。元朝时,蒙古帝国大汗窝阔台次子阔端与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谈,推动了元朝中央政权正式将西藏纳入行政管辖。至明朝万历年间,经由蒙古俺答汗皈依藏传佛教,蒙藏政治交往加深,清朝借此渠道在征服噶尔丹等部落后得以融合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走向汉藏融合之路,明朝前期也为这一融合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以第三级阶梯发展为主,吸引第二级、第一级阶梯资源、人口向第三级阶梯流动,同时第三级阶梯反哺第二级、第一级阶梯的新阶段。这相当于西部衰落、东部崛起、东部带动西部的新阶段。该阶段,起步于明朝,东部商品经济发达和朝贡贸易体系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西北部由于政治分野,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明末清初,西部因战乱、疫病流行等原因,不可逆转地衰落了。清朝时,第三级阶梯迅速发展,尤其是东南部和湖广地区。清中期后,中国被裹挟进入世界体系,东部地区快速发展,东西差距拉大引起了有识之士对西部开拓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进入东部带动、反哺中西部、中西部大开发的新阶段,现在我们还处在这一历史过程中。
4 窥一斑:从冀州大地看我国第二级、第三级阶梯的互动
九州之“冀州”,大约与今天“山西”地盘相当,但包括河北太行山东麓与古黄河之间地带。大禹时河水沿太行山东麓向北偏东流,经天津附近入海。西周时,成王封唐叔虞于山西南部、汾河下游。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山西因以简称“晋”。古冀州相当于晋,与今简称有别(河北省简称为冀,盖因黄河古今走向不同,今河北包括了九州之兖州一部分)。我国地势第二级、第三级阶梯互动在冀州大地上表现特别明显,通过解剖冀州可管窥地理格局与历史演进的关系。
关于山西的地缘格局特征,明末清初史地家顾祖禹作《读史方舆纪要》说:“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则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转输矣。且夫越临晋,溯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而下也。出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表里河山,天堑合围。境内群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其间从南到北串列着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及运城盆地等一系列断陷盆地。从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向东,越过太岳山,进入长治盆地,清漳河、浊漳河流经其中,向东穿越太行山,抵达邯郸。长治盆地向南经高平高地进入晋城盆地,丹水流经之。太原盆地北起石岭关,南至韩侯岭,长约200千米,宽十几到五十千米不等,面积约5016平方千米。“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是以谓之四塞也。”
我们基于前述分析框架,结合清代以后的疆域变迁和格局,再分析山西的政治地理格局,盖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山西处在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带上,是东西向地缘争霸的对垒地带,也处在北方游牧民族所处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过渡带上,是南北方力量对冲的应力集中带。当西强东弱,西方势力向东发展,山西是必经之路。山东势力强大,向西发展,山西也是必经之路。在和平时期,山西是“王都”的屏障,阻碍西北势力和东南势力的扩张性流动。所以,山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山西西有黄河大峡谷(晋陕峡谷)、吕梁山阻隔,南有黄河、中条山、王屋山、太行山遮蔽,东有太行把守,北有管涔山、五台山、恒山等阻隔,再加上长城之屏蔽,是四塞之地。但内部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由盆地、峡谷串列而成的通道,好像糖葫芦一般串联(见图1-10)。山西中部的盆地向东、向南经八大陉口与华北平原相连。当关中盆地与关东的战略通道函谷关、潼关难以打通时,山西中部通道就是不二选择。关中盆地与北方的交流也需经此线。因为沿黄河两岸晋陕大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根本无法通行,更有壶口瀑布跌水,无法舟行。从西安通向河套平原,秦直道是一个选择,但也不如从山西中部通道便利。
图1-10 山西地势
大同、朔州(古称平城)就成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连接的前哨基地。农耕文明据此,可控御游牧民族南下。从大同向西,到大黑河流域(黄河前套平原),然后到达阴山与黄河之间的宽阔地带;再向西至黄河后套平原,号称塞上江南。从大同向东,经张家口盆地的宣化向东南方向,过怀(来)延(庆)盆地是军都山(太行山与燕山山脉转弯处),可抵达华北平原。
第三,北方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激荡经由“太行八陉”实施。陉,即横切山脉的深狭通道,两侧高山,只有一条道横穿山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故陉包含陉道和陉关两要素,一条陉道常常有多个陉关。太行八陉,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吕氏春秋》记载了天下最重要关隘九处:太汾(汾河的雀鼠谷关隘)、冥厄(豫鄂交界的平靖关)、荆阮(北太行的紫荆关)、方城(南阳北侧的楚长城关隘)、殽(函谷关)、井陉、令疵(燕山之喜峰口)、句注(恒山之雁门关)、居庸(军都山之居庸关)。其中的井陉、太汾、荆阮、句注、居庸与太行山有关。而对太行山关隘道路的认知后来扩展为“太行八陉”(见图1-11)。
图1-11 太行八陉
注:箭头为通道大体位置。
最北者乃军都陉(横穿军都山),是华北平原进入北部游牧文化区的捷径,也是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的跳板,幽州(北京)既是地势第三级阶梯的防御堡垒,也是游牧民族统御第三级阶梯的前哨和基地。其南有飞狐陉(蔚县—涞源—唐河)和蒲阴陉(灵丘—涞源—北易水—易县),飞狐陉从大同盆地出发经蔚县向南到涞源盆地,顺南易水东流。蒲阴陉呈东西走向,从涞源向东沿北易水到河北易县,路边有燕昭王墓和清西陵,紫荆关扼其喉。灵丘向西经平型关接忻定盆地。与军都陉一样,蒙古高原南下攻幽州,军都陉受阻,即考虑由此东出易县—房山,到北京。如蒙古铁骑攻金中都时,因金军死守居庸关,即南下取紫荆关,然后北上。明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曾取道紫荆关入侵北京。明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俺答汗又率骑兵从大同南下,急攻紫荆关,为明军所败。
井陉是由井陉口,经丘陵地带,进入井陉盆地(井陉县),沿冶河西行抵达娘子关,再向西偏南方进入太原盆地。向东出井陉口后,冶河与滹沱河相交,历史上是中山国地盘,中山国为魏国所灭,为赵国所据。历史上,围魏救赵就是因为魏惠王攻取中山国,庞涓建议直取邯郸而引起。
滏口陉东连邯郸,西经滏山南端滏口入太行山,北线沿清漳河连接太原,南线沿浊漳河穿长治盆地(战国时韩之上党)西连太原盆地南端。三家分晋后,长治盆地为韩所得,赵国走浊漳河沟通东西(邯郸赵氏),是赵国东出建都中牟、邯郸的重要通道,在平原地区,赵、魏以漳河为界。当秦下野王(沁阳)遮断韩国南北沟通,上党太守冯亭将上党奉献给赵,赵无功受之,惹恼大秦,结果发生长平之战(前260)。
白陉和太行陉北连接晋城盆地,东南方向与卫国故地相通(后是魏国地盘)。轵关陉是运城盆地向东南方越过中条山与王屋山交界地带延伸至黄河岸边的东西大通道。南边几个东西向通道是三家分晋后,列国波次进击中原,争霸天下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它们是第二、第三级阶梯经山西地盘的关键纽带。
第四,五代十国时,山西太原一时风光无比,在此镇守者摇身一变就成了中原皇帝(如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宋以后,山西的政治地位下降,原因是契丹辽越过燕云十六州,进入第三级阶梯,北宋也将政治中心设在东京“汴梁”,即政治势力扩大并整体东移,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天下,明在九边设防建长城,与北元、瓦剌、鞑靼等对抗……在山西就很难发育统一天下的“帝王”力量了。但它变成了东西、南北力量对抗的“地震带”或者缓冲地带,是割据势力的根据地。中国被裹挟入世界体系后,八国联军劫掠北京,日本全面侵华,都显示山西在全国一盘棋中的“栖身”地位。此等栖身,看出地势第三级阶梯对第二、第一级阶梯进攻的态势(自东向西),是中国在世界的地缘格局与山西在全国地缘格局激荡的缩影!
5 管窥一点:从太原看东西力量的激荡
在山西中部交通线的中间,有“太原”城(古称晋阳)。从防守角度看,大同是前哨,那么,太原就是中军帐,是司令部所在地,故称藩屏重镇,进可攻,退可守,将北方来的威胁尽数拦下。大同不能独挡西北偏关方向来的威胁,太原则是东西南北力量的交集中心。
晋阳古城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关于晋阳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十三年“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是晋国赵氏在此开拓疆土的明证。故城在汾河和晋河交汇处,晋河北岸,故云晋阳。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后,晋公室名存实亡,晋阳始为赵都。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由其次子赵毋恤(襄子)继承卿位,伐灭中山国,扩张地盘。赵在晋阳立都53年,受北部游牧部落的挤压,后越过太行山向东迁中原中牟(今河南鹤壁)、邯郸(今河北邯郸)发展。之后,晋阳城先后为秦太原郡,西汉韩国、代国、并州刺史部。东汉时,并州始治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隋改称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建安十八年(213)并入冀州。三国曹魏与西晋时,太原为太原国,后赵为太原郡、属并州刺史部辖,北魏、东魏、西魏为太原郡,北齐为别都,隋代为太原郡,唐代为北都(北京),其地位日隆。这表明隋唐时期,太原通过与北方频繁地交流,有稳定的前后方。
晋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著名的韩、赵、魏灭智伯的“晋阳之战”,导致三家分晋,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16年;高欢以晋阳为基地,征战四方,创建北齐政权;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建立大唐。可由于五代时,军阀在此造祸叛乱,晋阳被称为“龙兴之地”,反遭不测之祸。
原来,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宋太宗赵炅率军亲征北汉刘知远,灭之,毁晋阳城为废墟。其借口是,太原自古为帝王龙兴之地或割据势力反抗中央政权的巢穴(五代十国最著),被传为“龙脉”,而晋阳城地形险要,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百姓习于戎马,人性劲悍,桀骜不驯,同时宋太宗愤恨于晋阳城军民的长期顽强抵抗,称此地“盛则后服,衰则先叛”,遂以开封太原星宿不合为借口诏毁晋阳,先迁城中士绅富户入开封洛阳,又火烧城市,城中老幼被烧死或逃跑被踩踏致死者无数,并征发数万人削平晋阳北部系舟山山头,曰“拔龙角”,更下令决汾水、晋水冲灌晋阳城,禁止任何人居住,彻底摧毁之。
虽城毁了,地理位置却无法摧毁,难以撼动。北宋被辽军在北京高梁河击败(979)后,不得不重建太原城以退守。新城向北移动至峡谷南口、太原盆地北端、汾河东岸,与古晋阳相距30余里(古晋阳以南是大湖),处于云中山和系舟山相夹持的山间狭窄地带,是南北力量必经之地、咽喉要冲。
宋代太原盆地出陆路要道主要有汾河谷地以及山间峡谷和陉道,南下干道有二:一是沿汾河谷地过黄河至长安,二是东南方过太谷石会关、长平关、太行陉至洛阳;北上干道有二:一是经石岭关、代州、朔州至云州(大同);二是西北干道经岢岚军、保德军至府州,这条道路也是当时宋辽战争中的北界要害之地。东行干道经过榆次、寿阳、井陉关至恒州等。这些通道也都是当时中国交通的主要干线(见图1-12)。
图1-12 宋代山西交通要道
新城与旧城比,更加突出交通与经贸价值,弱化政治功能,以防止割据政权再起。但地理格局不改,其政治价值难灭。每当中央王朝力量弱,这儿易出土皇帝,若与北方游牧民族(武力)勾结,其祸害尤烈。这儿还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攻击的前沿阵地,也是边关大将“龌龊政治交易”的权力场,南强则外攻,北强则外附,两边要价,故有“治世之强藩,乱世之帝都”之称谓。
历史地看,隋唐前,晋阳主要是南方政权进取与防御前哨。隋唐时,李渊在此发迹,唐天宝年间,设河东节度使,防御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统辖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岢岚军、云中守捉及忻州(定襄郡,今山西忻州)、代州(雁门郡,今山西代县)、岚州(楼烦郡,今山西岚县北)三州郡兵,管兵五万五千人。因此,驻扎太原的军队将领,手握重兵,便上下其手,两边要价。直到宋太宗摧毁太原古城,太原一直是南北地缘冲突的枢纽。
宋朝之后,天下的地缘形势大变,即宏观地缘政治格局向北、向东、向南转移。山西变成各种政治势力冲突、融合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