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中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与人文历史,谁是主宰?

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镇西街(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有一男主人叫陈堆的人家。屋后有个约3米高的土崖,陈家常年在崖根取土。8月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在后院发现被雨水冲塌后的土崖上有亮光,用镢头刨,竟掉落青铜器一件,简单清理后不以为奇,用以盛粮食。第二年,陈堆从宝鸡去固原,临走时将青铜器交给哥哥陈湖保管。1965年,陈湖为补贴家用将其卖到废品收购站,得钱30元。是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搜求文物,见该器物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顿觉珍贵,向馆长吴增昆汇报,馆长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前去查看,亦断定为宝器,出资30元购回。后经考古人员确认,此乃一尊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后在上海展出时,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发现尊内底有铭文,被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

这个差点被当成废品进入熔炉的青铜器,由一名叫“何”的西周宗子铸造,用铜是成王赏赐之物,被专家命名为“何尊”。内底有铭文122个(可辨识者119个,见图1-1),记载西周武王翦灭“大邑商”后,思考如何统治天下,不过他在位不到三年就去世了,嫡子姬诵年幼,周公旦勇挑重担,摄政辅弼成王,平定三监之乱,诛杀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翦灭奄、淮夷之乱,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制礼作乐,七年后移政成王。成王在洛邑召集周室宗子训诰,嘱其记住先辈辅佐先王功德,继续支持周王统御四方的伟大事业。小子“何”就在其中。

图1-1 何尊及其内底铭文拓片

注: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铭文有言说:“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据山西陶寺遗址出土文物,“中国”的观念在“尧帝”时就已有雏形,即用圭表测地中。该处古观象台所示与《尧典》所记相互印证,说明“中国”的观念起源甚早,河南巩义伊河和黄河汇流处新发掘的“伊洛古国”遗址,更增添了这方面的想象。参见何驽:《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85~119页。武家璧:《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5期。,盖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当时“中国”盖指“王畿之地”,即周天子统辖的以洛邑为中心的地盘,是一个地理概念,即天下之中,包括关中平原到伊洛河盆地,黄河与汾河、渭河、伊洛河交界处为中心的区域。当时,“或”尚无外“囗”,“囗”是武装守卫的城池,右“戈”表示武装防卫,是军事要塞。“囗”上下两横,表示护城河之外的郊野之地。在王畿之外,则有“万国”布列。《史记》中有名有姓的诸侯国就有108个之多,如秦国是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时被分封,与戎狄杂处。其他文献和出土文物,今知道者有270余个。还有诸多附庸国无算。但这些封国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尤以西周都城丰镐向东经伊洛河盆地,再向东经嵩山到山东半岛的东西向地带居多。向北沿太行山东麓向东北方向延伸到燕国,向东最远到齐国、鲁国、莒国,东南到蔡国,秦岭以南淮河上游、汉水流域则有楚、随、聃等,呈扇形展开,更远者至吴国(不属于分封)(见图1-2)。在齐燕之间无封国,因当时此处还是湖泊、沼泽、海湾相连,渤海海岸线深入内陆上百公里,汪洋一片。

图1-2 西周分封形势

诸侯国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河谷平原,至战国时,黄河下游的沼泽、湖泊逐渐缩小,变成平原陆地,甚至沃野,诸侯国才纷纷进击中原,争夺地盘,才有了战国纷乱之局。更值得注意者,该区域绝大部分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内,两者形态竟是惊人的重叠世界上几大文明的扩散皆沿纬度地带东西向扩展,因为东西向的气候、植被、耕作方式差别较小,阻力不大。若南北向跨纬度地带扩散,则有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族群阻挡,扩散不易。中外皆然。

中国大历史就是先在这个东西向展开的小地面上展开。按照梁启超先生《中国史叙论》,中国疆域经过先秦“中国之中国”阶段,然后经过2000年的“亚洲之中国”阶段,至清康熙中期以后,进入“世界之中国”阶段,发展到今天的疆域规模,文明光辉灿烂,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者。其先在黄河中下游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孕育,内部整合,形成地理上的“小中国”,然后形成文化上的“诸夏”,过渡到“文化+地理的中国”,进入内诸夏外夷狄阶段。而后逐步展阔、丰盈,与亚洲各民族激荡交融。当西方兴起、全球运营、四处殖民时,古老的中华文明就被裹挟到世界体系中来。

那么,该过程依据一条怎样的具体开拓、展阔路线呢?或者,何以有如此模样?为什么统一天下的政权多源自西北?炎、黄、西周、秦、韩、赵、魏、汉、唐等,都自西向东转移,如果你明白了中国自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变迁,就会理解其中原因了。例如,史念海先生研究指出:中国北方在西周时期的农牧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是由陇山之下向北绕过当时的密须,也就是现在甘肃灵台县,折向东南行,由今陕西泾阳县越过泾河,趋向东北,过相当于今陕西白水县北的彭衙之北,东至今陕西韩城市,越过黄河,循汾河西侧,至于霍太山南,又折向南行,过浍河上源,至于王屋山,更循太行山东北行,绕北燕国都城蓟之北,再东南至于渤海岸上。燕国所都的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与分封区域的北界相当。

而南界不过淮河流域,因为彼时长江流域湿热的气候反而不适合人类生存,且长江中下游三角洲还是水波连天、浩浩汪洋呢,如洞庭湖的前身云梦泽比现在不知大多少倍,江汉平原当时就是湖盆(但最近时期的长江流域考古似乎表明,在商代之前,长江流域还一度存有丰富多彩的文明,如三星堆遗址),太湖流域更是汪洋沼泽……

本章将概括介绍中国历史演变的自然地理格局基础,探究地理环境变化与历史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历史演变的地理密码,为以下各章分析之展开奠定基础。

讲好中国故事,就从地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