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知人者智:刻苦求学
1-1 为学若登高
2017年春天来得早。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几位年轻的商科博士生去香港城市大学的“后山”笔架山游学。我们边走边聊,学生们想了解我走过的学术道路,以及我(以下简称“周”)对他们的建议。
学生:您的学术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周:就像登笔架山一样,“人往高处走”。
学生:请讲具体一些。
周:我一直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但对何为“学人”的理解则在不断变化:最初想成为有一点知识的人(“Literate”);接着想成为有一点学问的人(“Knowledgeable”);现在想成为有一点智慧的人(“Wise”)。“知”是“知晓”某件事物,“识”是“识别”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都属于“识字”的范畴,在表层;“学”是“学人家”, “问”是“问自己”,都要用脑、用心,由表及里,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识字”;智慧则是一门更深、更高层次的学问,对生命有“感”“悟”。下次我可能会用另外三个词,但层次和意思都是三个。
学生:为什么?
周:因为它们分别代表“学人”的三个层次,从“地”到“人”,再到“天”。
你们看,“人”字的顶点代表“天”,下面的两个支撑点代表“地”,中间的一撇一捺顶天而立地,这才成为“人”。只有脚踏实地,人方可站稳脚跟。
学生:这跟学术有什么关系呢?
周:按照前辈历史学家严耕望(1916—1996)的说法,做学问想有大成就,需要经历从“博通”到“专精”的过程,合称“精通”。我们知道,博者不一定通,但通者一定博;专者不一定精,但精者一定专。
你们正在读“博”士学位,要“通”修多门课,这是“地”的层次;接着选“专”业方向,到达“人”的层次;毕业后从“专”向“精”迈进,希望到达“天”的层次,有大成就。
大学者们“精通”某一行,“精”在上,“通”在下。这种“通”表示本专业的基础扎实,“小”“博通”;若下面还有一层“大”“博通”,即“博古通今”,则“地”更厚更重,能“顶”更高更远的“天”。我们敬佩的那些前辈大学者,哪一个不是这样?我们对他们“尊”和“敬”,而他们是从学问基础的“厚”和“重”起步的。他们都具备很强的人文和哲学素养的“底气”。他们既“眼高”(创新),又“手低”(接地)。现在主持国家级大项目的专家学者大都具备这样的“手”“眼”,他们的项目和专业“挂”“靠”某个学科,但纵贯横通很多学科。我们将他们作为典范。
学生:能不能结合营销学讲一讲?
周:营销三层次,先是“学营销”(或技术),接着“创品牌”(或营销),最上层是“感悟生命”(或品牌)。
学生:这是您的亲身体会吗?
周:是。我读博士学位时研究广告,毕业后还研究广告,用的主要是内容分析法。开头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学生时没有研究经费,但广告可以自己分析,不花钱或花一点点钱也可能出成果。1984年我开始读博士学位时,犹他大学商学院给我发助研生活费,每学季(Quarter)两千美元,一年三学季,共六千美元,夏季不发。后来,明白广告是营销的一部分,是用来支撑品牌的,就将精力转向研究品牌。五十岁左右时,开始明白品牌的灵魂是文化,比如可口可乐和耐克都是世界级品牌,灵魂都是美国文化的“自由”价值。所以,我现在研究中国文化,想继续一步步往高处和深处走。中国的世界级品牌正在逐渐成熟,将来我也会讲更多这些品牌的例子。
聊天中,我告诉他们,《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或许可以理解为“求学不断增加知识,求道不断减少妄见”。他们现阶段“为学”更多,更“务实”;而我现在以“为道”为主,更“务虚”。目前,更多时候是他们提问,我作答。这样的互动有益,能令我了解他们的想法,吸收“养分”,也不停地帮我理思路与成长,同时也帮助他们成长。
我相信,一起游学多了,一定在有些方面更多的是我提问,他们作答。其实,在有些方面,学生们已经是我的老师。比如,面对互联网,我经常手足无措,要学生们带着,才上得了“信息高速公路”。这是网络时代具有的典型特征——“文化反哺”。
一起“游”,一起“学”,互为师友和“同学”,一起进步,不亦乐乎。
2017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