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研究快乐的哲学家》:引言
我们应当传播快乐,
尽一切可能去除悲伤。[1]
——蒙田(Montaigne)
古代的哲学家们曾多次探讨快感与幸福的问题,但对快乐却鲜有涉猎。这或许是因为快乐具有非理性的特点,而且不受任何因素控制。快感可以事先计划,无论是看一部喜欢的剧作,还是与朋友在一家上好的餐厅聚会,或是为自己安排一次按摩,我们都能预想到这会带来快感。幸福也可以日积月累,它源自不懈的奋斗、生命的意义以及美好的承诺。与之相比,快乐既没有理由,也无法预知。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跟着感觉走的快乐。比如欣赏音乐时,天知道自己会不会乐不可支、手舞足蹈;再比如热爱的球队赢得重要比赛,我自会喜上眉梢,但谁也不能保证球队一定会赢,就算结果如愿以偿,过程也未必酣畅淋漓、令人大呼过瘾。虽然很多哲学家都承认快乐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其不可捉摸、超乎常理的特性,却也让他们望而却步。从古希腊时期开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都是如此,他们并不否认快乐的意义,但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幸福的研究之中。
在印度亦是如此。《奥义书》的著者以及之后的佛陀都没有把快乐作为思考的核心,他们更加关注的是通过摆脱愚昧和历练觉悟获得最终的幸福。在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对快乐多有论述,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介绍。此外,《圣经》也曾提到快乐,尤其是在福音书中,但令人诧异的是,耶稣极少提到世俗幸福,关于这一点我也会在后面做出解释。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西方哲学史。从中世纪上半叶起将近一千年时间里,哲学一直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压制,换言之,哲学从未作为一种独立的思想发扬光大。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理性思维才从宗教信仰的桎梏中摆脱出来,重新绽放光芒。
作为16世纪法国主要思想家之一,米歇尔·德·蒙田或许是第一位研究幸福生活的近代哲学家。在他看来,幸福由简单的快感构成,如恋爱、饮食、散步、跳舞、学习等,这种幸福可知可感,而且能够尽情享受。蒙田一直追求灵魂的宁静,极力避免人际交往的冲突和生活中无谓的纷争,但他也特别强调,只有经受生活的磨砺,快乐才能与日俱增。毫不夸张地说,蒙田是将快乐作为过得好、生活幸福的衡量标准,正如他所言:“我们应当传播快乐,尽一切可能去除悲伤。”为此他效法先贤,劝导人们了解自己的本性,通过增强判断力分辨好坏,认清快乐从何而来,悲伤因何而起。一个世纪之后,一位研究快乐的哲学大师横空出世,其思想内核与蒙田的直觉不谋而合,此人便是斯宾诺莎。
注释
[1]蒙田,《随想录》(Essais),第三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