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2》是2018年3月出版的《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的续篇。如我们在第一个报告中所说明的,“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是“传化慈善基金会”支持,由“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承担的一项为期三年的自主课题,因此将会连续出版三个各有侧重的调查报告。本书是第二本调查报告,包括三个主题:“他雇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卡嫂:男人世界中的女人”以及“卡车司机的组织化”。与之相应,整个报告也分为三篇。
第一篇“他雇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的调研工作和写作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工系教授亓昕博士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讲师周潇博士承担。她们的调查状况在第一篇的第一章中已有陈述。亓昕和周潇分别撰写了本篇各章草稿,最后由周潇修改定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工系硕士研究生白宗艺和于静参与和协助了调查。
第二篇“卡嫂:男人世界中的女人”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马丹博士承担,她的调查状况也在第二篇的第一章中做了详尽阐述,于兹不赘。本部分的写作由马丹博士独自完成。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喻加耀参与了田野调查,并在整理访谈资料、绘制相关图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的彭铟旎博士给予卡嫂研究许多有益的思想启发与经验分享,令研究更加深入。
第三篇“卡车司机的组织化”的调研工作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博士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游睿山博士承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王凡参加了部分访谈。游睿山博士承担了相关问卷调查的工作并撰写了本篇第三章中“卡友地带”的初稿。本篇的其余各章节由沈原博士完成并最后统定。喻加耀在绘制图表方面提供了大量帮助。
本报告能够出版,首先需要感谢的是接受我们访谈和参与问卷调查的卡车司机与卡嫂,以及接待访谈的各卡车司机组织的领导者们。虽说按照社会调查的要求,我们需要隐去他们所有人的真实姓名,但他们的帮助都是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也是我们本次调研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中华全国总工会海员工会的各位领导,当然更是位于应该感谢之列。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就无法进入像“卡友地带”这样的大型卡车司机组织进行访谈。与海员工会各位领导的合作在本研究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愉快的印记。此外,北京市环保局的宫宝涵先生为他雇司机的调查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最后,也是最应当感谢的是“传化慈善基金会”的各位工作人员,他们是涂猛秘书长、王飞总干事以及童新、柏喆、聂欢欢、王慧冬等。在田野工作中,他们的热情帮助时刻伴随着我们。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本调查断乎不可能完成。他们不仅悉心安排我们的访谈,而且他们本身也是我们访谈的对象。宽容、耐心和效率只是几个尚不足以充分描写他们热情帮助的词语。
由于得到了如许之多的帮助,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2》其实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卡友、卡嫂、卡车司机组织的领导者们用他们的才智和能力做成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我们则通过手和笔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录写下来。如果这份报告能够帮助全社会更为深切地了解卡车司机的工作与生活、了解卡嫂的劳动与付出、了解卡车司机组织化的需求与形态,如果这份报告能够有助于卡车司机群体获得他们应有的光荣与尊严,那么这正是我们的希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