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2辑/总第47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港珠澳大桥建设与香港产业发展

(一)产业分析——香港航空物流业

1.空港经济

空港经济是以空港为核心、紧邻空港的周边形成发展起来的。带有明显的空港依赖性特点的产业集聚区是空港核心区。如美国孟菲斯机场航空城现象、荷兰史基浦空港城现象、韩国的仁川机场自由贸易区等,都对香港有所启示(见表3)。进入21世纪后,空港已不只是一个搭乘飞机的地方,还是整合人流、物流、资讯、产业、休闲、商务、居住等功能的现代航空城。

表3 世界著名空港经济区案例及其启示

续表

2.香港发展空港经济的比较优势

(1)依托香港国际机场世界级转运中心

世界级转运中心是空港经济发展的一个先决优势条件,无论是欧洲的史基浦,还是美洲的孟菲斯、亚洲的仁川,都明显地具备这一特点。香港国际机场是亚太地区甚至是世界级航空枢纽,为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根据《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2008年,按增加值计算,香港航空业对香港总体经济的贡献为780亿港元,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4.6%。更重要的是,香港国际机场令进出香港的人流、货流快捷顺畅,这对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产业至关重要。这四大支柱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业、旅游业、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持服务业,2012年合计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58%。同时,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可以使全球的企业享受“境内关外”的快速、便捷的通关服务和贸易政策。便利的空港加上便利的配套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总部经济和产业集群,空港经济区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

(2)香港拥有实力强劲的航空公司和航线网络

香港国际机场有多个享誉国际、亚太的世界级基地航空公司,航线网络发达,实力强劲。香港国际机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其国际航线的数量是广州机场的2倍,深圳机场的5.5倍;国际航班是广州的3~6倍,是深圳的10倍以上。[5]因此,珠三角出口货物主要通过香港国际机场运往世界各地,进口货物主要在香港国际机场中转。同时,香港国际机场是政府主导推进,以公司化运作。这种结合既能保证空港经济的发展与机场的发展密切相关,又能获得当地政府在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大桥通车对香港空港经济的影响分析

(1)建立以空港为核心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对城市和地区经济影响巨大,有助于城市的形象得到提升,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直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GDP贡献。尤其是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与香港国际机场衔接的公路、铁路、海路全面打通,形成以香港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立体化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大屿山空港区域将连通珠海、澳门、深圳、香港市区,成为香港连接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海、陆、空交通总枢纽,这将大大拓展香港对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辐射、网络作用,实现香港空港区的全方位连通和发展。尤其是第三条跑道的兴建,将大大加强香港航运枢纽的地位,香港国际机场的功能将更趋完善(见图2)。

图2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布局

资料来源:香港机场管理局网站,http://www.threerunwaysystem.com/sc/Overview/Three_runway_system.aspx。

(2)发展以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的空港经济

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业、旅游业、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持服务业。其中,香港航空物流业和港口物流业是优势产业。空港的便捷和高效,使得空港经济区发展成为集现代物流、会展、中医药、总部经济、房地产、休闲旅游等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航空城。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将有助于实现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吸引珠江三角洲西部的资金、人员向香港集聚。既能服务香港本地,建立香港“都市副中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香港作为中心城市也能辐射珠海等粤西地区及澳门特区,使其更好地融入香港辐射的经济圈内,降低交易成本、运输成本。

(3)加快香港大屿山地区发展,实现大屿山成为香港“都市副中心”的发展规划

2004年大屿山开发计划就已提出,但是多年来并未得到重视。直到2013年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新的大屿山开发计划,并规划建设大屿山为香港“都市副中心”[6]。空港经济是目前大屿山地区的主要产业,也是香港发展大屿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港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比如建设资金的投入、规划实施、国际地区空域协调、航权申请、净空保护、交通配套、税收优惠、环境保护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香港大屿山地区空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强烈的发展意愿。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有助于加快空港经济集聚发展,同时利用政府发展大屿山提供的政策扶持,加快发展大屿山。

(4)促进香港国际机场与珠海、澳门机场的整合

由于香港国际机场客货运接近饱和,香港国际机场开始寻求与周边机场的合作。2006年,香港国际机场正式入股珠海机场,合作后的珠海机场主要承担从香港国际机场分流出的货运。港珠机场联手后,珠三角五大机场微妙而脆弱的平衡关系被彻底打破。2016年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将使香港国际机场连接珠海机场、澳门机场更加便利。珠海机场和澳门机场可以更加主动地融入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空辐射范围,成为香港国际机场在珠三角西部的辅助机场,提升整个珠三角地区机场的协同作用。

(二)产业分析——香港港口物流业

1.香港港口发展现状

香港港口是全球最繁忙和效率最高的国际货柜港之一。2013年处理了2240万个标准货柜箱。现时香港港口每星期提供约380班货柜班轮服务,连接至全球约550个目的地。2013年,葵涌—青衣货柜码头的吞吐量达1710万个标准货柜箱,占全港口货柜吞吐量的77%。余下23%的货柜则在中流作业区、内河货运码头、公众货物装卸区、浮泡和碇泊处及其他私人货仓码头处理。[7]

2.国际港口发展模式与香港港口转型

(1)香港港口现处于外围港口挑战阶段,香港港口物流业需思考转型升级

Robinson(1976)把港口体系分为5个层次,即港口内部体系、港口—腹地体系、港口腹地—前地体系、港口区域体系和整个港口体系。港口体系的变动必然和相邻港口之间的竞争有关。Hayuth(1981)把港口体系的演变分为5个阶段,即变化的前提条件阶段、集装箱港口的最初发展阶段、扩散—联合和港口集中阶段、枢纽港出现阶段、外围港口挑战阶段(见表4)。在第5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Hayuth提出了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分散化倾向,他称之为外围港口挑战阶段。近年来,香港集装箱港口作为珠三角枢纽港的地位日益凸显。从图3可以看出,香港货柜吞吐量自2010年以来快速下降,2012年起货柜吞吐量增长率为负增长,形势严峻。珠三角港口出现了分散化倾向,深圳港、广州港作为外围港对香港港提出了挑战。和香港港相比,深圳港具有港口运作、运输和驳船等方面的费用优势。

表4 国际港口发展模式五阶段论

图3 香港货柜吞吐量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香港统计处网站。

(2)借鉴伦敦先进经验,发挥优势,使香港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心

伦敦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应对香港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心有所启示。国际航运中心不能仅凭港口业务(集装箱吞吐量)来衡量城市及其港口的发展,航运服务业也占有重要地位。航运服务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低经济增加值的行业,大多为全球性业务,不受地域限制,包括船舶管理及注册、船舶融资、保险、海事仲裁等。同时,航运服务业还能带动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

从表5可以看出,作为国际大都市,亚洲的船舶拥有者及管理者大多将他们的船舶融资、买卖、保险、仲裁等方面的业务放在伦敦进行,昭显其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重要地位。因此,如果香港能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将继续为城市发展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香港航运中心的地位仍能得到巩固。

表5 国际航运服务业中心伦敦、香港优势对比

3.大桥通车对香港港口转型发展的影响

(1)交通物流系统提速,应对外围港挑战,提高香港港口竞争力

港珠澳大桥使得两岸地区的运输不用再绕道虎门大桥,变得直接而迅速,对于中山、江门的集装箱运输而言,大桥的修建使得中山和江门与香港集装箱港口的物理距离大大缩短,中山、江门的集装箱选择距离较近的南沙港,还可以选择直接通过香港输往国外,因此大桥的修建还会引起珠江口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8]。面对外围港的竞争,香港应充分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的航运服务优势明显。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江口西岸与香港连接便利性的提高将扩大香港的腹地范围,提高航运服务的辐射范围,从而也将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力应对外围港的挑战。

(2)发挥香港人才、地理、制度等优势,加快香港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

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心,香港拥有优越条件[9],包括:①一直贯彻“自由港”政策,从事航运服务业的企业拥有低廉的成本;②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洲中心、南中国的交通要道;③国际化的营商环境;④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港口开发运营的企业和人才;⑤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港口物流业、巩固香港航运中心有明确支持。近年,内地航运业迅速发展,对航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家有需要建立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以减少对外国航运服务的依赖。香港应该把握机会,发挥优势,建立国际航运服务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