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贝币
各国早期的货币系统五花八门,进化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想来真是别致有趣。不过,有一种货币形式在各国货币系统中均有体现,那就是贝币。
无论是直接用作交换还是加工成珠宝,贝壳都是一种成熟的货币,甚至进入19世纪,西非的部分地区还把它作为法定货币。同样,印度的部分地区曾将玛瑙贝也作为货币使用,直至19世纪初,这种做法才被东印度公司废止。中国除了使用铲币之外,也曾使用贝币。随着人类跨越重洋,互相交流并进行商业活动,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就显得尤为关键。贝壳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充当了这一角色。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说法——货币是吕底亚人(他们居住于现在土耳其的西北部)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发明”的。以上例子告诉我们,世界各地在同一时期已经使用各种货币。但吕底亚人还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他们创造了铸币(即标准化圆形金属代币)的概念。吕底亚铸币上印着狮子或公牛的图案,这代表了它的权威性,且每一枚铸币具有固定的价值。这些金属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央来铸造并支持的货币。
金属铸币自然而然地开始在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活动中被广为使用,具有特定价值的货币能促进贸易畅通无阻的发展。发行铸币的做法很快得到了普及,到了公元前400年,在古希腊诸多独立的城邦中,超过一半的城邦都在铸造自己的货币,它们通常被用作士兵的酬劳,并开始在民间流通。
除希腊以外的地区也逐渐开始发行金属铸币。由于每一枚金币或银币具有特定的重量,这意味着它们具有内在价值,值得信赖。不同城邦的铸币带有不同的印戳,通常是某种标志,比如某种花或一只蜜蜂。将个人财富留作将来使用的做法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催生了重商主义及财富积累。不过并非人人都欢迎这样的变革,比如,斯巴达人就有过一场著名的废除铸币运动,并规定铁锭是唯一一种被认可的交易币种。
金属铸币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交换媒介,是因为其具备货币的五个关键属性:便携性,耐用性,可分割性,可互换性和供应受限性。首先,货币要便于携带(某种程度上如此,当然大量金币或银币也非常重),耐用、不易磨损,可以进行分割(更小面额的硬币随之出现,普通民众可以用它进行小额购买)。货币还具有统一性(可互换),即使依靠人工打造铸币,也尽可能打造得一模一样。货币的供应量也是受限的,不仅受货币发行国的限制,还受材质的限制,必须采用金银等贵金属打造而成。
当然,货币流通还包含着信任因素。商人必须确保收到的铸币不是假币——用非金银等低劣金属制成的、与真币形状相同的铸币。不过人们无须过分依赖铸币的发行国,即使发行国由于一些原因不再存在,金银的基本价值也能保证该铸币的内在价值。
如今,银行的货币是通过字节来表现的。即使我们将货币从账户中取出,它也是以纸币和硬币的形式呈现的,并非金银制品,但这些纸币和硬币具有名义价值。那么,我们如何确信这些纸币或硬币的价值等于其面额,又如何确认它们在未来的可用性及留存的价值呢?比起货币的发明,从贵金属铸币转向基于信任的货币(法定货币)大概是一场更具有戏剧性的改革运动,而围绕这一问题的激烈讨论已经绵延了几个世纪甚至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