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本书的缘起、宗旨与体系

一、缘起:从创新驱动到我国区域发展转型

技术和科学推动着经济增长和人类长期福祉,创新则是科技不断进步的推动器。在当前技术经济范式下,区域创新能力是构建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那么定义和促进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多方创新网络至关重要。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稳定的“创新网络”是技术和科学进步累积过程的管道。作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网络要素的组织和协调是创新系统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区域创新体系内资源的利用,包括政府、产业和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我们称之为“产学研协同创新”(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CI)。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范式。在当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旋律下,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有效协同,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这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但是研究发现,集群中近距离的产业联系并不能保障技术创新,产业集聚机制在于经济外部性而非技术外部性(技术与知识溢出效应),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外贸导向的制造业加工集群的推动,这离不开全球生产网络的大背景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分化与转移到我国的历史机遇。外贸导向的产业集群在工业化浪潮中应运而生,其供应链为国内外大企业的采购和生产提供了降低成本的优势,也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发达国家区域发展注重构建区域创新基础设施、打造区域创新网络这一新的区域业务发展方法相比,这类区域产业集群虽有降低成本并利于跨国采购和合作制造的优点,但是它对构建国家和区域的竞争优势的作用很有限。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剧变的大背景以及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过去以外贸导向为主的外贸加工集群发展区域经济模式亟须向内需导向的创新集群转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由生产要素成本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这就需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模式,注重区域经济技术外部性即集群的技术与知识溢出。产学研各主体的联系合作与协同是产生知识溢出效应、提高知识创造、流动扩散和吸收的关键,有利于促进区域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将通过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国内外研究文献表明,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新范式阶段。首先,网络范式的出现导致学者对理解与知识流动和区域创新模式有关的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的探讨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关于产学研协同系统的复杂机理研究存在不足。其次,相较于公共组织网络绩效的众多文献,以区域创新网络为对象的实际测度研究比较缺乏。最后,关于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网络结构特征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尚属于空白。鉴于以上原因,笔者于2018年申请了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创新网络结构的视角”,并成功获得立项(立项编号:18YJA630115)。本著作的主体写作正是在这一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构思完成的。

2018年以后,笔者又围绕区域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这两个主线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将两条主线结合进行交叉研究。2019年又成功立项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四川省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产业对接机制研究”(SC19B007)。有了这些研究基础,我们对于区域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题研究就有了更深入的把握。2021年初我就有了写作本书的想法,随后开始写作并完成了一些本书内容。2021年底正好赶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准备申请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申报项目主题为“技术经济与创新丛书”,本书有幸入选此丛书。好的作品也需要好的出版社和专业机构推荐才能有机会与读者见面。在此,我对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表示衷心感谢。

相较于国外,目前国内对于区域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创新驱动我国区域发展转型与我国产学研各方的角色重新定位都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书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笔者自身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总结,更希望能对这方面的主题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术界、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为学界同行理论交流和为决策部门提供借鉴,起到参考作用。

二、宗旨:“照着干”与“学中干”

对于现代科学理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中国的知识界大都参照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似乎中国的知识界只有“照着干”的资格,只能照着国外学者的经典教本研究来做。这一点在管理学界更加明显,因为现代管理学理论就是从美欧等提前进入现代工业化的国家产生与发展来的。关于产学研与区域创新系统方面的管理研究,最早也是由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研究并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

实际上,产学研理论与区域创新理论都有着很强的国家或区域特征的阶段性理论,没有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一个中国学者,尤其是管理学者,在管理学的研究上应该抱着“学中干”的精神结合本土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具有实践参考价值的指导建议。

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承认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网络在这些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希望通过本书可以构建一个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效应的理论框架,本书的目标是希望建立一个逻辑上自洽的,又能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的实践所印证的理论与实证框架。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给中国产学研合作的各主体以及区域创新的践行者们提供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指导策略或建议。

三、体系: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理论框架

为使读者对本书全貌有一个总体认识,兹将本书各章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对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学术史及研究趋势、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方面进行介绍。本书的研究是在当今世界区域发展与竞争已经进入创新引领时代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美国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论述了一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中的第一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型的时期。当前科技创新范式也经历了技术创新线性范式(创新1.0)、创新系统范式(创新2.0)、创新生态系统范式(创新3.0)的演进,已经从线性创新发展到创新3.0(创新生态系统)阶段。国际区域发展与竞争也已经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主体的开放式创新网络体系作为重要的推动器及促进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以及推动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国时代背景,本书的研究内容对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为我国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建议依据,以及对在我国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战略要求下,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带来的挑战与提升区域动态竞争优势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书以异质性创新网络结构视角下我国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为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与对应的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加强我国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网络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及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第一节先对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概念及网络流程进行了理论介绍;第二节对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与创新绩效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三节分析了创新网络结构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本章提出创新绩效研究一直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类研究可以为区域创新政策的判断、制定和修正提供科学依据。区域创新系统可以看成一个具有一定网络结构属性的知识创新“投入-产出”知识网络生产系统。区域知识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行为,可以视为高校(或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异质性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可以将知识创新活动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三个阶段。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是反映与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借鉴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选取产学研创新网络结构指标作为区域创新绩效的结构影响因素。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下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区域产学研创新网络结构与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共同作用于区域创新绩效,对区域知识创新活动起到影响作用。影响区域创新网络中信息和知识交流的关键因素包括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网络结构的效果、参与者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关系的强度等),创新网络的参与者能力的异质性,网络参与主体吸收外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与协同能力。

第三章“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下区域创新绩效的一个分析框架”,第一节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三重螺旋理论等本书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评价;第二节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下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通过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创新网络理论和三重螺旋产学研理论的核心观点与研究结论,指出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开放性等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强调了网络结构在各种网络中的核心作用。但学术界对于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其对于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笔者认为,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是反映与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创新网络结构机制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影响效应。在借鉴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基础上,笔者选取产学研创新网络结构指标作为区域创新绩效的结构影响因素。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下区域创新绩效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在这个理论分析框架中,区域创新环境也是区域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第四章“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别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环境影响因素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本章将区域创新绩效的一些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定义为区域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区域创新环境基础设施是指能够促进区域创新活动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区域环境保障因素。它能为区域创新活动开展提供良好平台,能够对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研发投入强度、地理区位、政府支持强度、企业创新活力、市场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因素。本书把这些因素归纳为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产学研各主体地位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选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区域研发投入强度、地方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政府支持强度)、地理区域和市场开放度一共六个分项指标构建了创新环境因素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本章还分析了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因素,对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变量进行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创新网络结构指标体系包含网络规模、网络开放性、网络结构洞、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四个项目分类,一共选取六个指标进行测度,并对各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解析。

第五章“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视角下对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一方面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对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中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绩效为研究对象[1],运用各区域的科技统计数据从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角度,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各区域的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其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章另一方面采用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乘法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其各阶段创新效率的变化原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得出研究结论并对区域科技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地区创新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系统开放程度与产学研各方相互加强协同创新在区域创新绩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均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决策者来说,注重创造更先进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更开放的市场环境等更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实证研究结果强烈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这为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今后开展产学研创新活动给出了一定的指导方向,比如,通过加强协同创新网络开放度与密度等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措施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

第六章“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应用型高校视角”,从应用型高校的视角对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分析。考虑到更详细地分析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政府、大学、其他公共研究机构、小型和大型公司)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是深化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必然。这将对相应区域创新政策措施的设计起到更多的参考。本章从应用型高校视角对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产业对接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应用型高校“双链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对接)实施基础与参与模式、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路径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章还对美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针对我国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指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不足,模式单一,区域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存在的若干不足。本章认为,根据美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情况,我国应用型高校可以从丰富并探索高校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促进高校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教学科研机制与方法,探索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设置应用型专业产学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进行借鉴。本章最后也分析借鉴了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总结归纳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创新科研教学体制机制、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地方政府支持、改革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院校协同等多方面创新教育模式。重点在产学双方合作培养人才长效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为迅速提升国家与区域创新能力与绩效发挥重要作用。

第七章“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优化及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策略”,这一章在前文章节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较为完整的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措施,以及加强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完整政策建议。本章就我国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优化措施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网络规模、创新网络开放性、创新网络密度和创新网络结构洞的政策建议。本章提出,通过增加区域高校、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加强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密度,形成多个交叉的产业集群,从多个产业集群发展过渡到多个知识集群,在多个知识集群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形成完整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多项具体建议;各区域需要更大力度吸引区域外人才、资金,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虹吸效应,吸引区外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加入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逐渐打造区域外向型经济,鼓励开放式创新。本章还特别指出,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的作用来提升区域数字化水平来加强创新网络的开放性,鼓励产权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中介组织的设立,并利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推动科技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网络“中间人”角色定位,促进产学研各类异质性知识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本章最后从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不同视角,分别提出如何加强我国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一整套政策建议。


[1] 本书中区域创新相关全国数据因数据缺乏原因未包含西藏自治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