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宇导读
其实,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察言观色。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被动或主动地学会察言观色,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免受一些伤害,甚至获得更多利益。
然而,一讲到“微表情”的研究,似乎中国就只有仰视的份了,即使国内有若干研究团队,也大都还处于重复验证保罗·艾克曼以及国外其他研究团队结论的阶段,离比肩尚有时日,更遑论应用了。
究其原因,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这种分析方法始终抱有怀疑。这种怀疑不光表现在其到底“靠不靠谱”上,即使是坚定相信这门学问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人(包括研究人员本身),也会在心底深处时时泛起“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这样的思考。
其实,就连国外学者发表的文献,也提道:“受过训练的观察者的平均准确率为 57%,而未经训练的观察者的平均准确率也达到54%。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受过训练者的准确率不超过 65%。”类似的结论和原因讨论让这门学问举步维艰。
对大众而言,多数判断靠的是“感觉”。感觉实际上也是一种逻辑判断,是感觉器官和大脑联合工作得出的结论,只是当事人并不能清晰地获知判断的过程,所以归结为“感觉”。感觉的最大问题不是偏见,而是“不稳定”,即使看到了特定的表情形态组合,也不能确认这些形态就一定代表某种意义。因此,推断出的结论也就容易受立场和偏见等其他因素影响。
对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而言,他们能够弥补自身的缺陷,能够很好地捕捉表情形态和情绪意义,并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正如第 1 章中大家会看到的讨论一样,如何分辨情绪的真伪是难点。如果我们分析一段公众人物的演讲,怎么能确定所有的表情是自然产生的,怎么能保证不是如同台词一样事先经过精心准备的呢?如果这类单向表达中所有的“expression”(表情)都是精准控制的预设表达,那么分析得越准就陷得越深,这岂不是开了个非常大的玩笑?
因此,要想提高分析的准确率,那么第 1 章中提到的“表情控制术”还需要一个辅助工具——刺激。用有效的刺激破解有准备的表演,然后才是表情分析和心理推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团队专注研究应激微反应的原因。
我们将刺激源的研究加入研究体系中,不但从逻辑上打破了“自相矛盾”的焦灼,也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分析准确率,使之平均值接近 80%。因此,大家在读完本章之后,要记得一个更严谨的分析步骤:
1.实施特定的有效刺激;
2.观察刺激之后的微小表情变化,应激反应很难自如地表演,即使对方有所准备,也会被有效刺激牵扯而无法流畅表演;3.将表情所代表的情绪总结出来后,与刺激源中的信息搭建因果逻辑关系。
比如,你向一名女性特意表达“你长得好漂亮哦,就是头发有点油了”,然后观察她脸上的变化,如果眼睑的开闭和嘴角的动作出现了厌恶类情绪表情变化,就可以将此厌恶与之前的刺激源建立因果关联。此时如果你听到的回答是“谢谢!这是我的风格”等自我肯定的表述,则可以判定为某种意义上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