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史诗《卡莱瓦拉》与西贝柳斯音乐创作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卡莱瓦拉》史诗的类型与内容

1.史诗类型

《卡莱瓦拉》史诗虽然成形于19世纪,但从内容来看,它仍属于中古欧洲史诗。其同类作品包括盎格鲁—撒克逊的《贝奥武甫》、古日耳曼的《尼伯龙根之歌》、古法兰西的《罗兰之歌》和冰岛的《埃达》,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早期理想、性格和传统。由于《卡莱瓦拉》史诗的口传历史出现很早,而芬兰文字成形的时间较晚,因此,史诗中还留存有许多创世史诗的内容,具有从创世史诗向英雄史诗过渡的性质,将它归入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类型,更多是为了划分上的方便。

随着世界范围内各国、各民族史诗传统的不断发现,史诗学界逐渐形成了新的分类系统,按照史诗的存在形态和形成过程将世界史诗分为民间口传史诗、文人书面史诗以及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以传统为导向”的或“准书面”的史诗。

民间口传史诗(Oral Epic)。这类史诗包含两种形态:一类是指至今仍只存在于史诗歌手歌声中的史诗,没有形成书面记录的活形态的史诗传统,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就存在这类仍依靠民间歌手吟唱流传的史诗;另一类则指拥有口头来源,已经形成文本的史诗作品,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古欧洲英雄史诗《罗兰之歌》《贝奥武甫》《尼伯龙根之歌》等。这种史诗的内容和演述依据民间游吟歌手保留在记忆和语言中的传统规则,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没有永久不变的固定形式,即便后来经过“文本化”形成了文字版本,也只是史诗的一个版本,不具备所谓的固定版本或经典版本。

文学史诗或书面史诗(Literary Epic)。指文学家以特定的观念目的有意识地编写而成的史诗作品,奥古斯都时代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拉丁文:Vergilius,前70—前19)的《埃涅阿斯纪》(拉丁语:Aeneid)、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但丁(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 1265 —1321)的《神曲》(意大利文:Divina Commedia)和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的长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都是文学史诗的代表。

以传统为导向的史诗( Tradition-Oriented Epic)。又称“半书面”或“准书面”的史诗,这种形式的史诗来源于口述传统,但是又经过史诗编纂者的修订,具有比较严整的文学格式。芬兰的《卡莱瓦拉》就是这类史诗的典型代表。

2.史诗内容

叙述人物故事是史诗艺术的主要内容,表演为此发生,而一切诗歌、唱词、音乐等口头因素都是在故事的表演过程中被纳入的,与故事相糅合生成文本。因此,故事是表演的前提,是文本的源头,史诗的观察应从故事开始。史诗故事由人物和事件组成,这些人物具有形象及其行为上的规定性,其事件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性。

《卡莱瓦拉》史诗主要叙述了卡莱瓦拉与波赫尤拉两个部落之间为争夺三宝磨展开的斗争。史诗因此分为卡莱瓦拉与波赫尤拉两个相互敌对的角色系统,万奈摩宁(Väinämöinen)、伊尔玛利宁(Ilmarinen)和勒明盖宁(Lemminkäinen)是卡莱瓦拉的三位主角;女领主娄希(Louhi)是波赫尤拉部落的主要人物。

3.史诗命名

《卡莱瓦拉》史诗的命名来源于芬兰神话。芬兰神话是芬兰人在基督教传入之前所流传的神话故事,同斯堪的纳维亚(包括挪威、瑞典、冰岛、丹麦)神话体系有血缘关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体系同德国和印欧语系的神话有很深的渊源,但芬兰神话受到相同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的影响更为明显。并且,在芬兰神话中,并没有提及瑞典、德国以及俄国等国家的入侵历史,因此被认为产生的时间至少在三千年以前。

卡莱瓦(Kaleva)是芬兰神话中的古代英雄,也是万奈摩宁等英雄的祖辈,这一形象没有在史诗中出现。芬兰语中“la”指“……的领地/国家”,因此,“卡莱瓦拉”(Kalevala)即指卡莱瓦的领地,又译作“英雄国”。在史诗中,卡莱瓦拉象征光明、勤劳、美丽和欢乐。

“卡莱瓦拉”名称来源另有一说,张华文在《卡莱瓦拉》中译本的序中指出,史诗的命名可能与伦洛特第五次前往卡累利亚采集民间诗歌时的一段经历有关。当时,他搜集到一首民歌为《被出卖的姑娘之歌》,在歌的开头姑娘向小伙子问道:“你到卡莱瓦拉来过,从卡莱瓦的窗子里,看到卡莱瓦拉的姑娘没有?在卡莱瓦水边的路上,听到卡莱瓦拉的狗叫声没有?”这首民歌中“卡莱瓦拉”一词可能对他有所触动,使他决定以此为史诗的命名,使史诗的题目具有民族观念、家乡观念和爱国观念,更具有英雄国的象征。

4.史诗主题

口头传统史诗中的典型场景或主题是特定层次的内容单元,它在史诗创编中表现为多型性描述段落。世界各地的口头文学或者文学史诗的主题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与相通性,诸如战争、庆典、婚姻、归乡等。《卡莱瓦拉》史诗的主题是多元化的,英国翻译家和民歌搜集者比尔森(Charles James Billson,1858—1932)对《卡莱瓦拉》史诗内容与伦洛特搜集的民间诗歌原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做了研究,他认为这部史诗根据伦洛特搜集的诗歌分类可以总结为以下主题[14]

(1)三宝磨主题

三宝磨(芬兰语Sampo)根据音译为“桑普”,中文译为“三宝磨”,主要是因为其能磨出白面、食盐和金钱三样宝物。三宝磨配有彩色的盖子,按照《卡莱瓦拉》第十篇的内容,是铁匠伊尔玛利宁为向波赫尤拉女王之女求婚而锻造。

“磨第一遍能出白面,磨第二遍能出食盐,磨第三遍能出金钱。”[15]芬兰语言学家埃米尔·内斯托·塞泰莱(Eemil Nestor Setälä, 1864—1935)认为三宝磨磨出的三类宝物——白面、食盐和金钱象征着芬兰人民渴望土地富饶盛产的心愿;三宝磨配着的彩色盖子则很有可能象征着北欧特有的北极光现象,因而三宝磨的锻造过程意喻着天空和大地的诞生;英雄们前往波赫尤拉争夺三宝磨,象征着人间英雄在完成伟绩后化身为神,升上了北方的天空[16]

(2)万奈摩宁主题

这一主题的主要内容有万奈摩宁的诞生、万奈摩宁造船、万奈摩宁膝盖受伤、万奈摩宁去往冥国等。万奈摩宁(Väinämöinen)在《卡莱瓦拉》中又叫作卡勒万宁(Kalevainen)、苏万多莱宁(Suvantolainen)、乌万多(Uvanto)、乌万多莱宁(Uvantolainen)、万诺(Väinö)等。他是史诗的核心人物,也是芬兰神话创世传说的中心角色之一。有关万奈摩宁的文学形象最早出现在芬兰宗教改革家米卡艾尔·阿格里高拉于1551年编写的塔瓦斯蒂亚(Tavastia)诸神录中。米卡艾尔·阿格里高拉与其他的作者将万奈摩宁描述为诗歌之神。在《卡莱瓦拉》中,伦洛特除保留了万奈摩宁诞生时的神话色彩外,更多地将其塑造为一位人类英雄、萨满巫师和游吟歌手,并根据这些角色属性描述了他不同的行为。作为一名人类英雄,万奈摩宁与其他英雄一道向波赫尤拉争夺三宝磨。作为“游吟歌手”,他制作了康特勒琴,利用康特勒琴伴奏唱出令人心醉神迷的歌谣;作为“萨满巫师”,他的声音具有魔法,利用歌唱使冲动的尤卡海宁(Joukahainen)陷入沼泽。而他战胜了一条巨型梭子鱼并用它的颚骨制作出了具有魔力的康特勒琴,则是体现了三种角色属性的行为综合。此外,万奈摩宁还是一位爱国者,当他置身于北国波赫尤拉时,常因思念故土而潸然泪下,当波赫尤拉女王娄希以财富和盛宴为诱饵,竭力想挽留他时,他却极力推辞,他为了卡莱瓦拉人民的幸福历尽艰险,体现了人们对文明、对美、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富足、对仁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部史诗的寓意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他的角色塑造而表达出来的。

万奈摩宁在《卡莱瓦拉》史诗中的形象是“年老刚直”,阿克塞利·加伦—凯勒拉在绘画中将万奈摩宁描绘为一位具有白色长须的老人。J.R.R.托尔金的著作《指环王》中的巫师形象,如灰袍甘道夫和白袍萨鲁曼,都是年老且留有长须的老者形象,与万奈摩宁具有相似之处,并成为奇幻文学中常见的巫师形象。

(3)勒明盖宁主题

这一主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勒明盖宁抢夺美丽姑娘库利基、勒明盖宁死亡与复活、未被伊尔玛利宁邀请参加婚礼等。

勒明盖宁又叫阿赫第(Ahti)、高戈(Kauko)、高戈莱宁(Kaukolainen)或高戈蔑里(Kaukomieli)。他第一次出现是在史诗第十一篇中,他生长在普通人家,有一个非常疼爱他的母亲,“长成标致男子汉,身体健壮又满面红光,他的身材百里挑一,他的容貌异常美丽”,但是“作风不很检点”,“好在女人堆里厮守”,“伴陪着披发的姑娘,跳舞唱歌作乐寻欢”到深更半夜,史诗中这一角色的叙述程式是“轻浮的勒明盖宁”“漂亮的高戈蔑里”,甚至在伊尔玛利宁与波赫尤拉姑娘的婚礼中,娄希邀请了卡莱瓦拉与波赫尤拉的所有人,唯独没有邀请勒明盖宁,因为“他好与人打群架,作风轻佻又不正”。

当然,作为史诗的三大英雄主角之一,勒明盖宁的角色属性总体仍然是正向的,在同波赫尤拉抗争的过程中,勒明盖宁展现出自己 “机灵”、勇往直前的男子汉气概,他聪明地利用牛将牢固扎在地下的三宝磨从洞中搬出,但又在返航途中鲁莽地用嘶哑的歌声将熟睡中的娄希唤醒,引来了她用魔法制造的狂风暴雨,勒明盖宁唤来大鹰加固了船只,挽救了大家。由此可见,勒明盖宁这一形象也是复杂的,优缺点并存,通过他,芬兰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得到了展现。

(4)库勒沃主题

主要内容包括库勒沃的身世与复仇、库勒沃的死亡等。库勒沃的故事深深影响了西贝柳斯,他的第一部同《卡莱瓦拉》相关的音乐作品就以《库勒沃》为题。

(5)其他浪漫主题

包括爱诺的故事、制造黄金新娘等。在史诗中,万奈摩宁在与尤海卡宁的争斗中获胜,尤海卡宁许诺将自己的妹妹爱诺嫁给万奈摩宁,但爱诺不肯嫁给年老的万奈摩宁,最终投水自尽,变成了水中的一条怪鱼。如今爱诺这个名字在芬兰女孩中非常受欢迎,体现了人们对她的喜爱与同情。

(6)魔法主题

主要包括万物的起源以及咒语等。(7)抒情主题

主要包括婚姻歌曲和康特勒琴的起源等。

比尔森的主题分类主要根据诗歌的来源与内容,相对比较具体和分散,按照传统的史诗主题分类方法,针对三宝磨(Samopo)的制造、被夺与夺回而展开的征战是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此外,史诗还呈现了包括三位英雄主角与波赫尤拉的少女之间的爱情婚姻主题、库勒沃的复仇主题在内的其他主题。

5.史诗结构

《卡莱瓦拉》属于复合—并列史诗,此类史诗由几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和情节片段联结而成,围绕每个主题形成的故事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主题和主题、故事与故事之间不仅有并列关系,还有前后因果关系。1849年出版的《卡莱瓦拉》史诗由五十篇诗歌组成,目前研究者一般将这部史诗的内容由五十篇分为七个部分来叙述,七个部分的故事具有不同的主题,从故事情节上来说相对独立,但又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并列关系和因果关联。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十篇诗歌,叙述英雄万奈摩宁的诞生和他的经历。大气的女儿降落在海上,风和浪使她怀孕,成为大水的母亲,生下英雄万奈摩宁。万奈摩宁在荒凉的农村登岸,种植树木和大麦。同时他善于编写和演唱歌曲,引起尤海卡宁的嫉妒。在决斗中尤海卡宁失败,答应将其妹妹爱诺许配给万奈摩宁。但爱诺嫌万奈摩宁年老,逃走死于湖中。万奈摩宁回到家中,死去的母亲显灵,劝他向波赫尤拉的姑娘求婚。尤海卡宁趁他去求婚的途中用箭射死了他的马,使他落于海中。大鹰将他救起,背起他飞向波赫尤拉。波赫尤拉女王答应万奈摩宁如果为她制造出能磨出白面、食盐和金钱的三宝磨,便将女儿嫁给他。然而等铁匠伊尔玛利宁帮万奈摩宁制成三宝磨后,女王的女儿却不愿嫁给万奈摩宁,万奈摩宁只得悻悻返回家园。

第二部分:第十一至第十五篇诗歌,讲述勒明盖宁的故事。勒明盖宁去萨利岛上向库利基求婚,被拒绝后将其强抢回家,后因库利基违背“不准到村中游荡”的誓约而又把她抛弃。之后勒明盖宁又去波赫尤拉向女王娄希的女儿求婚。娄希趁机想让他先完成三件事,当第三件事行将完成时,勒明盖宁被一个瞎眼牧人杀害,其尸体被砍碎后扔进图翁内拉的黑水河中。勒明盖宁的母亲根据流血的梳子知道儿子被害,于是便到水边利用伊尔玛利宁打造的长耙捞出儿子的尸体,用咒语和膏药使他复活,母子双双回到家中。

第三部分:第十六至第二十篇诗歌,讲述万奈摩宁如何造船,为寻找咒语而历险。船造好后,他又去波赫尤拉,伊尔玛利宁听说后也赶去那里。波赫尤拉的姑娘在两个求婚者之间选择了伊尔玛利宁,万奈摩宁失望而归。

第四部分:第二十一至第二十四篇诗歌,描述伊尔玛利宁和波赫尤拉的姑娘举行婚礼的盛况。但娄希为女儿举行的婚宴,没有邀请勒明盖宁参加,引起他极大不满。

第五部分:第二十五至第三十篇诗,叙述勒明盖宁决意去波赫尤拉进行报复,杀死娄西,但以失败告终。

第六部分:第三十一至第三十五篇诗,开始了库勒沃的故事。库勒沃一家几乎全被他的叔叔温达摩杀害,他在艰险环境中长大后,又被他叔叔卖给伊尔玛利宁当仆人。有一次伊尔玛利宁的妻子在给库勒沃做的面包中故意掺进沙石,库勒沃气愤之下让野兽把放牧的家畜都吃掉了,后又把野兽引进主人家中将女主人咬死。库勒沃在逃出主人家的路上得知自己的父母还活着,在寻找父母的途中把一个姑娘奸污,后得知原来被奸污的姑娘正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妹妹了解真相后投河自尽,而库勒沃在悔恨之下,也拔剑自杀。

第七部分:第三十六至第五十篇诗,记述万奈摩宁、伊尔玛利宁和勒明盖宁一同前往北国波赫尤拉征战,夺回三宝磨,在与娄希的战斗中三宝磨被毁,但英雄们凯旋,在卡莱瓦拉建立起幸福的乐园。

《卡莱瓦拉》史诗的第五十篇诗歌和尾声部分讲述了处女玛丽雅达(Marjatta)的故事。她在吃下一枚浆果后怀孕,并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神秘失踪,后被玛丽雅达从沼泽里找到,并送去洗礼。洗礼的老者让万奈摩宁做检查和判决。万奈摩宁要求将这个婴儿处死,但这个只有半月大的婴儿大声责骂万奈摩宁,提到了他对爱诺犯下的罪行。老者为这个孩子进行了洗礼,尊称他为卡莱瓦拉国王,万奈摩宁羞愤难当,最后用歌唱招来一艘铜船,唱着别离之歌起航去往天涯海角。在途中,他将康特勒琴留给了可爱的芬兰人。这篇诗歌的内容既体现了伦洛特自身作为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与哲学观点,也证实了史诗形成受到了基督教传入后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