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能随便请人“自重”
为了做到准确且尽可能明确地使用概念,我们必须对所使用词语的含义具有清晰的理解。很多人认为词语用法属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或者属于语文或者文学方面的内容,经常会以“我语文不太好”作为托词而拒绝遵循这一逻辑要求。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日常生活离不开逻辑,语文不好、词不达意本身就是逻辑混乱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概念是以词语来表达,这就需要说话者首先要掌握词语的含义。一个人词语贫乏不要紧,只要表达准确便对彼此交流没有阻碍,但是用词混乱、表达模糊便很难做到互相理解。词语所具有的含义是公认的,不能以自己想当然的理解来使用词语。“用词不当”可能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
有两位异性朋友甲和乙,他们关系很好。甲给乙写信,嘘寒问暖后,在信的结尾处写道:
“就此停笔,很快进入春天,万物复苏,疾病流行,望君自重。”
乙收到信以后,尽管理解甲最后一句“望君自重”想表达的意思,但却有如鲠在喉之感,因为“自重”一词不能简单理解为“自己保重”这一含义。
类似的故事据说也发生在文学大师苏东坡身上。苏东坡被贬官来到岭南后,除了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还为当地的一位诗人改诗,结果闹出了笑话。当地诗人写道: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东坡先生想,“明月”怎么能“叫”呢?“黄犬”那么大,什么花的“心”能被它卧呢?于是,东坡先生将以上两句诗改为:
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东坡先生不知道的是,当地诗人所写诗中的“明月”不是指月亮,而是当地一种鸟的名字,而“黄犬”也不是黄狗,而是一种类似于瓢虫大小的昆虫的名字。东坡先生因为不理解这些词语在当地的用法而闹了笑话。
当然,东坡先生作为大文学家闹笑话是因为他初来岭南,不知道“明月”“黄犬”这些词语在当地的特殊含义,情有可原。但是下面某高等学府的校长在致欢迎辞时的说法就很难让人原谅了。
校长说:“七月流火,但是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表面看来,校长说的话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校长将“七月流火”与后面一句连起来说就有问题了。校长显然将“七月流火”的含义理解为“七月是非常炎热的月份”,这与“七月流火”的真正含义是不相符的,他因为不理解“七月流火”的确切含义而闹笑话了!
那么,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校长对传统词语的用法给予了合乎时代的创新?或者说校长对旧词语这种用法另含深意。这种解释在中国历史上相当多。例如,某一位大人物写错了字,不敢说是大人物错了,而把大人物写的错字解释为“通假字”或者说其另有深意。
据说当年康熙皇帝游玩避暑山庄,颇有好感,便让人准备笔墨为其题字,可是却把“避”字多写了一横,大臣看到,却不敢明说。康熙本人自然也没发现,匠人也不敢更改,于是这个错别字一直就挂在热河避暑山庄。但是史料对此记载所给予的解释是:康熙皇帝在写“避”的时候特意加了一笔,因为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皇上是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
皇上偶尔并且无意写错了字,上述“另有深意”的解释逻辑上也行得通,尽管最为合理的解释应当是皇上不小心写错了字。
为了避免“无意”地使用错误的概念,或者避免“用词不当”而造成的概念使用不准确,说话者对所使用的词语必须高度谨慎,对于不太有把握的词语一定不能望文生义,要细致地掌握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既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体现,也是基本的逻辑要求。同时,对于一些人“玩弄词语”的行为,人们也要具有辨识的能力。
一个概念具有准确而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这种内涵和外延是约定俗成、公认的。有意地抛弃这种公认的内涵,赋予概念特殊的含义,这就是“玩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玩弄词语”,一些人可以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历史上,“玩弄词语”最著名的例子是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
宋玉为了驳斥登徒子的指控,反诬登徒子是“好色之徒”。他在这段文章中将“好色之徒”解释为“喜欢异性的人”,这种解释抛弃了“好色之徒”公认内涵,属于典型的“玩弄词语”。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玩弄词语”一般是为了吸引眼球或者表现一种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或者创造一个新词语替代已有词语,或者创造性地对老词语赋予以往所没有的含义。这些“玩弄词语”者可能属于某一特殊群体,他们期望以此表现自己的个性,例如年轻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希望与众不同,尤其希望与他们的长辈有所区别,于是他们通过“玩弄词语”来体现这一点,这种“玩弄词语”可以理解为特殊人群希望获得群体个性的一种行为。
这种“玩弄词语”在社会生活中会造成一种理解上的断裂—年轻人与老年人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或者同一对象,但是使用的却是不同的词语,于是产生交流与沟通上的障碍。例如:
甲:张三是您的学生吧?他的事业发展很好。
乙:事业发展很好?他做了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业?
甲:事业发展很好就是工作状况很好,他现在是项目负责人。
乙:项目负责人?这是什么工作。
甲:就是在一个工程中,张三具体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工作他一个人当然完不成,需要找很多适合的人一起完成。对此,他需要负责招聘、分工、协调、管理、监督……
乙:是不是就是包工头?
甲:您说的怎么这么土……
另外一些人的目的在于对同一件事情或者相同的结果给予不同的评价,使被评价者获得不同的评价结果。例如下面笑话中老师对不同学生的评价这样的:
张老师的班级有一位学生,是某领导的儿子。这位学生每年成绩都是倒数第一,而且经常与人打架。但是为了不得罪领导,张老师对该生写了这种评语:“该生成绩稳定,动手能力强”。而对于另一位他不喜欢的学生,尽管这位学生的成绩每年都是第一名,张老师的评价是:“该生不具有谦虚精神,成绩多年以来没有进步。”
回到本篇开始,“自重”具有公认的含义和用法,一个人如果无意地劝别人“自重”,说明其自身在用词方面的“不自重”;而一个人若有意地劝别人“自重”,并且将其解释为“自我保重”的话,这种行为说明使用者自己真正的“不自重”了!
本篇小结
(1)为了做到准确和尽可能明确使用概念,必须真正理解所使用的词语,很多逻辑问题的产生源于词语使用不当,而词语使用不当的原因很可能是对所使用词语的含义没有真正理解。
(2)词语具有公认的含义和用法,必须以此基础来理解和使用词语。
(3)要避免无意使用错误的词语,对于不太理解的词语一定不能望文生义,要细致地掌握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既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体现,也是基本的逻辑要求。同时,对于一些人“玩弄词语”,在逻辑上也要具有辨识的能力。
(4)“玩弄词语”是有意地抛弃概念公认的内涵,赋予概念特殊的含义。“玩弄语词”者或者为了获得与众不同的群体特点,或者为了对同一行为给予不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