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智慧地理解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逻辑,让我们更智慧地认识世界

“逻辑”这个词取自于英文“logic”的音译。现在国家一些重要的考试,如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都要考查逻辑知识,这使逻辑学变得重要起来。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指责对方“你怎么不讲逻辑呢?”或者“你这是什么逻辑?!”于是,“逻辑”在中国一下子变成了常用词。但是,逻辑到底是什么呢?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简单地说清楚。作为一门学科,逻辑学更是让人望而生畏。人们总觉得逻辑学是一门“高大上”的深奥学问,其中暗藏玄机。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

那么,逻辑和逻辑学是什么呢?简单而言,逻辑就是人们彼此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的规则。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物种,所有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指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行为,这是与“个人行为”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例如,自己在家吃饭如果是个人行为,那么到餐馆用餐就是社会行为。都有相应的规则:走路、开车等交通行为有交通规则;交易、投资等商业行为有商业规则;同样,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沟通也有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逻辑,对逻辑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一套理论就是逻辑学。

一个人除了自言自语,一般来说,口头语言都是在与其他个体进行交流,交流的目的无外乎是个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写文章、写书等所使用的书面语言,也是与不特定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当然,一个人可以写仅给自己看的文章,与自己对话(如写日记,尽管很多人在写日记的时候事实上在想象着其他人看到自己日记时的反应),这时候也许可以不用过分强调逻辑,但这会产生一个麻烦,即过了一段时间后,写作者自己也读不懂当时到底写了什么。所以,从语言的目的—交流和沟通上说,任何口头和书面语言都必须遵循逻辑,否则便不能达到交流双方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理解的目的。当对话中的一方逻辑混乱时,另一方将不明所以,无法理解对方说话的目的或者意义。例如昨天在电梯中,我的一位同事和我有下面的对话:

我:如果今天的全院大会是本学期最后一次会议的话,学院领导应当都会参加。

同事:最近梅雨季节,全院大会也没有什么事情,能不开就应当不开。

我(没有理解对方具体含义,仅当作对方在抱怨会议太多):……

同事:不过领导们也够忙的,三天两头开会,既要去学校里参加校长召集的会,又要召集学院里老师们来开会。

我(理解对方在赞扬领导,大概是希望我不要误会他在说领导坏话):是啊,领导们既要忙教学、科研,还要有这么多行政工作,确实很辛苦的。

同事:领导辛苦?!切,你又不是领导,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很享受这种辛苦?

我(完全无法理解对方说话的目的,因此不能理解其言语的具体含义,但又不能完全没有回应,只好)……呵呵,是啊……

我相信读到这里的每一位读者可能都有类似的遭遇:与一个人说话,他的语言和思路是“缥缈”的,让人“目不暇接”。在与此人的对话过程中,我们无法把握他说话的目的和语言的具体含义,这不是因为他说话太快,即使将他说的话写出来,我们慢慢地读,也无法理解他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我们一方面茫然于其不着边际的思路,另一方面内心深处一般总会有以下暗暗评价:这家伙思维混乱,毫无逻辑!当然,如果你从来没有过上述遭遇,那么你更需要反思,因为很可能你就经常被人如此暗暗评价着。

既然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规则,那么逻辑有哪些规则呢?逻辑学教科书和逻辑专业理论书籍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说明了逻辑规则。在这些书中,逻辑规则被抽象地以“逻辑公式”或者“逻辑定理”表述出来,让所有非逻辑专业的人们望而生畏,即使读了,也不明白这些规则在日常生活人们的交流、沟通和理解中有什么用处。非逻辑专业的人们希望知道的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公式或规则,他们更希望知道的是这些逻辑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用处。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目的而写作,这既不是逻辑教科书,也不是逻辑专业理论。本书通过一个个实际生活场景和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抽象逻辑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逻辑学包括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两大门类,尽管在这两大门类以外有各种逻辑学分类,如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等,这些逻辑分类也只是传统和现代逻辑在一些具体学科领域的应用。本书介绍的逻辑规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规则,包括形式逻辑中所涉及的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等内容。但与传统形式逻辑不同之处在于,本书所涉及的一些内容是传统的形式逻辑所没有或者忽略的,如将命题的真假作为研究的重点,从中讨论说真话、说假话的含义;将命题分为事实、因果和规范三种层次,说明三种不同层次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各篇对逻辑规则讲解的目的不是在介绍、证明规则,而是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者历史上耳熟能详的故事的分析,说明逻辑规则是什么,怎么应用;同时也说明在彼此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如果违反逻辑规则,会带来哪些令人不舒服的后果。

本书不是严格的逻辑学教材,所以各篇是独立的,不存在严格的前后知识体系。尽管如此,全书的篇幅依然涵盖传统的形式逻辑两个主要部分:概念和命题。

在概念这部分内容中,逻辑规则要求我们使用准确和明确的概念,注意:“准确”和“明确”是存在区别的!有时候概念是“准确的”,但无法“明确”。这不仅涉及“准确”和“明确”的具体要求,还涉及集合和非集合概念的不同理解。读者可以在“从使用简单的概念开始讲逻辑”“大学教育是为了获得文凭还是提升能力?”“叶公好龙—‘喜欢’的逻辑分析”“不能随便请人‘自重’”等篇章中,读到细致的讨论并思考有趣的答案。

传统形式逻辑将命题的真假作为外在的条件:假设某一命题p为真或命题q为假,并不讨论“真”和“假”的逻辑含义。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简化”:在日常生活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判别一个人所说的话是真是假实在太重要了!因此,“真话”和“假话”是本书重点关心的两个核心概念。基于这两个概念的分析,本书将命题分为“事实”“因果”和“价值”三个不同层面的命题,并说明三种命题在真假上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这些都是传统形式逻辑所忽略的内容,读者可以在“为什么贵校的学费今年又涨价了?”“原因再多也不能改变事实”等篇章中理解这些传统形式逻辑中没有的内容。

命题这部分内容(又称“判断”)是传统逻辑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

关于事实命题,“真”和“假”是本书的兴趣所在,尽管命题的真假在传统形式逻辑中作为外部给定条件(即“假设为真”或者“假设为假”)一般不进行深入分析。在“徐福海外寻仙真的是欺骗秦始皇吗?”等篇章中,读者会发现,“真”“假”在逻辑上不像我们判别“1+1=2是真的”那样简单。“这是真话”和“人们知道这是真话”存在逻辑上的区别,所以,人们有时候会真诚地说假话,也会虚伪地说真话,由此,从逻辑上来说,苏格拉底的智慧苏格拉底的智慧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我知道我不知道”。人们自以为知道、相信生活中的各种“常识”,缺乏怀疑精神等都是缺乏这种智慧的表现。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是人独立思考的基本要求。当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时,他便能对自己深信的东西、对生活中的“常识”保持高度的怀疑,时时提醒自己,认识中总可能存在疏漏,这种独立思考能力在本书中被定义为“谦虚”。于是,“说真话”“说假话”“真诚”“虚伪”“谦虚”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概念,在本书中都是具有严格逻辑定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的逻辑定义既不脱离日常生活的常识,又比日常生活的常识严密。读者可以在“适当喝一些葡萄酒到底对健康好不好呢?”“为什么有时候人们会‘真诚地说假话’”等篇章中读到并理解以下逻辑结论:不是每一件事情人们都能辨明真假,很多时候,人们是以“普遍的共同感知”来辨析真相,由于“普遍的共同感知”并非客观现实,而且容易被他人操纵,所以说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命题的真假尽管是逻辑研究的重点,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真话、假话的认识和理解比逻辑研究更丰富而且有趣,读者会在“有时候‘说真话’比‘说假话’更具有欺骗性”“如何有效地判别一个人是否真诚”等篇章中感受到这一点。

关于因果命题,不同于传统形式逻辑重点研究探寻因果关系的方法,本书重点思考“因果关系”的“逻辑有效性”和“复杂性”,这部分内容涉及但不仅限于传统逻辑中的“论证”。现在社会,科学令人崇拜,但是“科学”到底是什么?它与一般意义的理论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在“不要陷在‘无限真理’中不可自拔”“理解宏观命题的价值比辨析真假等重要”等篇章中会得到具体说明。通过阅读这些篇章,读者会进一步理解,事实、因果和价值三种命题在逻辑上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事实”和“价值”在“因果有效性”上的影响。通过阅读“一叶能知秋吗?”“现实世界,不存在单纯的因果关系”等篇章,读者将能认识到,发掘因果关系在逻辑上的严格要求,从而能够理解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关于规范命题,尽管传统形式逻辑在规范命题上主要从形式上讨论“允许”“禁止”等不同命题的含义和关系,并不涉及这些规范命题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但后者却是本书另一个兴趣所在。读者在“靠右还是靠左行驶更好”等篇章中可以从逻辑上理解如何更好地遵循社会规范。

这一本书的基本宗旨是通过逻辑规则来分析现实生活与历史中的常见现象,它的目的不是在讲解或者证明逻辑规则或理论,而是通过逻辑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说明这些规则的要求。因此,本书不具有传统逻辑学严密的结构,在概念、事实、因果、规范的大致框架下,篇与篇之间的内容是独立的,讨论的主体也不仅仅局限在传统逻辑的既定范围中。

尽管书中每一篇都具有独立性,但这并不妨碍本书作为整体具有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体现在另一个层面上,即本书每一篇中都对生活或者历史事件中人们熟视无睹、耳熟能详的“常识”或者“真理”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都一以贯之地表达了以下逻辑基本要求:认识自己的无知,保持自己对所有“常识”和“真理”的怀疑!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的阅读中得到乐趣并且有所收益,从而能更智慧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