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泯春秋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拜师刘文正 修道鸿烈天

那人稍有察觉便传音道“吾莫有恶意,你两个小子不必惊慌。”两人闻言心中松,收起来神通。片刻烟雾散去,这才见得真容。面前那人是个老者长着一副三角眼、扫帚眉、鼻梁扁平、高颧骨、络腮胡、脸带横肉,不怒自威、精神矍铄。单看面相好生凶神恶煞。两人顿时又感心中一紧,暗暗运气,不敢妄动,但又准备伺机而动。那人又传音道“小子休要以貌取人,吾乃善良之辈。”曹白心想“相由心生,善良之辈怎能生的如此凶相。”不曾想被那人窥得了心声“你这小子好生无理,你倒是说说善良之辈该生个何种模样。”传音于两人道。

陈尘上前一步将曹白挡于身后开口道“小子姓陈名尘,此乃我之至交曹白。敢问前辈何人?此处何地?因何拿我等于此?前辈有言无恶意,那如何能放肯我等离去?”曹白附和道“正是此理!”这才打量起了那人。

那人穿了个天青缎马褂多有褶皱,胸前还带有油垢。手里拿了半臂长的烟锅子,足未附履脚粘泥。说道“吾乃刘不韦字文正,此处唤做‘鸿烈天’乃九重天之一。是吾取三个小洞天两个残福地大炼而成的好地界,合于山内。地万里、兽万计视吾为老天爷。今拿你二人前来是有大造化赠与你二人。”

两人闻此却未见得喜色,更为警觉问道“是何种造化?为何选中我二人?“

那人传音到“吾天资愚笨,修行近千年,如今颇有道行。心有预感不日将离此世界而去,但无衣钵传承之人。欲游历天下寻之,但恐时日不多。观你二人多日,虽天资稍欠、悟性有缺,但还算勤勉。勉强可入吾眼,你二人可愿拜吾为师?”顿了顿又说道“这师徒一事讲究个你情我愿,吾不强迫。尔等,可随心意、而定哎——”言罢闭目转身,摆了个自以为神仙气概十足的样子

“你说那人为何只是传音,而不说话?”曹白向陈尘传音问道。“想来是多有不便,或许是个哑巴。”陈尘回道。

“哑巴,能靠谱?”

“今我等为鱼肉,怕是没得选。”

“他不说由我们随心意定。”

“你信?我是不信。此人使神通拿我等,想来是道行不低。”

“可拜师一事,非寻常之事啊”

察觉两人支支吾吾半天不应,那人又说“吾曾游历世间,世人尊称吾一声‘刘子’。尔可曾听闻吾名。”

闻得此言陈尘忙带着曹白行天揖礼,高呼“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那人未做其他只留一语“你二人,先于此间天地转上一转。待明日行拜师礼后再言其他。”两人这才看向四周。此地乃山腰平缓处。前一有亭,上挂匾额刻神秀二字,亭设有一石桌。桌上置了一套羊脂玉盖碗茶具。再远点,有一竹庵,想来是那人歇息之处。两人不敢远去,恐误了时辰。便在这山上转上一转。

好一个山!碧峰峨峨耸入云,势开八方。霞光万丈屹立梢,岳雾连绵。见一瀑布。飞流直下千丈,喷壑而出百里。歘如飞电,隐若白虹。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有锦鲤逆水而上跃门化龙。观一山崖。丹崖如剑入云天,有彩凤时鸣。峭壁千仞凌霄汉,有麒麟独卧。怪石如兽,天禄辟邪。又有一涧。壑藤萝密生宝药,灵气盎然。更有虎豹猕猴仙鹤灵鹿,青松翠柏仙草奇花无数。山水交处有一镇山石,泛神光。其正刻‘镇三山,獄两江’,背刻‘百川交汇、灵气盎然,万劫无移、生灵长存’。

再说这刘不韦刘文正,倒也是个奇妙人。佃农出身,生的人高马大却喜好舞文弄墨,实无才气引人笑。先入儒家、后习法家又转名家墨家,商家也习、农家也看。又不善与人交际,被百家之士不喜。说其首鼠两端,东摇西摆。其不堪辱一怒便出世不再与人交际。沉默百年世人渐忘,百年后百家论道之时却横空出世。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成就自身之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一鸣惊人,引得无数效仿,称其为‘刘子’奉为祖师,称为杂家。不过刘不韦认下了刘子之名,却不认杂家之事。

第二日清晨刘子领着陈曹二人,于山脚开始登山。大日高悬,无风无云,林中莺止兽俯安静异常,可闻三人登山的脚步声。两人登山途中暗中传音。

曹白问陈尘道“你可有物件用作拜师礼。”

“事出突然,我除了这身衣服,就腰间那个烂斧头。”陈尘道。

“你好歹还有个斧子,我什么都没有。”曹白略显着急。

“你不是带着一本书嘛。”陈尘道,看着曹白猥琐一笑。

“那本书?不好吧。”曹白略有迟疑道

“事出突然,无奈!有什么不好的?再说走个形式嘛!”陈尘言罢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

登上山顶已见夕阳。山顶早有两只猕猴等待,一只一手一个拿两个盖帽茶杯托于胸前。另一只捧着茶壶举过头顶。站在太师椅的一侧,想来那椅也是这候的杰作。太师椅的另一侧独卧一只麒麟。刘子端坐于椅上,两人三拜之后敬茶毕。陈尘奉上一把斧子作为拜师礼,曹白奉上一本抹去名字的书,脸色多有奇怪。拜师礼成,龙翔彩凤鸣。说那刘子叫二人自己在竹庵旁建个屋子,自己回到竹庵。先将斧子挂在了墙上,然后翻开那书一看。第一页就是一个神仙打架图,那刘子老脸泛起红潮,一挥手关闭了房门,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次日讲学,开篇未说修行。讲了篇《情欲》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

反对儒道两家对于此取一味克制之法。大禹治水取疏,得其宗,固有所成。克制之法有违人之天性又以《贵生》《本生》《重己》三篇提出自己主张“适欲得情”。寻九尺壮汉拽牛尾,纵把牛尾拽断,牛不前行。五尺幼童拉牛鼻环,不用力牛便跟着走。此之为顺牛的天性。说克制一事有违人之天性,于万事皆不可取。当主动面对,对事,对己,对人。彻底改变自己对其的认知,方为解决问题之法。一味克制,有不敢面对之嫌,逃避之疑。说着说着,那刘子便说起了自己年幼时,不喜读书,喜欢到勾栏口看上一看,一看就是一天,自己只是觉得里面人潇洒。可把父母吓不轻。但又知道自己当勤勉读书,不该去看,这年头,能读书了不起大发了。迫使自己不去,反而心神不宁,难做事。后来壮起胆子,跑到里面看了两眼。发现也就那样,着实没什么。乡人却总是就此事嚼来嚼去,同伴疏远,父不堪辱便将我赶出来门……

“后来没再去过?”曹白再一旁小声插道。

“那倒没有,还是……你个混球不好好听学,敢侃与为师。讨打!”

世人传言说刘子性格孤僻,不是个好相处的主。给曹白二人讲学时,却常谈起自己的过往,事后两人追问却闭口不言。先讲百家学问再说百家道。又说: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所求明己利身不当有门户之见。又要二人切记,道统文章,要分主次。己为主,其余皆为次,莫叫其他牵了鼻子走。接下来说那修行之道。

说那欲入修行门,先打熬体魄,再冥想苦修配以呼吸吐纳之术,只求感受到气。寻常人若要至此,勤勤勉勉二十年方能入门。十年炼体,夏炼三伏冬炼三九,跌打损伤如吃饭喝水。其中之痛苦唯有炼过的人知道。再十年冥想苦修,感悟气。其中孤独寂寞,会让人不禁怀念三伏苦炼之痛。运气好了感受到体内生出来了一股气,如此才能入修行之门。若二十年不得,无机缘,终生不能修行。

这修行第一境称为筑基境,此境先养气,再运气打通十二正经。十二正经通后再打通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任脉主血,总领一身阴经。督脉主气,总督一身阳经。此两脉合十二正经,有“十四经”之说。单拎两脉又有两脉通则八脉,八脉通百脉通之说。十四经便可入那第二境。不过有些人自持天赋异禀,会选择打通冲脉。冲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为气血冲要有“十二经海”之称。更有甚者,八脉全打通才甘心入下一境。这“打通”不同于“通”,打通要先孕养使其壮大,然后以气时时冲刷留痕于其中,使得气运于脉上,脉会为主动为气助力。而“通”则是,于脉上运气不受阻塞。此境不留人,只要入了修行门,多加努力都能渡过。只是时间长短。

这第二境称为开府境。此境要不断将自身所养之气聚于神府丹田处,以开气府,引天地灵气入体炼化存于气府。气府初开一般五寸,九成之人将气府扩至十丈后,任千般努力,那气府一寸不长。须知要入下一境,非百丈气府而不能。故此境留人最多,所留的都是无道运机缘的散修。炼化灵宝,吞服丹药可借外物扩气府。

这第三境称为三光境。此境有说法。闭目精诚见真灵,真灵出涌泉。三光入百会,璇玑运三光。三光照百骸,如此能得道。日,月,星辰为三光。此三光乃日精月华天地能量之精髓。此境初,大炼精气神化灵,灵生于涌泉,后坐镇气府,以灵为引,气自运周天。引三光入体,三光先反哺筋骨,圆满时从外看去那人皮肤细腻白皙晶莹如玉。后引三光入气府,使气凝炼同时发生质变成海,有天资机缘者还会带有属性。寻常一人得一个属性,便已是天大的造化。等气府完全质变,真灵便在其中雕梁画栋。此时要开始大炼本命之物,使其融于气府,让气府脱胎换骨。或成雷池,或成山水皆看造化。变化完成便可入下一境。

此三境被称下三境,行走天下仍需时时小心。寻常人暗中谋划,细心算计,使得千方百计仍可要其性命。

这第四境称为结丹又唤做金丹境。此境界要将自身所学之一切法融会贯通,后提练气海融于真灵。后期真灵便会自己主动吸气,化茧成丹。丹成,无质无形,反哺周身,提高生命层次。如此境者能延寿六个甲子。

这第五境称为元婴又名道胎境,此境需将金丹引出气府。运至泥丸宫以魂养之,使其破碎。其真灵与天魂相融,化作元婴。此境修士,纵肉体尽毁,但元婴未灭,仍可从头来过。要入下一境需过十劫,过之可延寿至二十甲子。

修行一事是夺天地日月造化的行径,为天地所不容。修行至元婴,就需要面对十劫的风险。虽说每度一劫都有修为提高,生命升华的好处。可蝼蚁尚偷生,故而许多人便自己卡境于金丹,入了元婴也止步不敢前。稍不留神,百年道行毁于一旦。故此二境又称老二境。

这前五境实为修行,后五境实为问道。修力更修心!元婴也是也是,寻常修士努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这第六境称为玄同境,此境先过十劫,十劫过后,又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融入合同于万物万有存在之中,感知万物内在的核心根本。成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成则,止步于此苟活一世。

这第七境称为交通境,此境需悟天地运行之根本法则。所谓:“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对天地运行有自己的理解,才可入下一境。

此二境又称玄二境,此二境修士战力不详。弱者不敌元婴,强至极者可从用尽手段可从飞升境修士手里全身而退。

这第八境成为天人境,此境悟真我。最易入歧路,走火入魔。待行事“不离于宗”,方得大成。

这第九境称为飞升境,此境受三灾。受三灾而不亡者,脱离六道,不如轮回,逍遥于天地。

这第十境称为合道境,此境合道于天地,寿与天地齐。道不破,不死不灭。天下修士到此境者,寥寥。

说那师徒三人在鸿烈天里与世隔绝,开卷训读、修行悟道。闲时,围棋对弈、猜拳递盏。时游戏山水,时抚琴高歌。与麋鹿为友,猿猴为亲,虎豹戏耍。说是师徒兄弟,却诚然似户人家。山中无寒暑,甲子不知岁。转眼四百年便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