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视野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有170多年了,对此学界有不同的解读。从它的形态来看,有原生形态,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有次生形态,即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还有再生形态,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表现形式来看,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三种:一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二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还有早年的马克思与晚年的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讲坛的马克思与论坛的马克思、课本的马克思与文本的马克思等种种解读,还有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读懂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马克思与我们同行、马克思与我们同时代等多种提法。我们要研读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立足实践,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
近年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著述、论坛、课题很多,令人瞩目,但是学科划分不是很明确,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就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的整个态势来看,成绩不小,问题不少,面临诸多挑战。对于研究来说需要处理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政治与学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学科,具有学术性。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但其本质是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必须和当代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文本与课本的关系,既要原原本本读经典,走进马克思,又要编写好新的教材,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对于教学来说则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而专业课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由相关院系承担,如何衔接与对接,是一个课题。二是重复与交叉的问题。重复是指中学、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相关课程的重复,交叉是指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所属六个二级学科的交叉,这个问题比较突出。三是课堂的出勤率与抬头率。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虽然出勤率挺高,但抬头率低,相当多的学生在看专业书或手机。我们应当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和教学质量。
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来看,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首先,经典与当代。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译介(摘译、转述、介绍),对马克思主义原著即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研究得不够。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经过了日本人、苏联人的“二传”,由于视角的原因、理解的原因、翻译的原因,一些表述也许不甚准确,其中可能还有非马克思主义的附加,这使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有先天不足,使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具有某种简单性和机械化的倾向。这恐怕也是20世纪末中国哲学界发出“回到马克思”的呼声的一个缘由所在。因此要把文本的唯一性与解释的多样性、文本的历史性与解释的现代性结合起来。研读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立足实践,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
其次,政治与学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一些主要传播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等人,都不是职业哲学家,而是兼具革命家和哲学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角色,这恐怕与当代中国哲学具有政治化的问题有关,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应当予以注意的。
再次,理论与实践。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久,在研究还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应用问题就提上了日程,可以说传播与应用几乎是同步的,理论形态很快就转化为实践形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中国与苏联。日本渠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1927年以前,来自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担当了主角。此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这一主角地位逐渐为来自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所取代。从苏联传入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是以教科书的形态。这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特有的系统性和权威性而后来居上,在中国哲学界占“正统”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还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影响。真正的改革和突破应当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这个论述十分重要,也很有针对性。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研究范式,虽然大家都重视对话,但是实质性的沟通与进展还不大。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走向,张岱年先生曾提出“综合创新论”。21世纪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学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这个方向是对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具体操作和深入推进,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现在的课题、工程、论坛很多,论文、著作、奖项更是不计其数;但常见横向挪移,鲜见纵向提升,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增强学术含量,提升学术水准,克服低水平重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与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为人民立德立言。
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历史眼光,站在时代前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注重现实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
(一)现实维度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实现了从“跟上时代”到“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表明,西方的发展模式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刻分析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艰巨性,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真正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前所未有,我们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也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26”讲话中提出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在2018年“1·5”讲话中论述如履薄冰,居安思危,体现了党的坚定自信和清醒自觉。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切实防范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治理环境污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要防患于未然,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导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历史维度
首先,从中华文化5000年的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改革开放40多年是和中华文明5000年内在衔接的,中国道路是和中华文明相互贯通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传播开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其次,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模式到多国探索,从有中国特色到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勃勃生机,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再次,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工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创新局,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概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依靠奋斗,创造奇迹,实现梦想,赢得未来。
(三)时代维度
当今时代,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时代前沿,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应对时代挑战。
具有国际视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有一种开放的眼光,要有一个国际的视野。要重视国际交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在国际论坛更多地发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在国际的交流和对话中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阐释好“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力探索中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要注意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把经济硬实力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把中国道路的影响力转化为中国理论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话语体系问题,说到底是文化主体性和理论原创性的问题。不能自说自话,也不能走自己的路说别人的话。如何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这给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理论创造。
做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形态即中国道路成就斐然,我们应当继续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坚持问题导向,关注重大现实,贴近人民群众,推进理论创新,“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1],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与使命。
注释
[1]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人民日报,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