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当代寻根文学思潮论》这本书几经波折,终于要得以面世了。它的出版,是对我这些年来关于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研究的一个学术总结,当然是一个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我对寻根文学及其研究还会继续关注下去。
我对寻根文学的学术关注,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最初关注这个课题时,我对其认识并不深入,只是觉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寻根文学的地位很特殊很重要,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值得进行文学史梳理和分析。但在匆忙介入之后,由于准备并不充分,加上学术积累有限,我并未能很好地驾驭这个课题,研究视野比较狭小,研究深度也不够。所以,在做了一番粗浅的探讨、发表了几篇关于寻根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后,我便将这个课题搁下了,一放便是很多年。
这些年来,这个没有完成的学术课题一直纠缠着我,如同心头一块没有落地的石头。在这期间,我一直关注着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书写,对寻根文学研究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也保持着高度的学术关注。虽然寻根文学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成就也非常有限,但是,其所开创的文化寻根却在当代文学中生根立足,成为后来文学书写的一个常态,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力作。对寻根文学的学术研究也日新月异,研究理论和研究视角多样化,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这种持续的发展和变化,是这个曾经的研究课题得以长期存在的理由,也是其学术意义得以体现的前提和保障。寻根文学以文化发掘为宗旨,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吻合了近些年来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化部门有意识地在全社会倡导传统文化建设,相应地,中国当代文学中也掀起了传统文化书写的热潮,文化寻根又一次成为当今时代文学和文化关注的重心。在此背景下,以一种历时性的发展眼光,重评中国当代寻根文学思潮,并结合当下文学和文化发展实际,探讨当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书写,就成为一种学术研究的必要。这种文学的和学术的发展变化,使这个看似比较陈旧的学术研究课题,获得了新的时代意义。所以,近几年来,我把这个搁置多年的研究课题予以了重新发掘,尽可能地扩大研究视野,及时吸纳新的研究成果,用已有的研究积累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并获准立项。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就是这个课题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我多年来对寻根文学研究的学术结晶。
文学和文化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对寻根文学的研究其实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中文化书写的审美关注。总体来讲,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书写很不充分,相应地,当代文学文化批评也极为薄弱。正是因为有了20世纪50—70年代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才有了后来寻根文学运动出现的必然性。寻根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一次自我觉醒,但其运动大旗尚未充分展开时,中国当代文学就遭遇了西方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猛烈冲击,以致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整体面貌欧化,民族身份面目模糊,本土文化气息微弱。这种逼仄的文化处境,对于有着悠久历史文明和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中国来讲,显然不相匹配。这种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不对称及滞后状况,已经引起了相当一些有识之士的警惕和担忧。所以,通过对寻根文学思潮的研究,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书写,进而促进当下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建设,在当前的语境下,还具有即时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学术意义。
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讲,寻根文学不过是一个特定的文学思潮,放眼世界,文化寻根却是一个永远的普遍性的文学现象。所以,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及其审美研究,将会伴随着当代文学的发展,长期存在。这是寻根文学研究的历史延续,也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寻根文学研究。近些年来,从创作界到评论界,寻根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众多新的声音和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也出现多样化,共同推动了这个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本书在撰写过程中,积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运用新的研究理论,吸纳新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让旧题出新意,体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征。所以,在本人看来,中国当代寻根文学思潮研究这个课题貌似陈旧,但其实并不过时,而是常说常新,很有意义,还需要得到更多学者同人的学术关注。
这本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感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是你们的立项,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完成这个旷日持久的研究课题;是你们的资助,让这本姗姗来迟的小书,得以有机会面世。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刘静和郦益编辑同志,谢谢你们为这本书的出版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这本书的出版在让我如释重负的同时,也让我惶恐不安。一本书的出版犹如一个孩子即将独自走向社会,家长总难免会感到担忧,作者也是一样。限于能力和水平,该书中肯定还会存在很多缺憾与不足,恳请读者和方家批评与指正。谢谢你们。
熊修雨
2019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