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经济新形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开始取得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必需的存在条件,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转变,建立起了基本统一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也从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成为人民拥护的领导核心。有了这些来之不易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整合中国的各种资源和全民族的伟大力量,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以及党的建设,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不懈奋斗。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学习、研究、运用,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有了统一的国家政权、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广大人民建设新政权的重任,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干部在巩固新生政权、建设新中国的各项事业中表现出崭新的面貌,广大工农群众翻身做主人后革命建设热情高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革命和建设工作。同时,新生政权也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由于长期处于动荡的环境,社会四分五裂,社会风气和公共秩序遭到破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也遭受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大量失业的折磨,加之长期的科技和军事落后,给争取国家富强的目标造成了巨大障碍。国际上,美国拒绝并极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
在新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新生政权所面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及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面对这一新课题,一方面,实行高积累的发展战略来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以极大的热情推进工业化进程,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另一方面,为了寻求经济的更快发展,建立起了以强势政府为主导的经济模式,频繁地变革经济制度,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同时提出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这也意味着要大力发展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增强经济实力,同时要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在我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1958年起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逐渐摆脱苏联的经济模式,走中国自己的经济建设道路。就经济建设而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发展国防工业和尖端科技,改善基础设施、缩小地区差距。这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是很大的考验。面对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克服困难,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2]。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57年底到1978年底,按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总产值增长3.25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64倍,国民收入增长1.9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9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0.84倍[3]。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这30年里,“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4]。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出版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注释:
[1]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621。
[2]毛泽东选集:第4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1。
[3]1958年按照1957年不变价格,1978年则按1970年不变价格。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348-351。
[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2。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