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商店、强盗和牙仙子:“金融社会化”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闻名全球的意大利心理学家安娜·贝尔蒂(Anna Berti)和安娜·邦比(Anna Bombi)跟踪研究了一组3~8岁的孩子,以便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金钱观念是如何改变的。
她们发现,四五岁的孩子通常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对有偿工作没什么概念,以为所有人都能得到钱,通常认为是银行给的钱。[16]这一点也在一群五六岁的孩子身上得到了印证。2012年,新西兰“第四大最受欢迎的音乐喜剧乐队弦乐航班”为了给患病的儿童筹款,想在红鼻子节[17]演唱一首歌。为了寻找歌词灵感,他们问一所学校的孩子们:“钱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答道:“银行。”“银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从首相那儿。”“首相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女王那里。”“那女王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银行。”
考虑到现代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孩子们的回答也许是对的。钱可以说始于银行,又终于银行。除非你自己开始工作,否则你很难理解金钱所代表的财富必须在某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确,英国的经济不是基于制造业,而是基于金融行业。
在红鼻子节帮助弦乐航班乐队的孩子们,也就如何为患病儿童筹钱提出了一些不错的建议,就连想方设法为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筹钱的总理都可能想把这些想法记下来:孩子们建议把强盗都抓起来,没收他们的钱;还建议小孩子把掉了的牙齿都收集到一个大碗里,这样就能从牙仙子[18]那儿得到很多钱了。
无论如何,人们都能在网上看到那首孩子们帮忙作词的歌。[19]这首歌很有趣,你可能觉得这首歌就像很多经济学的教科书一样,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金融体系。
让我们再看看贝尔蒂和邦比的研究:她们发现5岁以上的孩子往往都会有一种奇妙的想法,他们觉得钱是从商店来的。他们看到店员给父母零钱,却忽略了父母先给了店员更多的钱。贝尔蒂和邦比总结道,孩子们到八九岁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父母的钱不是从银行或商店那里来的,而是工作所得。[20]
然而,有关儿童对金钱理解的最新研究似乎与贝尔蒂她们的重大研究相矛盾(也许是因为时代在进步)。这项研究由芬兰社会人类学家明娜·罗肯施泰因(Minna Ruckenstein)于2010年开始进行,研究包括和赫尔辛基托儿所的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21]罗肯施泰因承认,她和其他实验人员都常常对孩子们的谈话摸不着头脑,直到他们对孩子们的谈话记录进行研究后才明白。但那些谈话记录表明,学龄前儿童似乎非常清楚人们是先工作得到钱,然后再用钱换商店里的食物和其他东西的。的确,当几个孩子说先买东西才能得到钱,其他孩子马上予以了纠正。
总的来说,这些孩子都了解存钱罐、自动取款机和街边银行的用途。他们真正喜欢的事就是在房子周围搜索他们口中的“意外之财”,即便此时他们也知道钱不是凭空出现的,肯定是某个人的。罗肯施泰因研究中的儿童对存钱、只买自己负担得起的东西、不要把钱浪费在不需要的东西上等观念都了如指掌,当被问及这些问题时,他们感到很不耐烦。有一个孩子甚至拒绝回答有关存钱的问题,因为答案实在太明显了,他说:“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毫不奇怪,孩子们有关金钱的信息主要来自父母。罗肯施泰因发现,有些父母主动地教育孩子如何不乱花钱——换句话说,就是教他们锻炼自制力,而这种自制力,孩子们在“游戏经济”中很难获得。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罗肯施泰因研究中的孩子比贝尔蒂研究中的孩子更清楚钱的来源。要注意后者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进行的,当时很少有妇女外出工作,她们大多数在家照顾孩子。而如今,父母双方(尤其是在芬兰这样的国家)都有可能工作。孩子如果问:“妈妈,为什么你要出去工作?”妈妈的回答很可能是:“为了赚钱养家啊。”
孩子们大多数的知识都是从父母那里获取的,但究竟怎么获取呢?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观察:孩子想要的东西中,哪些父母会给买,哪些不给买,频率各是多少;反复看到父母选择某些品牌,或去不同的商店买便宜的东西;他们还观察着父母是如何掂量物品的价格和价值的。
获取金融知识、形成金钱观念的过程被称作金融社会化。积极讨论金钱事务的现象非常少见。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年后还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挣多少钱,家里有多少存款。一些治疗专家发现,夫妻之间宁愿讨论性生活,甚至是不忠行为,也不愿讨论他们的经济状况。[22]如果人们不和自己的伴侣讨论金钱问题,就更不可能和自己的孩子讨论金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