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调动生产积极性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田园综合体”概念,文件中明确: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很显然,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概念是农业和农村的一种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探索,也是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乡村发展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不难发现,“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
不难看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根本意义,是要调动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有信心参与并获得收益。而“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劳动”是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污染最小化;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将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城市居民身临其境体验农业、农村生活,满足其愉悦身心的需求等三大目标的一种途径。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民俗文化、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传统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多元素产业的价值效应。
其实,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就是把农业链条做深、做透,囊括科技、健康、旅游、养老、创意、休闲、文化、会展、培训、检测、加工、电商、贸易、物流、金融等非常广泛的融合空间。但是,田园综合体的推广发展,更需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莫盲目照搬或一窝蜂似的随意上马或跟进项目。假设一个乡镇有10个行政村,其所发展田园综合体的项目雷同或种类单一,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约束了该区域的综合发展力,同时也丧失了市场竞争力,而且还浪费了社会资源。窃以为,田园综合体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结合区域优势,要标新立异、取己所长,也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有专家称:要实现“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综合效益,应该选择聚居模式。但是,那种小区加楼房的聚居模式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宜居愿望,也不符合中国乡村自古以来的田园居住特色。现在,依托田园综合体,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园特色,又实现现代居住功能。
目前,国家提倡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赋予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功能。而田园综合体模式,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通过资源整合,各种扶贫政策和资金可以精准对接田园综合体这一“综合”平台,释放更多红利和效应,让农民有更大积极性参与农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而田园综合体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要素,正是农民朋友提高生产积极性的核心动力和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稳实基础。
(此文刊于2017年6月12日《三晋都市报·县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