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愿别惜别
这天练功之余众位师兄弟们又聚在一起,来到知老的茅舍。远远见到知老正在从一只信鸽的腿上取下锦囊,抽出布条,喜不自胜的读了起来。转身入屋,在白板上写了下来,原来这一次就收到了两首诗: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知老故意没有写出来诗人的名字,大家心里都痒痒起来。知老等着大家纷纷指点议论之后道:这两首诗,都是为送别而作,可意境却大不相同。你们谁来讲解第一首的诗意和诗志?猜猜诗人会是谁?
贺兰近来长进不少,举手发言道:师傅,我来试着讲解。
先从标题来看:安西,远在天边沙漠之处,侍御赴安西,想必是为朝廷之命而行。那么,送行地点可能就是长安。诗人写李侍御像飞蓬一般轻灵无比远赴边关,铁骢马本就飞快,加之金鞭一挥,更显威武雄壮。用“金”“铁”来修饰“鞭”“骢”,平添坚强的力度。友人远赴万里是为了求取功名,我不便挽留。万千心事就寄托在一杯酒之中了。燕支以北的边关与太白峰侧的京都,遥隔万里,临发之际,情不自禁的回望,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奇峰突起,“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转身挥鞭直指前路。离别的心情无需惆怅满怀,看取宝刀称雄!
诗言志。此诗之志在于:有志之士,就当暂舍儿女情怀,远赴千里,实现人生抱负。
知老点了点头。道:还有谁有别的见解?
齐飞举手示意道:师傅,我来试试我的不同见解。首句“行人对飞蓬”,我以为“行人”是指李侍御,而“飞蓬”是指自己,是客送客,表达自己在京都也是临时做客,不会长久就这样待下去的。“金鞭指铁骢”,是写两人共同具有的金戈铁马的气势。借酒之势放声高歌,喷涌而出的是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共同的雄心壮志。诗人写给友人,同时也是写给自己。
知老又点了点头,道:很好。每个人看到同一首诗,感悟是不一样的。诗人会是谁呢?
齐飞道:高适高达夫?
知老见大家一下就猜中了,满意的走到白板前,在《送李侍御赴安西》标题后面写下了诗人的名字:高适。
裴士英看到诗人是高适,向知老道:师傅,我有一种感觉,知道了作者是谁,突然之间,诗意和诗志突然清晰了许多。
知老道:说的是。看到了诗,理解了诗意,知道了作者。当你又是熟知作者的时候,诗志就会更加清晰起来。好,第二首诗,谁来讲解?
裴士英道:我来试着解读吧。我读过李太白的《劳劳亭歌》,边说边吟诵出来,《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知道劳劳亭在金陵。这首《劳劳亭》和《劳劳亭歌》类同,也是从劳劳亭因地起意,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借景抒情。首联两句破题点旨,短短几个字,将天下人间离别时依依不舍的伤心情怀全都聚集到劳劳亭;后两句则转换视角,别出心裁,把春风写得有知有情,既然别离时需要折柳相送,那就不使柳条青青,让人不再别离。春风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更进一步地烘托出离别的伤情。
这首诗语言明快自然,风格清新俊逸,移情于景,托物言情,造意新巧,落想奇特,迂回曲折,蕴藉深婉。
看这种情怀,难不成这又是太白所作吗?
知老微笑着点点头,在《劳劳亭》后面加上了诗人的名字李白。
一众少年班学员在终南山几近两年,就要到离开的时间了。南山五老也是心情颇为复杂,既盼望着弟子们早日到江湖上历练一番,却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众人们也感觉到知老知老给大家讲解离别的诗篇多了起来,心中也恋恋不舍,有些伤感。
知老道:大家即将分别,你们将独自历练。既然无法避开,那就直接面对。你们多多读一些送别之诗,看看能领悟到什么。
过了几日,知老召集大家,话题自然是送别之诗。
谁先讲一讲?
陶然第一个站了起来,道:我先讲几首王维王老夫子的送别诗。第一首要讲的是王维王老夫子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中说的是:渭城清晨的细雨湿润了扬尘,青青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我的感悟是:从题目上看,王老夫子送别的是自己的友人,将要远使安西。朝雨,点明了是喝了一夜的酒,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天从人愿,朝雨不大却特意为远行之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说明王老夫子是从长安一路送行至渭城,凸显了送友远行至诚之心,却到了不得不分手的地方。客舍青青柳色新,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即便送别,并没有丝毫的忧伤反而是更加坚定了信念。临别依依,要说的话还有很多,但千头万绪,说也是说不尽的。
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全在酒里了,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的诗意,首句藏行尘,次句藏折柳。先点别景,次写别情,气度从容,风味隽永。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成传世佳作。此诗之妙只是一个真,真则能动人。听说王老夫子偶于路旁,闻人唱到此诗,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仍不觉为之落泪。
众人深深沉浸其中,一时竟忘记了鼓掌。过了片刻,掌声才响起来。
陶然道:我再讲一个王维王老夫子的《观别者》,观看别人送别: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诗中说的是:青青杨柳的田间小路旁,正在送别远离的亲人。是一位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添了殷殷的新忧。情意恳切的嘱咐着兄弟,一个个拜托着乡邻。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以此感谢相托的亲属和友人。把泪一挥去追赶前面的同伴,内心凄凄的启动远行的车轮。车马人丛渐渐不能望见,只看到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的灰尘。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我的感悟是:自古至今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以“青青杨柳陌”起句就点题,已见伤别之意。青青河畔,杨柳陌上,依依别离。这句诗似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之风,又宛若“杨柳依依”之韵,离别之境,自然而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爱子”一游,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亲,不忍舍弃高堂于不顾。一“爱”字,一“老”字,各种情境,只有画中人懂得。心念老亲,然生计所迫,远游原是般般无奈,此行远去,尚不知明天深浅,自然又有新的忧愁升起。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然心中那个“孝”字,又该如何书写。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作辞,心底仍是万千不舍,一一惜别那熟悉的脸庞。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是两行滚烫的泪花。转眼间,已然望不见车马人群,唯留下滚滚的行尘,淹没了远去的身影,那远眺的双眸,目送着远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泪纵横。诗中所着力描写游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句句伤情,感情细腻深厚。
全诗的最后“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两句点明诗人实际上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而作诗,大有同是“沦落天涯”之感,内心的触动,亦随着飘扬的尘土,沾湿了衣襟。
诗歌重点渲染的是“别者”的两难抉择:一方面需要外谋生计来赡养家中的父母,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父母、兄弟、朋友、四邻,实际上是身处一种“不得不远行”的境遇。作者此时也在异乡不能回家,而不能回家的原因,也是非常无奈。
陶然接着讲到王维第三首送别诗《送沈子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说的是: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
我的感悟是: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不得不出发了。
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诗人想到:我无法继续送行,就让这江南江北的春色,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此首诗的特色。以景送人,又是诗人的新创。
陶然讲到王维的第四首送别诗,《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中说的是: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我的感悟是:这首诗是王老夫子写给自己的,像是自言自语。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归卧南山不是最好的抉择吗?何须反复的问自己而犹豫不决呢?王老夫子在世间经历一番历练之后,最终还是做出了归隐的决定。
众人听到陶然的讲解,又回味着诗歌之中的内容,何尝不是自言自语呢?原来很多的诗歌都是自我的写照,自我内心的抒发。对诗词又加多了一层理解。
陶然讲到王维王老夫子的第五首的送别诗,《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陶然道:此时王老夫子的心境已然超然洒脱,不再纠结于送别,没有任何的离别之苦了。
首句不写离亭饯别依依不舍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把这段时间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之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心中平静如水,诗人送罢友人又回到日常生活之中。诗人在把日常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送别后这段时间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应该是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化来。但《楚辞·招隐士》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是在与友人分手之时就约定久去复归。“归不归”,实际上是信心满满的点明友人必定会归来之意。
这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句意,但一点也不使人感到是用典,而觉得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自然流出的深情话语。这里用典不仅贴切,而且灵活,巧妙。《楚辞·招隐士》用的是直接感叹句,王维改用疑问语气,所传达的感情便微妙、丰富多了。
王老夫子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
陶然意犹未尽,最后又讲了一首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说的是:你要到长安去了,我有宝剑值得千金。把这个宝剑赠送给你,以表示我对你平生的一片心情。
我的感悟是:诗首句由题切入,“字字有关会”,“游人”照应“朱大”,“五陵”勾锁“秦”,“去”扣“入”,“送”乃诗人要表现的主要内容,于此虚存一笔,然虚中有实,涵盖全篇,以下均写送别时情景。
第二句从写人忽然转入写物,宝剑为送别时赠物,逗引出“送”,关连诗题,化虚为实,从含义上看,宝剑之贵重,不仅仅在其经济价值,更体现了二人交往关系的社会价值。因之,诗便紧紧围绕“宝剑”展开,从“宝剑”去深发人物的心理特征,去表现送者与彼送者之间的思想交流。
后二句便写赠剑时的情感活动。临别之时,解剑相赠,这把剑凝聚了诗人极为复杂的情绪,寄托了厚意、希望与勉励。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我有种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是,更深一个层次,宝剑相赠,是借助友人来实现自己的平生愿望。好个孟老夫子,自己归隐落个悠闲,却把平生出世的抱负寄于友人,连珍爱的宝剑也舍得赠人了。
众人也都是会心的一笑。
接着裴士英站了起来,开始讲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说的是:我乘舟顺流而下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到了楚国之地来游览。高山渐渐隐退平野慢慢舒展,江水缓缓流入广阔的莽原。水中映出的月亮宛如天山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故乡之水一直伴我来到万里远方为我送行。这是开元十二年,李白辞家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的楚国故地游览。
我的感悟是: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开阔的原野。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而江水的水流也随着地势的变化而渐渐宽阔起来,河道迂曲,流速减缓。夜晚,俯视平静江面中月亮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着海市蜃楼般的奇景。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面对那流自故乡来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故乡之水不远千里,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诗题中的“送别”不是来自朋友的送别,而是来自于故乡之水的送别。
此时的李白,兴致勃勃,心中充满了施展宏图的理想。心情是放松的。
再看这一首,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说的是: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北,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东。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我的感悟是:首联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这两句中“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怆的感人力量。飞蓬有不受人力之控的感觉,飞蓬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游子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徐缓落下,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再看王勃王子安的《秋江送别》: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说的是:返乡的船只和归家的车马来来往往排列成行,南北两岸思念的人儿还在遥遥地互相眺望。谁说这波涛汹涌的大江仅仅是一条水流呢,早已经觉得它就是远隔山川的两乡。
我的感悟是:咫水相隔,更容易相思想念。相望而不可及,别有一番离愁。
接着,裴士英道:而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却又是另一番感受: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说的是:沅水一路流通至武冈,为你送别也不觉得怎么感伤。青山连连你我可以既可以共沐风雨,又能共睹一轮明月,又何曾算是分开两地呢。
我的感悟是:首联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沅水”与“通波”“武冈”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险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
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下联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后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对比王子安的送别和王昌龄的送别,感觉无论是咫尺天涯还是天涯比邻,都包含着深情厚谊。只是觉得王昌龄的意境更高一个层次。
再看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说的是:夜晚的吴地冷雨洒满江天,天明时分送别好友后就只会留下我在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我的感悟是:此首诗是诗人平明送客,临别托意。“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诗人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和友人分别,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初心不改的意志,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贺兰出场了。贺兰自然更习惯读一些高适、岑参的诗篇。
贺兰道:且看高适的《送魏八》: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说的是:事先备好淇上美酒,到驿站前与友人淇水泛舟。舍不得友人离去,听到马的嘶鸣之声都有愁苦之意。两岸山岭乌云聚集,风雨大作,适逢中秋。一行若无知己,不要明珠暗投。
我的感受是:这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篇,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表达友人离去的无奈与诗人的殷切期望。在今后的道路上,一定要找到知己,千万不要明珠暗投。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有强烈的感染力。
再看高适的这一首《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说的是:千里黄云遮蔽天日,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我的感悟是: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开阔悲壮,为抒情蓄势。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直抒别情,是对朋友的劝慰。话说得响亮而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担心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既是慰藉友人,也是以此自慰。
再看一首岑参的《送杨子》: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说的是:在渭城边的酒家尽情饮酒,甘愿喝得大醉还不肯睡去。朵朵雪白的梨花在树上竞相开放,柳树枝叶茂密像是笼上了一层烟雾。不忍离别,还要为你添上一壶美酒。临别时赠给你一根马鞭,祝你一路顺风。看着你向颍上去,想必你到家时月亮会由新月变成圆月。
我的感悟是: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和场景。“斗酒”是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气氛,说明酒喝得很多,酒兴很浓。“垆头”当垆秦女,笑语如弦,使他们醉而不眠,兴致更佳。“醉不眠”,通过动作行为写送别者对被送者的真挚情感:虽酩酊大醉,而依然不忘是在送别,不会因沉醉而睡去,可见对友人关切之深。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睡眼朦胧之中,满树的梨花看上去成为了树树雪花,初生的柳叶上细细柔柔的白色茸毛变成了烟雾迷蒙。这是写幻化了的实景,并借景传达心中的情感,在洗炼的景物描写里,透露出绵绵的眷恋之情。
颈联“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具体写分别的情景。送人,不管友情多深,不管多么不舍,总得有分别的一刹那,所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不得不离开之时,要离去的人倾壶而饮,送行的人交马鞭于友人,都是无奈而又故作豪放的姿态,是男子汉式的洒脱。醉态中的诗人和友人,除了分别痛苦的搅扰,似乎已忘记身外的任何事情,但他们没有温情脉脉,没有细语绵绵,只有放肆的痛饮和交马鞭的动作。此处切情切景,自然凑泊,不露痕迹。但一种侠士风怀,与惺惺相惜之意,却从“赠马鞭”的细节里,得到了动人的表现。
尾联“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写送别友人的深情,是设想之语。诗人设想看着友人到达目的地“颖上”,计算友人到“颖上”的时间当在月圆之夜,可见这颗心已经跟随友人而去。写跟随之远、跟随之久,虽是设想之词,却抒发了对友人无限深情的牵挂。这种抒情,富有浪漫情调,曼妙而深情,真挚而飘逸。结尾余情袅袅,又绝无感伤之意。
再看岑参的《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说的是:五月的火焰山行人稀少,看着您骑马迅疾如飞鸟。都护军营在太白星西边,一声号角就把胡天惊晓。
我的感悟是:首句便开门见山,点明了其朋友刘判官赴军远行的季节和所去之地。次句则是说虽然火焰山道路艰难,但我要看你刘判官骑马迅疾如飞鸟。由此可见,本是“鸟飞千里不敢来”的火焰山,而刘判官却驱马疾如飞鸟。足见他一往无前的气概。
接下来的一句“都护行营太白西”,点明了刘判官此行的目的地,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临时军营远在太白星的西边。这句诗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艺术表达,岑参这里如此下笔,主要便是为了配合军队庄严雄壮的感觉。
最后一句“角声一动胡天晓”是岑参遥想军营早晨的情景。按正常说,应是拂晓到来军营便会吹响号角。但在岑参的想象下,却是一声号角将胡天惊晓。这样一表达,它的意思便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能够感受到唐军将士震撼天地的凌云壮志,仿佛已经是胜利在握。
齐飞讲解的却是隋朝佚名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说的是:杨柳青青,枝条垂落至地面。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飞舞。送别时节杨柳折尽杨花也飞尽了,远行的人儿什么时候归来呢?
我的感悟是:送别赠柳,寓意有三:一是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枝易成活,好友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三是柳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春天一派生机,人们忙碌着远行。眼见秋天已到,你是不是该回来了呢?
第二首送别诗,是说武皇时期有一个七岁的女童,家住南海县,从小善于作诗,聪慧绝伦,芳名远播,有才女之称。武则天特意宣诏到长安觐见,等她千里迢迢到达长安之后,陪她一同进京的兄长就要与她分别了。
临别之际,武皇令其赋诗一首,《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磋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说的是:离别路上云雾蒙蒙,离亭外边枝叶稀稀。感叹人不像那归雁,一起作伴同行同归。名为送兄,实际上表达的是和兄长一同归家的愿望。
云初起,既表达了别路之上云雾缭绕,又表达了内心愁云初起。叶正稀表明经离别之人攀折而稀,也表达的是秋天的季节。正应了下一句大雁南飞。
和上面是一样的,正写反写,表达的离别之情是一样的。
杨羽出场了。讲的是:王之涣的《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说的是:长安东门的护城河,两岸杨柳青青飘动。我想攀折柳枝却发现很难找到,应该是离人太多了。
我的感悟是: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而行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一首王之涣的《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古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说的是:蓟地的庭院一片萧瑟,故友旧交越来越少。到哪去登高远望,送友人离去呢?重阳节本应是登高游赏,畅谈酣饮之佳节,而偏偏在此时却要与友人别离,诗人自然倍感凄凉。
我的感悟是:开头诗人直说萧瑟,这既是环境的描写,又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心境。故人逐渐稀少,这本是让人可悲之事,可是不多的知己又要离去,如今又将送他归去,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想登高相送,萧瑟之地,却无登高之处。“何处登高”设问,写出了极荒之地无处登高的凄凉,可谓悲上加悲。
后两句由眼前的感慨推向未来的遐想:今日你我暂且共同饮酒赏菊,明日却像断梗的蓬草,在空中飘零,不知要飞往何处。“断蓬飞”形象地写出了两人别后各自辗转漂泊,无依无定的情景,包含“同在异乡为异客”的深沉情思,把离别之情推进一步。
这首诗透漏出浓重的萧瑟和凄凉,全诗格调苍凉,在问句强调,今明情景的对比,和断蓬比喻中把离情之苦写得一波三折。
知老道:我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送与大家共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