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终南山上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南山指的就是长安城南连绵起伏的终南山。终南山是天然的隐居圣地,老子道家学说的繁盛,汇聚了大量的有识之士在这里传经授道。
说起老子的道家学说,还有一段故事。当年函谷关关令尹喜,善观天象,清晨东望,层峦叠嶂之间,云蒸霞蔚,一团紫气徐徐移来,越聚越浓。尹喜暗惊,紫气东来,必是圣人将至。果然不久即见老子驾青牛至函谷关,忙迎入官舍,以师事之。斋戒问道,感悟颇深,遂拜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写出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尹喜苦心解读,加以注释,流向社会之后,一时风生水起传至四面八方,尹喜也被尊称为尹子。
老子所注的《道德经》有别于伏羲氏推演八卦用“符号”记录自然的起源与变化的规律,而是用“文字”解释自然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学说在终南山的兴盛,引得众人纷纷前来终南山,有拜师学艺的,有修身隐居的,于是终南山便拥有了众多的故事。
初秋时节的终南山遍山浓郁,晨雾弥漫着森林,几缕阳光透过,一片五彩斑斓。裴士英腰挎宝剑,英姿飒爽,牵着枣红马缓步走出峪口,勒住马缰,回头仰望,不禁哑然。自己本来追随着师兄李白的踪迹搜集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到了终南山,却被白须飘然宛如仙人般的南山五老生生收做了弟子,说是遇到了难得的资质,况且家学渊源。转眼两年过去了,才肯放他下山。整整两年啊,十四岁的少年变成了十六岁的少年。少年还是少年,功力已大非从前。
裴士英下得山来,翻身上马,纵马驰行了一阵,又情不自禁勒转马头,再次回望终南山,层峦叠嶂,白云流转,宛若仙境。不由自主王维的《终南山》诗篇所云“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涌上心头。诗篇的意境是:下山时穿过的层层白雾,此时回望,合成了飘动着的白云;遥望到山下的青霭,走入其中反而踪影皆无。境内境外,看到的情景竟会不同,诗人精心体会到的意境,裴士英此时也同感同受。
裴士英突发奇想,如果从山脚上到山顶呢?那诗就可改为“白云入看雾,青霭回望出”。是了,就是这样。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着上山的情景,洋洋得意之处,突觉不妥。上山前没有感觉到山脚下的青霭,到了山顶,便绝没有回望的念头,也就不会“青霭回望出”了,那么,这一句显然是臆造。不亲历现境就认为改出了一首妙诗,实在是蠢笨至极,唉。自嘲的摇了摇头。睁开眼睛,远远望去,眼前依然是充满仙境的终南山。
就在这白云飘飘的仙境之中,裴士英度过了两年和一众少年班的师兄弟们跟随南山五老练功的日子。多少个白天夜晚,或站在山顶,双掌用意念将天地之气贯入丹田之中;或盘膝打坐,虚心静意;或呼吸吐纳,培蓄元气;或贴着悬崖上下攀爬,轻身轻体;或追逐猎物,忽停忽转。一行一动全凭心意驱使,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行到,行到果到。裴士英本来就有家传的深厚功底,练将起来,得心应手,全身松沉瞬间爆发的内力功夫让师兄弟们啧啧称赞。瘦小精干的陶然陶仲康师兄轻功了得,林中穿越,忽隐忽现。体态雄伟的贺兰贺尓豪师兄,高举大鼎,上山下山如履平地一般。凭借各自的素质,师兄弟们便各有所长,期望文成武就,将来各有所用。
南山五老,愚老、慧老、智老、知老、行老,当初在终南山精心选择了一片平地,盖了一排排的茅舍。这片平地枝繁叶茂,入口是一条浅浅的淙淙清溪,是以非常的隐秘。繁茂的森林掩盖之下,即便在各处的山顶也难知此处别有洞天。自然是难得的隐居修行之处。
南山五老的声望在于识别每个人的潜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教练。
南山五老常常启发弟子:《道德经》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悟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个勤字很重要。如痴如魔才是勤字的要害之处。
陶然问道:如痴如魔?
智老道:是的。如痴如魔。努力了也就只会成为一个普通人,只有如痴如魔,深深沉浸其中,才会超脱常人而有所感悟。
南山五老经常教导弟子: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讲得出来的,但是一旦讲得出来的道却已经不再是自然之道。因为讲得出来的道已经具象化了,道在此时已然成为了理,就只能适合于某个特定瞬间,就有了一定的局限,就已经脱离了自然规律。无法讲得出来的道,就像水流,不改初衷勇往直前,遇形变形,自然适应,最柔弱却最坚定,反而更能汇入大河大川,形成奔腾的洪流。那么,不改初衷就是道。
骤雨初过,智老带领少年班弟子们来到小溪。让大家观察溪流的变化。
平时的淙淙细流,现在变得湍急起来。每个人站在小溪的一段处各自观察,感受小溪。智老在一旁欣赏着大家专注的神情。观察了许久,智老便召集大家一起谈谈观察到了什么道理。
智老问大家:道理道理,道与理也。溪流的道是什么?
大家齐声答道:水往低处流。
智老道:简单吗?
大家齐声答道:简单。
智老道:很好。那么,理又是什么?
裴士英观察的这一段,正好溪流前面有一个大石阻路,那么溪水是往高处流的。慢慢的漫过了大石,才又继续前进。便说道:水可以往高处流。
陶然观察到溪流从一股分为三股,最终又合为一股。便说道:水随地势而走,时分时合。路径不同,但最终还是能够汇集在一起。
贺兰观察到激进的溪流遇到阻碍会溅起浪花,浪花脱离了水流,向后溅射。便说道:水可以向后但终归向前。
智老道:水往低处流,细流归于大川,这是道。而水流百转,这是理。理是局部的合理,而道是全局的总的趋势总的法则。合在一起,就成为了道理。就像奔腾的洪流总是夹杂着飞溅的浪花一样。洪流是道,浪花则是局部的理。不过却正是因为有了浪花,才有了千奇百态的多趣人生。
智老继续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水往低处流,总有尽头。因此,这还不是完整的道。自然界中,风云雷电,又将水从低处送往高处,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才是真正的大道理。正所谓道法自然也。
智老望着众人仍然充满似懂非懂的眼光,却又非一时能够彻底解释清楚。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群少年人或许经历丰富了才会体会到。只要勤奋悟道,将来总会有感悟的一天。
智老转移了话题,继续启发大家:《道德经》有云:难,易之相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易,是指要寻找容易成事的时期,从事物的本质着手,才能做到大道至简。只有遵循了道,才能顺其自然,才能做易事,才更容易成功。道德道德,自然法则是道,遵守自然法则就是德。懂得了道,才能有好的德行。这些都要靠自己思索、体会、抽象和感悟,感悟出来的才能成为自身拥有的,这叫悟道。
练功也好,做事也罢,都是同理同源。学习,学习,学与习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模仿,照着别人的样子去做。习是习练,自己要千万次的重复习练才能真正领悟其中内在的道理,感受到真正的乐趣。
无论选择哪一行哪一艺,专心专注,深深的沉浸其中,最终都能悟道。
智老道:轮扁斫轮的故事,大家听到过吗?
众弟子们摇头道:没有。
智老道:《庄子·天道》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工具走上前来,问齐桓公: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啊?桓公答道: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这些圣人还在吗?桓公道:已经故去了。轮扁道:既然这样,那么您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而已。桓公怒道:我读书,你做轮子的匠人怎能妄加非议?你能说出来道理则可,否则决不轻饶!轮扁道:我从我做的事情之中感悟出来一个道理。砍削木材制作车轮,榫卯做的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的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可以根据心中摸索的规律做的不紧不松,这种火候可又说不出来。我不能明白的教给我的儿子,他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这些感悟出来的规律。所以,我七十岁了,还只能自己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不能言传的道理都已经随身而去,那么你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这个故事正应了一句俗话:熟能生巧。巧就是感悟得出来却无法形容的道。
南山五老除了教授功夫之外,还教授了众弟子们成功立业的大道理。一众师兄弟们人人胸怀天下,壮志冲天。
贺兰记得岑参的一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立志从军,便向孔武有力的行老学习大刀。仪刀、障刀、横刀、陌刀,样样专心,样样精通。行老坚持一个原则: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不堪一击。
陶然尽管在志向上还有所犹豫,器械就选择了知老教授的软鞭,说是软鞭柔韧有度、伸缩自如。
裴士英是当然的士族,没有出仕的压力,重点在于学习治国安邦的大道理,武功便跟随智老习练内力,手指弹射,意力合一,瞄上一眼就能百发百中。裴士英经常和智老一起下棋,两人在墙壁上画上棋盘,用手指弹射黑白棋子嵌入墙体对弈。最难得的是吃子,要用棋子将原先的棋子击碎掉落,才是提子。智老多好智谋,智老的名言是,不能力敌,便需智取。
裴士英总觉得智老和行老说的都有道理,可是互相又好像存在着矛盾。便请教智老。
智老道:问得好。人世间的道理并不是非白即黑。准确的说非白即黑只能是在转瞬即逝的某个瞬间,过了这个瞬间,黑白又有了新的转化。道理也是如此,伴随时间的延伸,合理的道理会稍纵即逝。这就是孙子兵法中讲到的,时时计算。
力量与技巧也是相互共融的,共通之处在于时机的把握。无论何事都是一个“度”字来衡量,也就是适时的分寸。过与不及,都会失度。大力一刀挥下去,正是因为力大无比,中途就难以变招,缺乏了灵活性。而技巧是很灵活,变招迅速,力度却又显不足。力是素质,巧是运用。力等者巧胜,巧等者力胜。这样的解释明白了吗?
裴士英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终南山练功之余,裴士英仍不忘初意。体会着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里面描述的情景。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诗中说的是:白天上到山顶,山上一片碧色。暮色降临,山上的明月跟随着我下山。回望来时的路啊,暮色青山一片苍茫飘渺。斛斯山人热情好客,拉着我走到田园家舍。孩子们听到了山人的呼唤声,抢着把荆门打开。走进竹林,穿过幽径,漫漫青萝拂动着我的行衣。欢言笑语中身心放松,痛快洒脱的喝着美酒。放声长歌,声透松林。一曲唱罢,抬头仰望,跟随着的月亮已上中天,银河的星光稀微,不觉已是深夜时分。我醉在这里主人才更加畅怀,大家都开心的忘记了世俗心机之事。
裴士英在终南山呆了这许久,倒也认识了许多好客的山人。几次夜晚拉着陶、贺两位师兄下山模仿李白的样子,伴着月色来到山人家中。听到有人扣门,总是小孩子们抢着跑出来开门。裴士英闲暇之余,经常教这几个小孩子练剑。裴哥哥好!陶哥哥好!贺哥哥好!牵着几个人的手,一蹦一跳的带路走过弯弯曲曲的小径,进到院内。主人温上美酒,大家边喝边唱,直到深夜才归。
裴士英因为追踪李白的诗境的缘故,对于诗词了解甚多,陶、贺两位师兄也是受了裴士英的熏陶渐渐迷上了诗词,“不学诗,无以言”,觉得体验诗词的意境有着莫大的乐趣,因而也生出了共同的言语。三个人每每谈到对于李白的这首诗中意境的体会,“陶然共忘机”一定是诗人点睛的一句。裴士英笑对陶然陶仲康道:陶兄,你名叫陶然,你就说说“陶然共忘机”的体会吧。陶然明白这是打趣的话,道:陶然,陶然也。忘机,忘机也!我名为陶然,从今天起,我就把字改为“忘机”。我,姓陶,名然,字忘机。我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矣!
说笑归说笑,三个人对于“陶然共忘机”的感受,都觉得自己年岁尚青,只能模仿着李白外在的样子,尽管按照诗意体会了多次,但内心的感受却一定是差了许多。毕竟世俗心机之事,经历的太少。这世俗心机之事,都是些什么啊?
几个人相约向知老请教世俗心机。
走近知老所居的茅舍,便听到鸽子的咕咕的叫声。几只鸽子飞出茅舍,冲向天空而去,渐飞渐远,转眼间已然不见了。大家都知道这些鸽子,大多是充当信使的。长安城离的比较近,飞往长安的这些信鸽都是每天一个来回。一早飞走就会飞到长安的睿风文林馆,晚上归巢就会飞回终南山。知老最会培养信鸽,信鸽还小的时候,就是蒙住鸽子的眼睛将其带到长安,使其白天成长在长安,晚上再将其蒙住眼睛带回终南山,这些鸽子就会习惯于晚上归巢于终南山。时间久了,自然就成为了习性。作为信鸽,最是好用。当然,也有一部分信鸽是白天在终南山,晚上归巢于长安。众人离家已久,也是多亏这些信鸽传送书信,以慰相思担忧之情。知老把这些信鸽作为收集诗歌的信使,哪里又有好的诗篇了,经过众弟子们一站站的传递,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终南山。知老也悠悠然乐此不彼,自言人生一大快事也。
问到世俗心机,知老知道这话题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释的了的,便煮上了一壶枣茶,五老的孙女们慧如、兰馨最是勤快,见状连忙洗杯,按照长幼顺序分别放在每个人的座位面前。南山五老的孙子孙女们倒是常常来到终南山小住,既是陪伴祖父母们,也是学习的机会。清修之地多了许多生活乐趣。
知老一边招呼大家喝茶,一边耐心的解释道:有世俗才会有心机。这世界本来有两个:世俗世界和自然世界。世俗世界,入世也,和人打交道,有成败得失,有功名利禄,有种种的紧张和焦虑。自然世界,出世也,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接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关键在于“接受”二字。当今“士农工商”社会,当属士的声望最高,都想做“有志之士”,进士进士,就是普通的布衣要进入士族,才能有施展高才的机会,这世俗心机以“士”最为必要。
贺兰问道:师傅,世俗心机的诗都有哪些呢?
知老道:远处说吧,建安时期曹植曹子建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贺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这首诗。
知老继续道:现今揭示世俗心机的诗篇,当属杜甫杜子美了。杜子美既有忠君报国之愿,又有心忧天下苍生的责任感。为师最近就收集到了杜甫的新作《贫交行》,正好给你们讲一讲: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说的是: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的瞬间,就变化多端。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又像雨的纷散,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知老接着道:成就一番事业,最基本的是要保持本质,坚守本质,沉住心气,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道。借助运气的投机取巧,只能是昙花一现,终究大事无成。不过,世俗中这些翻云覆雨的手段即便自己不屑使用,也应该了解,能识别出来才最好。众多的诗篇文章,留下了许多的文学财富,我们应该学习汲取才是。
关于本心,前任宰相张九龄有诗《感遇十二首·其一》云: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说的是:兰花到了春天翠叶纷纷,桂花在秋天里皎洁清新。世间花草勃勃的生机,自然成就了美好的季节。不会在意山林隐逸的高人随风闻到了芬芳而深怀喜悦的前来欣赏。草木散发香气源自本性,怎么会是期望观赏者攀折而扬名呢!
裴士英、陶然、贺兰、杨羽、齐飞平时喜欢读诗的几个人,听到知老列举的几首诗,感觉到更加开窍了一般。是啊,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坚守本心,不以无人而不芳。不禁心中暗暗发誓:我要做这样的曲中之人。
知老话题一转:世俗和自然相对。要想知悉世俗,必然要知悉自然。你们知道哪首诗是描写自然世界的?
陶然吟诵了一首孟浩然的诗《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大家都点了点头,表示熟悉。
知老说道:这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孟浩然是孟子的后人,浩然,取自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浩然。浩然者,浩然之气也。
知老道:诗言志。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要感悟。读诗不能只读表面字意,表象的意思要深入理解,要把诗人想要表达的“志”读出来,才能引起内心的共鸣。短短的一首诗,可以读成一篇寓意深远的文章。
天终于晴了,鸟儿欢快的叫声让人感到春天是多么的美好。可是。。。注意我说的这个可是,不知道夜里的风雨,又吹落了多少花朵,诗人由喜春最后落笔于惜春。既表达了沉浸于眼前的美好时光,又暗含了对过去的惋惜之情,内心有多少话儿要讲。诗到自然,无迹可寻。用词简单,其意深远,语淡而味不薄。这才是好诗!
知老在墙壁白板上写下一首诗,道:这是孟夫子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中说的是: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村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再观赏菊花。
知老进一步解释道:首先孟夫子为什么去田家呢?孟夫子是得到了老朋友的盛情相邀才去的田家。田家在什么地方呢?绿树村边合,是指村庄掩藏在绿树之中。青山郭外斜,是指村边有连绵起伏的大山。诗中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被绿树和青山隔绝的自然清静之地。都聊些什么呢?句句离不开农事。村民们对世外之事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事情。最后话题一转,待到重阳节我还要来喝菊花酒。这可是孟夫子自己提出来的了,说明孟夫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村庄与外世隔绝,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表达了孟夫子身处世俗却对与世隔绝环境的向往之情。
知老继续道:本诗的“志”是什么?说来听听?
众人苦心思索,却都是一脸茫然。
知老道:本诗的“志”在于,是继续城里的追名逐利?还是归隐田园?存在着的矛盾心理。那就取中庸之道:在世俗世界保持自然的淳朴,用淳朴之心在世俗世界里生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即便在世俗世界里,仍不忘初心,仍不忘拥抱大自然。
只听有人道:当今世上如此心态之人,何其多矣!都是《过故人庄》曲中之人也。
众人回头望去,见是大师兄殷睿殷孟轩,纷纷起立让座。殷睿出师之后,在长安开立“睿风文林馆”,专心教授诗词文章,因离终南山较近,时常回山拜访师尊。自己人到来,自然无需通报。
殷睿走进前来向知老拱手致意之后,坐下道:您老休息片刻,我来接着讲孟老夫子的故事。
孟老夫子出仕也是有机会的,只是自己在出世、入世之间飘忽不定、犹豫不决。孟老夫子二十岁即归隐,临近四十岁又想要出仕,便来到了长安。王维有心将孟老夫子推荐给皇上。这天,邀请孟浩然来到内署聊天,鉴赏诗歌。内署也不是什么机密重地,大门的守卫早知道孟浩然的大名,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的不是甚严。王维拿出自己新写的诗,让孟浩然鉴赏。就在这时,外面有人大声招呼:“圣上驾到!”孟浩然慌张极了,毕竟他只是布衣百姓,若是被圣上发现,不仅自己会获罪,还会连累了王维。孟浩然连忙躲了起来。
圣上进屋看到了孟浩然的衣角,王维顺着圣上的目光也看到了。于是,王维一五一十的将自己与孟浩然交好,经常请他来一起鉴赏诗歌之事禀告了圣上。孟浩然急忙出来相见。
圣上道:孟夫子才华横溢,朕早有耳闻。朕尤其欣赏你那个名动京城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前几日孟夫子不是还在秘书省文人学士的赏月赋诗会上以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让众多文人学士们就此搁笔嘛,朕也早已得到传报。
孟浩然脑海中浮现出前几日在秘书省和众人趁秋月新霁之际联诗作对的情景。每个人都争相联对,可是待自己写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之时,众人就此搁笔。那日夜晚,天空的云朵渐渐暗淡了星海,稀疏的秋雨点点滴落着梧桐。心中浩然之气油然而生。
圣上接着问孟浩然:孟夫子,最近有什么新作啊,吟来听听!
这对孟浩然来说简直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然而,孟浩然不知是第一次见圣驾太紧张,还是某种积压的情绪突然爆发,他居然吟了一首刚刚写就的《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圣上听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时,表情凝固了,心道:这人顽固。孟浩然开始放飞自己,高傲到底:“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圣上不耐烦的等他念完,很是扫兴,说,孟夫子啊,你说不才明主弃,你没来求仕,怎么还怪在我头上?你怎么不吟诵那首气势宏伟的“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说完拂袖而去。
这“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是孟浩然在宰相张九龄视察襄阳时所赠的诗篇,题目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说得是:洞庭湖秋水盛涨几乎与岸齐平,水天茫茫浑然一体。云泽、梦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要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过洞庭湖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当。闲坐观看别人辛勤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的收获。暗示自己还是一介布衣,想要建功立业找不到出路。隐隐表达自己希望早早入仕,一展抱负的殷切愿望。
圣上早就读过这首诗,对孟浩然印象原本不错。只可惜孟浩然竟然慌里慌张的念错了诗,引得圣上不满。
圣上走后,孟浩然颓然低下头,懊悔不已。一边的王维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孟浩然无意之中惹得当朝圣上不高兴,估计这辈子出仕的机会都很渺茫了。
孟老夫子临行前给王维留下了一首诗:
寂寂更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因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不只是留给王维王夫子,更是留给了他偏爱的朝堂。不忍与故友惜别,也是不忍与朝堂惜别。门扉关上了,心扉也同时关闭了。
有诗为证:《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孟老夫子终于在进与退和仕与隐中选择了《退》《隐》。
众人一片唏嘘之声,不胜惋惜。
殷睿继续道:孟老夫子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洛阳、吴越一带,每日游山玩水,倒也颇为自在。不过,正因为出世,与大自然深深融入在一起,才成就了孟老夫子“田园诗人”的美名。真真应了王子安《滕王阁序》中那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老夫子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就是到处游历而漫游吴越时写就的。一般的田园诗是见景生情,而孟老夫子的这首诗却是相反,由情至景,别有一番情怀。“低”由“旷”中出,“近”自“清”中来。
陶然道:由情至景?
殷睿解释道:是啊。诗人先从心情写起。心中有什么样的心境,眼中便有什么样的风景。为什么要将船停在烟雾缥缈的小沙洲呢?因为诗人随心漫游,本就随遇而安。小船顺着烟雾缥缈的江面前行,走近了才突然看到江中有一个小沙洲,那就在这里歇宿吧。满腹心事之下,日暮时分,新愁又渐渐涌上心头。
是什么新愁呢?客愁新。一个“客”字写明了那是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愁。日暮停船已罢,却正是思乡之时。
有新愁,旧愁是什么?当然是仕途失意,也因而到处漫游,希望得到排遣。
有了新愁,旧愁是否就消失了呢?没有。新愁将旧愁更是加深了一层。野旷天低树,远处望去,天空将树越压越低,低到天地一线。
诗人为什么要远望呢?诗人那是望向家乡的方向,期望能够解消一部分乡愁。可是看到天的尽头,只看到了被天空压低的树木,没有一丝人烟,徒然又增加了孤独之愁。
失意、思乡、孤独,愁已经有了三重了。
怎么排解呢?远处没有找到可以排解的事物,向近处看,江水清澈,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反而看起来离人更近了。这月亮本来是在天上,倒是月亮好像知道诗人的愁绪,所以才映现在水中,希望能够和诗人得以亲近。
从日暮到月亮升起,诗人在船上坐了很长时间,秋风瑟瑟,早已吹散了烟雾。此时见到水中清晰近人的月亮,诗人的众多愁绪才终于找到了一丝慰藉,心情也平复了很多。可是毕竟是水中月镜中花,只能是暂且缓解而已。
诗人的这首诗,语少而意远,清思痛入骨髓。
众人听着听着,都不自觉的陷入到了诗境之中。
呆了一会儿,杨羽有些恍然,道:大师兄,我觉得只有深深体会了世俗世界,才能更好的体会自然世界呢。
殷睿道:说得好。在世俗世界里跌跌撞撞,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世界的清净悠闲。凡事正是有相互对比,才会启发出真正的感受。当你经历了一番之后,眼前的风景就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比如说,登上山顶者和未登山顶者,在山脚下的感受,怎会一样呢?
陶然由衷的叹道:短短二十个字,经大师兄这么一解说,竟然包含了宛如一篇宏伟的文章一般的内涵。孟老夫子真是了不起!
殷睿道:当今科举取仕,多以文章诗歌命题作答。就是勘察举子的概括力。像孟老夫子这样的水平,出仕必定是一位功成名就之人。时也运也。
裴士英一路搜集与感受李白的诗篇文章,站起身来道:李白对孟老夫子推崇备至,多次和孟老夫子相遇,且留有诗篇。
只听裴士英娓娓道来:孟老夫子比李白大十多岁,两人认识前,孟老夫子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了,李白一直对他仰慕许久,尤其喜欢孟老夫子创作的《春晓》,自然流畅,天然而就。李白便前去孟老夫子隐居的襄阳拜访,孟老夫子听说李白要来拜访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整理,踏着鞋子就迎了出来。李白一揖到地躬身施礼,看到孟老夫子出迎匆忙鞋子竟穿倒了。李白打趣道:夫子倒履相迎,折煞太白也。孟老夫子这才发觉。两人相视大笑,携手进门。从此一见如故,成了很好的朋友,可以说孟老夫子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两人时常一起饮酒、作诗,谈理想,谈抱负。
转年三月初三,三年一度的鹿鸣诗文大会在襄阳的鹿门山鹿门寺举行,当然李白是一定参加的。盛大的节日,人们一早就挤满了整座庙宇。襄阳一地,崇拜孟浩然的一众文人居多。不顾寒冷的袒胸露臂,身上纹着孟浩然的诗篇。多人穿着单衣,将诗写在衣服外面。幸而天气回暖,老天爷倒像有意迁就大家的兴致。诗篇短小的字体反而大一些,也看的最是清楚。孟浩然《春晓》眼见就有不少人写在了衣服之上。
襄州韩刺史亲任诗文大会主持人。台上一排桌子,韩刺史坐在中间,一众官吏分列两旁。时辰已到,韩刺史站起身来,打了一个安静的手势,道:鹿鸣诗文大会现在开始!
作为诗文大会的开场白,在瑶筝的伴奏声中,韩刺史开始吟诵《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众人掌声响起来,诗文大会的气氛开始调动起来了。
韩刺史高声道:有请孟老夫子!
孟浩然早就做好了准备,脚踏星汉履,身着皂袍,头戴乌角巾,上得台来。众人等了这许久,见到孟老夫子,一阵欢呼之后,渐渐的安静下来。
只听孟浩然道:谢谢众位的厚爱。今天特为大家献上一首近作《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两位书童早就准备好纸墨笔砚,当场就将孟夫子所作录了下来。展开后绕台向大家展示。众人抄录的有之,议论的有之。
有人高声喊道:请孟夫子做解!
孟老夫子不慌不忙的讲了起来: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清凉的风缓缓地吹来,又感到凉爽了。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茅舍里也安静了。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珠。
众人齐声道:好诗!好诗!再来一首!
孟大山人不拂众望,接着又吟诵一首《与诸子登砚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深泽。
羊工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在两位书童手持横幅展示之际,孟老夫子解释道: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水落石出鱼梁洲水位清浅,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韩刺史大笔一挥,已然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书写完成,两位书童一人手提一幅横幅,站立台角两侧,向众人展示。字体起落有致、苍劲有力,赢得众人阵阵喝彩声。就在喝彩声中,书童将书法大作认认真真的贴在了大厅大门的门框上。引来众人围观欣赏。
接着李太白登场,吟诵《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释道:我敬重孟先生,他为人高尚,风度潇洒,文学才华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世的杂念。明月夜里常常醉酒,迷恋自然而不出仕做官。象高山那样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在场的大多是仰慕孟大山人而来的,听了李白的诗篇,掌声响起,经久不息。仔细打量李白,形容轩昂,气度出尘。果然诗如其人。
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孟浩然要出门遍游山水,李白有事不能同行,便在江边的黄鹤楼设宴为孟老夫子送行,望着渐行渐远的帆船,李白内心百感交集,便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说的是:友人向在黄鹤楼的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孤零零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之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殷睿道:感谢诗人们这些名句给我们的启示。他们的诗篇,继承并发展了前人悟出的道理,也给后世留下了向上攀登的阶梯。
大家对殷睿这位大师兄向来佩服的紧,便请教如何作诗。
殷睿道:作诗先有传承,再有新感。当初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左迁就是降职之意。李太白听说后,写下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的这首诗也是有所继承而来。齐浣齐洗心早有诗云: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曹植曹子建也有诗云: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怀。李太白的这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便是传承了前人的诗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可见作诗并不难。
殷睿继续给师弟们举例。
借用前人的诗词,有三借:其上借势,其中借意,其下借语。
不过说是借用,并不是现读现用。其实正如杜子美诗中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就会无意识的化用,顺势涌出而已。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的是庾信《马射赋》中的一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就是借用并升华。
王勃的另一个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化用之后的意境更开阔,更加工整。
曹植的此句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也被前宰相张九龄化用。“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此句化用之后,更是尽显了丈夫志在四方的盛世气象。
李白的《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萧萧班马鸣”就是化用了《诗经·车攻》中的“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殷睿在白板上写下了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在漠漠和阴阴的下面划了两道,说道:这首诗的后两句化用了李嘉佑的“水田飞白鹭,夏木转黄鹂。”,能写出“漠漠”“阴阴”的境界,着实要下很大功夫。王老夫子是感受到了辋川的景色,“漠漠”是形容辋川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是形容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大家感受一下,加上两个叠字“漠漠”“阴阴”,是不是将已有诗句的意境升华了?
众人到过辋川,脑海中浮现着辋川的景致,回味着“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不由得点头称是。
殷睿继续道:更有甚者,将五言诗加上两个叠字,成为七言诗:
渺茫墨泼天,飘拂雨如烟。
苍翠山遮寺,白红花满川。
整齐沙上雁,来往渡头船。
行坐看无尽,世生作语传。
加上叠字:
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
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语传。
意境竟然别样感觉呢。
殷睿道:还有一首七言改五言的诗呢:出自李颀的《送魏万之京》。
说着,在白板上写了出来: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全诗去掉前两个字,改为五言诗,如何呢?
殷睿边说边擦去前两个字:
游子唱离歌,微霜初渡河。
不堪愁里听,况是客中过。
树色催寒近,砧声向晚多。
长安行乐处,岁月易蹉跎。
众人边念边感受七言变五言诗的不同意境,越发对诗词感起了兴趣。
殷睿道:这是个小插曲,咱们继续讲叠字。叠字是最能加深表达的。叠字经常会用在句首、句尾、上腰、下腰。
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是将叠字用在句首: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而寒山的《叠字诗》,是将叠字用在句尾: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嫚嫚,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那李太白和杜子美也是经常灵活运用叠字。李白的叠字用的最多的是“茫茫”,其次是“悠悠”,再其次是“苍苍”,更其次是“纷纷”。
杜甫用的最多的是“萧萧”,其次是“悠悠”,再其次是“处处”,更其次是“纷纷”。
殷睿看着师弟们殷切的目光,又道:为了写诗精干,写诗要用典。
典是典故,用典可以增强表现力。用典可以使得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充实。因为一个典故的背后是一个长篇故事。用前代故事映射当下,更有历史厚重感。用典可以使得诗歌典雅庄重。用典可以使得诗歌简洁含蓄,余韵悠长。
用典要用得好,用的巧:一是用典无痕。使得典故与诗意浑然融合,巧妙自然。如盐入水,典在诗中而人不知。二是僻典实用,熟典虚用。不常见的典故要具体写出来,众所周知的典故要明用、暗用、反用、化用。
一众人顿感豁然,又搬出笔墨纸砚,纷纷写起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