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易》的本子主要有几种
现存《周易》的本子主要有三种。
(1)帛书本
1973年底,发掘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全文书写于帛书之上,凡二万余字,有经有传,学界称为“帛书《周易》”。
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
其一,六十四卦卦符、卦名与卦爻辞等,在卦序体例与文辞上,与今本即通行本《周易》有不同。每卦六爻以-(一)、(八)两个“数”符相构,类于楚竹书《周易》的“数”符一、八。尚未出现今本那样的阴阳爻符号,可证其问世年代应早于今本《周易》。
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
帛书《周易》经部六十四卦卦爻辞,凡四千九百三十四字,不同于今本《周易》(约有九百六十字)。卦名多有不一,有三十五个卦的称名不同于今本,如“乾”作“键”、“坤”作“”、“临”作“林”、“坎”作“习赣”、“咸”作“钦”等。
帛书本的六十四卦卦序,遵循八宫相重的排列原则。每卦下卦的八个八卦,按一定次序与同一上卦构成八个重卦。八个下卦依次排列为:键(乾)、(坤)、根(艮)、夺(兑)、习赣(坎)、罗(离)、辰(震)、筭(巽)(括号里为今本《周易》的相应卦名);上卦八个八卦的排列次序依次为:键(乾)、根(艮)、习赣(坎)、辰(震)、(坤)、夺(兑)、罗(离)、筭(巽)。
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的排列,体现了齐整、均衡的美。与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比较,特点十分显明,属于《周易》卦序理念的另一系统。学界亦有认为,这是对于今本卦序排列的改造。
马王堆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图
与今本《周易》相比,帛书本的卦名,出现了诸多文字的借代。这可能说明,当时天下文字尚未真正统一(“书同文”),保留了地域与时代的用词差异,亦可证易学的意识、理念正在酝酿、成熟之中。如乾这一卦名,写作“键”,以“键”代“健”(乾),尚无今本那般富于明晰的乾意识。“习赣”这一卦名,实为今本坎卦的先期“数”符表达,这里所谓“习”,可训为重叠义,恰与今本坎卦卦象“坎下坎上”即两个坎卦的重叠相应,却以赣字代“坎”。赣字本义,难以见出坎险之义。今本《周易》坎卦卦辞有“习坎”一词,显然由帛书本卦名“习赣”改写而成,可见帛书本与今本密切的文脉联系。朱熹解读“习坎”有云:“习,重习也;坎,险陷也。其象为水,阳陷阴中,外虚而中实也。此卦上下皆坎,是为重险。”(《周易本义》)关于兑卦卦名,帛书本作“夺”,显然由于将兑卦的“兑”,误读成“兑现”的“兑”了,而兑卦卦义,与“兑现”之义无关。兑卦的兑,实为喜悦之悦的本字,应读为yuè。假如读成兑现的兑,则今本《周易》兑卦初九“和兑,吉”和《彖辞》所言“兑,说(悦)也”、《象辞》“和兑之吉,行未疑也”的意思,就难以理解了。
马王堆帛书《周易》局部
马王堆帛书《昭力》局部
其二,帛书《周易》的体例,亦为经、传合编。其传部,包括“帛书易传”与“帛书易传佚书”,凡六篇,一万六千余字。
“帛书易传”,即帛书《系辞传》,其文辞与今本《周易》的《系辞传》有别。如卦象、爻象的“象”这一关键汉字,帛书《系辞传》写作“马”;“易有大(太字初文)极”,写作“易有大恒”(有学者以为,易学史上先有“大恒”之说,后因避汉文帝刘恒之讳,改称“大极”)。此“传”缺今本《系辞传》某些文字内容,如没有今本“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有关古筮法即“大衍筮法”的记载等。
“帛书易传佚书”,包括《二三子》《易之义》《要》《缪和》《昭力》五篇。
《二三子》,主要为孔子对《周易》本经所作的诠解。如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解读,为“子曰:‘亓(其)子随之,通也;昌而和之,和也。曰和同,至矣。’”又如未济卦卦辞的解读,则为“未济,亨。[小狐]涉川(今本写作汔济),几济(今本无此二字),濡亓尾,无乃(今本作攸)利”孔子曰:“此言始易而终难也,小人之贞也。”
《易之义》,主要从哲学与道德角度,论述“易之义”与“天之义”“地之义”“人之义”“万物之义”的关系。如关于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的解读是“子曰:‘孙(逊)从之胃(谓)也’”,关于坤卦六三爻辞“含章可贞”的解说是“言美请(情)也”,将坤卦六四爻辞“聒(括之代字)囊,无咎”解说为“语无声也”,等等。
在《要》篇中,称“夫子老而好《易》”,记叙晚年孔子治《易》的情形与见解。有学者以为,这是一篇关于孔子原始儒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如:“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丕)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丕)达于德,则其为之史。’”
《缪和》的第一至第五段文字,是关于缪和向“先生”(孔子)问《易》、解《易》的记述。师生共同探讨了诸如坤卦卦辞与六三、谦卦九三与丰卦九四等爻辞的易理。第五段之后,为弟子向孔子问《易》而获得解答的记述等。
《昭力》在《缪和》之后,继续大致从哲学与伦理说《易》。凡三段文字,所论涉及师卦六四、大畜九三与六五、比卦九五、泰卦上六等爻辞的易理。
“帛书易传佚书”五篇的易理内容,保留了先秦原始易学的一些基本见解,属于儒家易学范畴,非一人一时之作。其成篇有先后,最晚当在西汉之初。
帛书本《周易》的发掘,在中国易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2)楚竹书本
据《文汇报》1999年1月5日报道,1990年代中叶,上海图书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一批战国竹简,经过竹简学者多年整理,其中楚竹书《周易》,收录于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
该本并非六十四卦完本,仅存三十四卦,共一千八百零六字,其中合文三,重文八。有的卦文字内容严重残损,抄写于五十八枚竹片之上。其中,具有卦符、卦名、卦辞爻辞完整文字内容的,仅为讼、币(师)、比、(豫)、(随)、大(大畜)、颐、(遁)、敂(姤)与汬(井)等十卦。有的卦例,如复卦,仅剩六五爻辞“□(此处仅剩半个残字,无法识读)(复),亡(悔)”与“上六:迷”等极少文字内容,残失严重。这一文字缺失现象,文本体例上无规律可寻,估计并非楚竹书《周易》的原始面貌,可能是因盗墓、发掘、收藏或其他不明原因所造成。
楚竹书《周易》的卦符,每卦六爻纯以一、八两个“数”相构,其文化原型,可能属于殷易系统,与帛书本相类。从“数卦”说分析,该本的成书年代,可能类于安徽阜阳简《周易》残本(该本卦符亦以一、八相构)。
楚竹书《周易》文本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有“经”无“传”,与帛书本、今本有别。这种文本现象,可能因尊“经”贬“传”、未将《易传》抄录且入葬之故。其抄写年代,大约在战国末期。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本《周易》
楚竹书《周易》文本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具有六种特殊符号,为:(红方块)、(红方形内黑马鞍形)、(红马鞍形含黑方块)、(黑马鞍形)、(黑马鞍形含红方块)、(黑方块)。其位置,分别为每卦卦名之后与每卦第六爻辞之后。位置在每卦卦名之后的,整理者以“首符”名之;在每卦第六爻辞之后的,称为“尾符”。其意义尚待考定。
整理者认为,楚竹书《周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周易》”,“楚竹书《周易》的出现为我们了解、研究先秦时期的易学提供了可靠的文物资料,在中国易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指出它“在形式上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为卦画、文字与符号”。“卦画表示:由两个分别独立的经卦组合而成的别卦,以一表示阳爻,以八表示阴爻,这一形式由帛书《周易》、阜阳汉简《周易》承之,与王家台秦简、今本卦画不同”;“文字表示:由卦名、卦辞、爻位(原注:或称“爻名”“爻题”)、爻辞等部分组成。其用字、用辞、用句与帛书、今本或有所不同”;“符号表示:楚竹书《周易》中出现了一些组合符号,它既不见于出土文献,也不见于传本(今本)《周易》”。(《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此指前文所言作为“首符”与“尾符”的六种特殊符号。
李学勤先生曾将楚竹书与帛书《周易》加以比较,以为“简本(引者按:指楚竹书本)确有若干胜于帛书本的地方。帛书有一些字,同简本比照,证明实系错误”。如讼卦卦辞“今本‘中吉’,简本全同。而帛书本释为‘克吉’,已有学者指出‘克为中之讹’。细看原件照片,帛书这个字其实是‘衷’(引者按:中字借代)。”睽卦上九,“今本‘匪寇婚媾’,‘婚’字简本作‘昏’,帛书本从‘门’从‘梦’,现可证明是‘阍’字误写”。(《周易溯源》)。
(3)今本(通行本)
此即本书《通识》所解读的《周易》,也称通行本《周易》或《易经》,为两千多年来在中国与世界实际影响最久、最广、最深的《周易》本子。所谓“五经之首”“群经之首”等,皆就今本《周易》而言。从《子夏易传》开始直至当今易学,整个易学史的基本内容与思想,主要是由这一《周易》本子无数而不断的笺注、解说与发挥所构成的,所谓易学为“第一国学”,亦主要就今本《周易》的诠解与发挥而言。
《周易注疏》,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递修)本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又名《周易正义》,《周易》标准通行本
今本《周易》,由本经、《易传》两部分构成。
本经 包括六十四个卦符、卦名、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与乾“用九”、坤“用六”两条文辞。分上经、下经。上经三十卦,首乾坤而坎离;下经三十四卦,首咸恒而既济未济。历来有《周易》本经上下“二篇”之说,《易传·系辞上》云:“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时至汉代,有“十二篇”之称。刘向《汉书·艺文志》云: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关于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为记忆方便,南宋朱熹编就了一首《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卦序排列,遵循“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周易正义》)原则。六十四卦卦体,从乾坤至既济未济,每一对相邻两卦,皆“二二相耦”,共三十二对。每一对卦体,或“覆”或“变”,或“覆”“变”相兼。
所谓“覆”,指相邻对应的两卦,各自上下颠倒,即为对方卦体,屯、蒙两卦的关系即是如此。如此“覆”卦,凡二十八对,涉五十六卦。
所谓“变”,指相邻对应两卦,六个爻位上爻符的爻性,皆为相反,乾、坤两卦便是如此。这样的“变”卦共为四对,为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
全部三十二对卦体中,泰否、随蛊、渐归妹、既济未济四对,为既“覆”又“变”关系。
古时易学又将此三十二对卦体,归类为“错综”。六个爻性皆相反的变卦,称“错”,如乾、坤二卦相错;全卦颠倒而成对方卦体的覆卦,称“综”,如屯蒙二卦相综。此即所谓“错综其义”(《周易正义》韩康伯注)。可将全部六十四卦,归为错卦、综卦与错综卦三类。正如前文所言,除错卦、综卦外,“变”“覆”相兼的错综卦,只有四对。
《周易》本经的卦爻辞,大部分是筮辞,成为占筮记录的一个总汇,经历代巫史整理,大致按卦爻性质编排而成。李镜池先生说:“我对于《周易》卦、爻辞的成因有这样一个推测,就是,卦、爻辞乃卜史的卜筮记录。”(《周易探源》)并将其归为六类:
其一,纯粹为吉凶与否之辞,如乾卦卦辞:“元亨,利贞。”恒卦九二爻辞:“悔亡。”
其二,纯粹为占事的记录而不记吉凶与否之辞,如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坤卦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其三,先记录占事而后记录吉凶之辞,如乾卦上九爻辞:“亢龙,有悔。”坤卦六五爻辞:“黄裳,元吉。”
其四,先记录吉凶之辞,后记录占事之辞,如谦卦六四爻辞:“无不利。㧑谦。”颐卦卦辞:“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其五,重复记占事与吉凶之辞,可能是两次占筮的记录。如随卦九四爻辞:“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其六,无规律可寻的混合之辞。如坤卦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正因卦爻符号起于筮数,用于巫筮,且卦爻辞大凡皆为占筮记录,故可就《周易》本经下一判断:“原始易学是巫学。”(拙著《周易的美学智慧》)
在卦爻辞中,亦有个别辞文,并非占筮筮例记录,而与占筮相联系。如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指占筮者与求筮者应持的正确态度。
《易传》 又称《易大传》或“十翼”。一般而言,是为中国易学史最早成文的第一部易学通论,包括七种十篇大文,分别为《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与《杂卦》。
《彖辞》上下,凡六十四条释文,逐卦解说六十四卦名与卦辞的人文意义。
《象辞》上下,即古人所言“大象”“小象”。共四百五十条释文,解读卦名、卦辞凡六十四、爻辞凡三百八十四与“用九”“用六”二。
《系辞》上下,共二十四章,上经十二,下经十二。较集中阐述《周易》本经的哲学、仁学与阴阳五行等文化意义,记述八卦起源与古筮法等,另有解说爻辞之义凡十九条。
《文言》,分乾、坤两部分,为乾坤二卦人文意义专论。
《说卦》前半部分,为《周易》本经的总体诠释与意义发挥;后半部分,记述八卦所象喻的事理和意义。
《序卦》,说明本经六十四卦序列的逻辑联系及其意蕴。
《杂卦》,将六十四卦每一卦的人文义蕴,以意义相反的两卦为一对,不依本经六十四卦卦序,错杂而谈,要言不烦。
《易传》作为易学史上十分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易学的基石。其人文内容,主要为儒家人文之思(集中于仁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等文化哲学,几乎无所不在、用于解读易理的象数之学,古筮法遗存,阴阳五行之学及少量道家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