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通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十四史”,该怎么读

我们不妨来对“二十四史”算一笔账。

“二十四史”篇幅累计有3213卷,合计4000多万字。如果每天读1万字,一年可读365万字,那么需要花费11年的时间才能通读完。

这仅仅只是理论上的时间。事实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试问有几个人能连续11年,无论寒暑,每天都坚持阅读,而且还得保证单日一万字的阅读量呢?

可能有人会不服,一天1万字也太小菜一碟了,一天5万字也没问题,3年就能将“二十四史”通读一遍!但我想说的是,“二十四史”可不是网络小说,而是用文言文写的,不仅言辞晦涩,还时常夹杂各种典故和专有名词,随便从中拎出一个你完全陌生的地名、年号或典章律令,都可能把你搞晕,让你对这些史书望而生畏。

对于今人而言,“二十四史”的确晦涩枯燥,而且卷帙浩繁,完全通读是非常不现实的。更何况,做历史研究的毕竟是极少数人群,绝大多数人又何必去读这晦涩难懂的“二十四史”呢?

事实上,即便是对于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而言,真正通读过“二十四史”的也是凤毛麟角。通读了“二十四史”的历史文献学专家张舜徽先生曾回忆说:

想起十九岁时读《资治通鉴》,日尽一卷,有时也可二卷,经过七个月的时间,将二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读完了,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后来年龄稍大,又发愿要通读“二十四史”,不畏艰难,不避寒暑,坚持不懈地认真去读。从《史记》到《隋书》,都用朱笔圈点,读得很仔细;从新旧《唐书》到《明史》,也点阅了一遍。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大书。[4]

张舜徽自称通读《资治通鉴》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但是通读“二十四史”却足足耗费了10年的光阴。要知道,张舜徽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献学大家,是中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的博士生导师,文史功底自然不是常人能比的,就连这样的文史大家通读“二十四史”都要用10年时间,又遑论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呢?

可见,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二十四史”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且,现在的历史学分科越来越细,各分科之间还“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即使要读“二十四史”,也是读和自己本专业相关和相近的史书。比如,研究秦汉史的学者,《史记》和《汉书》一定是必读书目,而且还得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如果是研究明史的学者,《明史》也是必读书目,而且由于这部正史卷数繁多,很多专治明史的学者恐怕也未必都能将它们通读完。

通读“二十四史”,连专业学者都难以做到,那就更不能对普通大众提过高的要求了。对于专业的历史学者,我不予妄评,因为阅读古籍本身就是他们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我的文章面对的是大众读者,这里也只针对大众人群来谈一些看法。

首先,“二十四史”有必要通读吗?答案是否定的,完全没必要。

“二十四史”其实是一种相对原始的史料文献,是古人用当时的语言习惯和书写方式撰写的历史。对于古人来说,阅读难度可能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今人的语言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古文基础的话,阅读起来是有不少语言困难的。

其次,“二十四史”虽然看似庞杂,但里面的无用信息和错误信息也是非常多的,其中还不乏帝王神话和谶纬之说,这些都对我们阅读历史造成了障碍。比如,“二十四史”中的《宋史》,在“二十四史”中绝对是个体量巨大的“胖子”,字数最多,卷数也最多,后人对其评价普遍认为过于“繁芜”[5]

最后,“二十四史”的历史观也不适宜当下。古代史家撰写史书,所秉持的是“成王败寇”和“忠奸善恶”的历史观,对于许多王朝兴衰的缘由也往往归结于“君明臣贤”或“主昏臣奸”,这种历史观显然是狭隘的。

说到底,我们就是需要一道“改良”程序,即筛除冗杂无用的信息,并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取出“二十四史”的精华。

试问,今天的人们还会用钻木取火或者火镰来取火吗?一个打火机就能解决问题了;今天的人们还会只穿丝麻织物吗?这当然也不可能。文明的发展必然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即便是某些方面上要复古,比如近几年流行的汉服复兴运动,那也必须经过改良,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得以复兴。

因此,“二十四史”有必要读,但关键在于怎么读。这就需要有人对“二十四史”进行一番“改良”。

那么,如何来“改良”呢?

实际上,今人阅读“二十四史”的最大障碍,无非就是两点:一是语言困难(主要是古文),二是如何从冗杂的史料中快速提取关键性信息。

总而言之,核心就是精简。正如文章开头算的那笔账,“二十四史”卷帙浩繁,累计字数就有4000多万字,我们必须要做精简化处理。

但是,精简绝不意味着删删减减了事,市面上也有不少精简版《史记》、精简版《资治通鉴》,但是,这种精简本质上只是删减,它并不是解决阅读困难的根本办法,而且还会把史书原本的系统性丢失掉。

因此,精简也是有技术性要求的,不仅不能敷衍性地做删减,而且要把精华展现出来,更要保证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笔者不才,尝试用这套书籍为“二十四史”作一个全方位的阅读攻略,或者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在给“二十四史”进行全面“瘦身”,而且是“健康瘦身”。

当然,如果你对“二十四史”并不感兴趣,那么这套书籍也可以看作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通史,一套书就可以阅遍中国史,何乐而不为呢?这其实也是笔者创作这套书籍的另一个旨趣所在,就是借用这二十四部正史串联而成一部中国古代通史。

因此,这套书籍一方面是用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来对传统正史“二十四史”进行全新解读,另一方面也是一部独具个人风格和个人见解的中国通史。

历史作家张宏杰在他的《千年悖论》中说,成为作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虚荣心。[6]我们经常也说,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笔者虽然还不敢称自己是个作家,但是对于写作这件事还是颇有“野心”的,希望能用这套历史书籍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历史方面的启示。

在你阅读本书之前,笔者还有必要再申明几点。

第一,在章节编排上,“二十四史”在这套书籍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也不是按史书的体量大小按比例分布的,而是结合了通史的一贯著述体例。

比如,《史记》和《汉书》在“二十四史”中只是体量比较小的两部史书,但是这两部史书在“二十四史”中是影响至深至远的,而且其断代年限涵盖了从上古到新莽灭亡,故而笔者把《史记》和《汉书》单独编排成本系列书籍的第一部。再比如,“二十四史”中涉及南北朝的史书多达十部[7],占到了“二十四史”中的百分之四十,但是按照通史著述的体例,笔者并不会给予其特别大的篇幅。

第二,“二十四史”中有的内容是重合的,对重合的部分,笔者会把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讲述。

比如,《史记》和《汉书》在西汉前中期的历史叙事中存在重合,但重合之中也存在差异,笔者对此作了大量的文献对比,从而分析出司马迁和班固在史学观念上的差异。再比如,关于唐朝的正史有《旧唐书》和《新唐书》两部,五代史的正史也有《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笔者不会分别单独去讲述,而是把“两唐书”辟为一章,相互参照着来写唐朝的历史,“两五代史”也辟为一章,相互参照着来讲五代的历史。

第三,本书绝不是单纯翻译史料和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了“二十四史”之外的其他文献材料,以及大量最新的考古和历史的研究成果,力求使此书成为一部兼具通俗性和学术性的作品,带给读者以颠覆传统的全新历史观。

这一点在本丛书第一部中体现得尤其鲜明。比如,随着近几十年来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上古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全新认识,因此笔者在讲述《史记》中的相关部分时,结合了大量考古和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从而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诸如“烽火戏诸侯”“赵氏孤儿”等,这些故事早已被历史学家证实是不符合史实的,还有一些历史事件,如“平王东迁”“长平之战”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历史玄机,笔者会用抽丝剥茧的方式,来解读这些我们看似熟悉实则完全陌生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

当然,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阅读历史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认识。因此,笔者的这套书籍也完全属于“一家之言”,其中不免会带有一些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论断,有些可能、甚至会被人认为是偏颇之见,这套书籍也必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满意和认可。

但是,正如历史学家杨照所说:“学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学What——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是要探究How和Why——去了解这些事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8]本丛书取名为《二十四史通识课》,其实就是想告诉读者历史上的How和Why,而不仅仅只是What,让读者可以拥有一把打开历史奥妙之门的钥匙。如果这套书能让你对中国古代的史书产生兴趣,能引导你继续深入地探究历史和思考历史,那么我写作这套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作为一名历史写作者的“虚荣心”也就真正得以满足了。

好了,正文开始。


[1] 关于“二十四史”形成过程及流变,可参见瞿林东主编的《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综论》中《“正史”简述》一文,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第6-18页。

[2]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收录于《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119页。

[3] 鲁迅:《忽然想到》(四),收录于《华盖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15页。

[4] 张舜徽:《自强不息,壮心未已——略谈我在长期治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收录于《张舜徽学术论著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626页。

[5]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三:“宋史繁芜,辽、金二史又多缺略,昔人多有欲重修者。”

[6] 张宏杰:《千年悖论:人性的历史实验记录》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第7页。

[7] 包括《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南史》《北史》十部。

[8] 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总序《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