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有必要读“二十四史”吗
古人不像今人有如此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他们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互联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古人生活的常态。这样的生活不免有些单调和乏味,但也正因为如此,古人避免了很多外界的诱惑,更容易专注于做某事。
对于文人而言更是如此,许多文人皓首穷经,一生钻研学问,花费数十年的心血著书立说,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二十四史”就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流传至今的文献典籍可谓浩瀚无穷,这还不算大量因为改朝换代和战乱而散佚的文献。
在世界历史上,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书写和记录历史的传统。时至今日,一些中亚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往往都需要借助中国的历史文献来补充和还原,这不得不说是一件让国人自豪的事。
自司马迁以后,家族和个人书写历史成了一种习惯和风尚。从唐代开始,国家开始专门为前朝编撰历史,记录和传承历史从此成为一种国家行为,并持续至今。
这似乎也从某种角度解释了一个历史疑问——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明中,为何唯独中华文明一直绵延至今?当无数古人用毕生心血凝结成一卷卷史册时,这种对历史传承的执着和热忱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浩瀚典籍成了支撑我们民族前进的脊梁。
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延续,依靠的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在中国西南部——云南昆明的一所大学里,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云集其中,他们在此传道、授业、解惑,这所大学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西南联大。而这些学者以及西南联大的使命就是,要为我们后代保留民族文化的珍贵火种,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够生生不息。
有不少持“历史虚无论”和“历史无用论”的人也许会说,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二十四史”只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因此他们认为,历史是不可信的,历史更是无用的。
诚然,历史的胜利者的确会干扰史学家的秉笔直书;但是,历史是由一个个前后连缀、环环相扣的事实环节联结而成的“文明链”,如同数学推理一般严密,篡改者只要改掉其中的某一环,就会导致其他环节出现矛盾和错乱;就如同你无法修改数学答案是一个道理,因为最终答案必然是经过层层推理而得出的。换个角度来看,历史即便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难道胜利者不也是在历史的浪潮中被“选择”出来的吗?
称“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这就更是“事后诸葛亮”式的看法了。古人受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像我们今人这样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历史,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由帝王将相所推动的,况且在古代封建专制时代,普通个人几乎都要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想在史册上记上一字都无比艰难,我们又怎么能苛责古人呢?
同时,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史书里记载的人物真的就只有帝王将相吗?我们完全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来驳斥。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
许多人会拿鲁迅的观点来抨击历史,比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就说,历史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只写着“吃人”二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鲁迅还说过另外一番话,“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3]
也许你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鲁迅会发出这种前后相悖的言论呢?这其实很好理解,鲁迅抨击的并不是历史,而是封建礼教本身,这才是真正“吃人”的。历史非但不“吃人”,而且正如鲁迅所言,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如果连历史都没有了,那国家本身也就灭亡了,因此,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强调要铭记历史。
鲁迅秉承的治学理念是,治学先治史,无论做任何学问,都要先从读史入手。这其实也是从清末到民国无数文人大师的治学理念,即使是漂泊海外,也几乎没有哪位大师是不读历史的!
我们还有理由不读历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