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从“自然”中寻求辅助

我去年带着家人去了趟美国。我是去美术馆看油画的,喔对了,我还买了把二十万的詹姆斯·奥尔森(James A. Olson)吉他。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物,我也带着孩子去了圣迭戈野生动物园(San Diego Zoo Safari Park)。在这个世界闻名绝妙的动物园里,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

我们在圣迭戈野生动物园里观看非洲猎豹捕食表演,感受这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奔跑的速度。的确,那只非洲猎豹跑得快极了,但更引起我注意的是训练非洲猎豹的训练员始终牵着的那两条狗。

在非洲猎豹做奔跑表演之前,训练员会让两条狗分别奔跑一次,让那只非洲猎豹看着。固然,那两条狗跑得也很快,肯定比我跑得快,但是跟非洲猎豹的奔跑速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难道这就像大牌摇滚乐队演出前不知名乐队的暖场演出吗?

起初,我以为是让两条狗先跑,再以非洲猎豹的奔跑做对比,来增强观者的感受,更加感叹于非洲猎豹的奔跑速度,最终为观者带来更好的娱乐性。可实情并非如此。

我自己养过狗,也养过猫。就算你没养过狗或猫,也至少听说过狗很会听主人的话,而猫——猫懒得理你。我自己深深地知道,非洲猎豹作为猫科动物的一种,训练它们实在是太难了。圣迭戈野生动物园的训练员到底是怎么训练这只非洲猎豹的?那两条本可以不出现的狗为什么会一直在场上,一直围绕在那只非洲猎豹身边?

带着一系列困惑与强烈的好奇心,我在圣迭戈野生动物园官网上查到了以下信息:

Cheetahs selected to be trained as Zoo and Safari Park ambassadors are paired with a domestic dog. Why? Dogs are naturally comfortable with people, even those they don't know. Cheetahs are quite a bit more cautious and wary of new situations; having a dog buddy to show them that everything is okay——and even fun——helps the cat feel comfortable and relaxed. The dog's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es that there's nothing to fear, which relaxes and calms the cheetah's flight tendencies. We introduce a puppy buddy when the cheetah is still a cub and naturally playful. By spending time together, they get to know each other and become buddies.

The science behind dog and cheetah pairing is something that the San Diego Zoo first been experimenting with 30 years ago when zoologists began to notice the calming effects that dogs had on cheetahs.

(也许你一直想学习英文,尝试了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如果你真的有心学习英文,本书阅读至此,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吗?立刻学习上面这段英文,“上手”它!)

这段英文的意思是说,训练非洲猎豹的时候一定要搭配一条狗。为什么呢,因为狗这种动物天生就跟人比较容易相处,即便是陌生人。而作为猫科动物的非洲猎豹,天性谨慎,对新环境有一种天然的警觉。将狗安置在非洲猎豹的身边,作为一个伙伴,狗会让非洲猎豹知道没啥大事,甚至训练很有意思。狗的存在会让猫科动物感受到舒适与放松。而且狗的肢体语言会消除猫科动物的恐惧感,使它们能够放松和平静。

这就是“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相信“自然”是对的,“自然”可以解决难题。在“上手”的过程中寻求辅助,一定要先考虑“自然”。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足球踢得非常好。他的特点不是跑得快,也不是定位球精准,而是控球能力非常强。足球在他脚下,就像有磁力,一直往脚上吸,被控制得出神入化。

以他的控球水平,当然跟职业球员还是比不了。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参加过任何足球训练的人,比我们其他同学在控球上的表现突出这么多,我不由好奇地问过他原因。

他跟我说,他家里到处都有足球。每天放学一回家,进门就逮到个足球,总得盘两脚再进屋。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也会盘两脚球。也就是说,他在自己家里就没好好走过路。

我这个高中同学也不过是刻意地营造了一种“自然”环境。

为“上手”寻求辅助,除了“自然”,还有老师。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教学作用于学生的行为是“学习”,而不是“上手”。但老师本身也具有“自然性”。有时候我们并不是需要老师教会我们什么,老师的存在,也许更像一个伙伴。

当我们生病了,或觉得身体哪里不舒服,就会去看医生。很多时候,医生对我们的帮助也就是一句“没事儿,多休息就行了,注意再控制一下饮食……”我们需要的也许真的不是治疗,而就是这句话。这是一句奇妙的话,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听到这句话,我们似乎真的觉得身体不再不舒服了。

尤其是当孩子生病了,我们会显得比自己生病了还要焦虑。医生诊断之后,即便是孩子有些发烧,也不打针,也不开药,就告诉你回家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对病人的帮助就是“你放心吧”。这是一种“自然”的辅助,你或许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事实上,在追求掌握某项技能的过程中,去读某位该项技能领域的高手写的理论书籍,远不如亲眼看这位高手将这项技能施展一遍。如果一遍不够,我们最好能将其施展过程录制下来,反复观看。

一个具有“结构主义”倾向学习方式的人,只看理论书籍或许就能掌握一项技能。如果我们不谈倾向,单说如果有“自然”呈现的可能,无论对于谁,都会更快“上手”。我没见过通过观察亲自演示而学不会一项技能,非要给出一张说明书阅读之后才能学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