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信息扑面而来,不及应对;记忆总不靠谱,随风消逝。相信很多读者都和我一样,面对过或正在面对这些令人烦恼的问题。在信息洪流滚滚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普通人,尤其是与知识打交道的人该如何做好应对呢?恐怕少不得做好“个人知识管理”这项工作。

释若的这本书,出版得非常及时。他非常精准地抓住了知识工作者的普遍痛点,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很多认知科学和知识管理领域的精深理论。这样一来,原本仅仅在学术界交流探讨的新成果得以“破圈”,可以真正影响每一个人的日常知识管理应用。

许多概念与模型,原本是由高深莫测的术语阐述,但释若不仅把它们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描述,而且使用了很多图形更进一步诠释了其机制与流程。曲线图、流程图、思维导图……“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诚哉斯言。你一眼看上去,很多困惑就会迎刃而解。书中以很多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打过交道的人物举例,既可以作为证据强化论证说服力,也可激励更多普通人使用合适的方法与工具,去获得原本不敢想象的成就。

我很欣赏释若提出的一个理念,即知识管理不应该是个苦差事。他举了某些人交押金进入打卡社群的例子。这种基于“惩罚规避”的做法看似对“拖延症”很管用,也确实让很多人在截止日期之前跌跌撞撞地完成了任务,但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它不仅剥夺了你在吸收、管理、应用和创造知识过程中本应有的快乐和成就感,更可能会让你陷入“假装努力”的境地。希望你读过本书第六章后,能找到更为合适的促发行动机制。

我尤其喜欢第七章,因为这里讲解了如何把书中讲到的理论和原则付诸实践,特别是通过常见的数字卡片笔记工具来践行。我不止一次给身边的小伙伴推荐flomo,但他们总是很困惑——一款笔记应用软件,只有这么简单的功能,究竟能用它做什么?相信读完这一章,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它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期望你也能利用如此简单便捷的工具,达到快速记录、定期回顾和高密度输出的效果。

很多人喜欢探索工具,尤其喜欢all in one(一体化),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大量的时间被虚掷。我觉得本书使用flomo等极简笔记工具做样例,恰恰证明了在理念方法得当的情况下,确乎可以达到“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佳境。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知识只有被使用才能产生价值,也只有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才能转化为常识或经验”。释若这本书,正是用书中为你介绍的方法与工具写就,这不便是最好的证明吗?

祝阅读愉快,每日精进。

王树义

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

公众号“玉树芝兰”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