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侧影:卞家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次发掘

2003年2月26日,卞家山遗址的正式发掘拉开序幕。领队为赵晔,主要成员有葛建良和郭黎辉,方中华参与了前段10多天的考古工作,后期陈武作为实习技工也加入了发掘队伍。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工地的实际情况,考古队制定了三个目标:一是探明厂区里约10亩空地内的遗址堆积过程;二是了解木桩的分布及性质;三是搞清遗址主体与南部水域的层位关系。为此,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开挖南北向的长探沟。

经过几天的抽水和除草,试掘区被重新清理干净。但是北部一大堆挖掘挑出的松土给布设长探沟造成了障碍。于是,考古队一方面安排民工加紧搬掉这堆松土,另一方面先将T5和T6向北扩成整方,同时增派民工挖取扩方部分的表土。

3月10日,以长探沟(原T1)为轴线和起点,依次往北布下TG1、TG2、TG3、TG4四条探沟。探沟宽度同为2米,考虑到所有探沟最后都可能被纳入探方,所以每条探沟长度都以10米为限。又探测到地下的堆积较厚,安全起见探沟之间暂留2米的间隔,故这些探沟最初的面积均为2米×8米。次日,TG4北部再添一条TG5,从而将遗址隆起部分全部置于纵向解剖范围(图1-5)。接着,又在T2整方区间以南开挖同一轴向的TG6和TG7,意欲了解遗址南部的淤积层情况。新布探沟的长宽和间距,与前面的探沟保持一致。由于TG5以北已近北围墙,TG7以南已近南围墙,纵向探沟至此布设完成。

在一部分民工挖掘探沟的同时,另一部分民工在清理试掘区内的木桩遗迹。为了探明木桩往西的延续情况,3月25日,T4西侧开挖5米×8米的T4′。5月底,T4清理出由台地向水域伸展、成束、南北向排列的木桩,疑为码头遗迹。6月4日,顺着南北向木桩的走向,T4向南扩方4米×7米。扩方部分恰在T2的整方区间,因未与T2连通,编号为T2′(图1-6:2)。

图1-5 台地解剖沟

就在T4′开挖的同一天,TG4南部发现一件竖立的陶鼎,颇似墓葬之物。考古队随即打掉TG4和TG3之间的2米隔梁,于3月28日确认为墓葬并予以清理,编号M1。为了寻找墓葬并探究墓地的范围,从4月7日开始,以M1为节点,先后布下了东西向同轴的TG8、TG9、TG10三条探沟。这些探沟最初都是2米宽,长度6米或9米,后来为了寻墓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扩方。至5月1日,第5座墓葬清理完毕,TG8、TG9、TG10三条探沟已连成一体,其中TG10的宽度达到了4米。此后东西向探沟不再扩方,墓葬的找寻和清理也告一段落(图1-6:1)。

5月10日,TG2的南半部和TG1的北半部分别西扩成5米×9米的T10和T8,同时往东对应地布设5米×9米的T9和T7。6月7日,T7和T8南扩成整方。至此,2003年的发掘范围基本锁定,实际揭露面积为855平方米(图1-7)。发掘期间,本所科技室主任郑云飞博士也多次到发掘现场采集土样、淘洗植物标本,并获得了大量有机质遗存。

图1-6 2003年发掘场景

图1-7 2003年卞家山遗址探方(沟)分布图

长探沟的开掘使遗址的堆积过程清晰起来,大致的情况是:北部为良渚中期至晚期的墓地,中部为良渚中晚期的大型灰沟,南部为良渚晚期的活动区及大型木构遗存;遗址整体由北往南扩展,延续时间较长。土丘南侧农田下有一层厚约50厘米的纯净黄色粉土覆压遗址,水平层理明显,应为水侵造成的水相沉积——这种黄粉土在良渚遗址上普遍存在,有古环境专家分析这是洪水排泄不畅情况下的静水沉积,可能与良渚文化的衰亡有一定关系。

南部发掘区T3、T4、T4′及T2′共发现140多个木桩,这些木桩被楔在遗址南侧的岸边,多数沿着堤岸呈东西走向分布,还有约三分之一的木桩成束布置在宽约0.8米的区间,从陆岸径直伸向水中,长度达10米。沿岸的木桩大致分成三排,它们紧邻岸边的台地,应该是水边埠头的桩基(图1-8)。伸向水中的木桩匀称且较粗大,个体也较长,据其排列特征应为栈桥的桩基。考古队当时就认为,埠头和栈桥合起来构成了L形分布的木构码头。作为旁征,其附近的淤泥中发现了木桨。

码头北部的岸上,堆积厚度超过3米,主体为两个先后叠压的人工土台,上部发现有房址、灰坑、灰沟等遗迹。灰沟位于墓地与土台之间,填土呈灰黑色,下部为明显的淤积土,内含各种材质的大量器物。南部的码头则叠压在一个红色的土台上,无论层位上还是遗物特征上,都表明这已是最晚的遗迹。

本次发掘从灰沟和南侧水滨的淤积层内出土了丰富的器物。陶器残片数以万计,经编号的陶、石、玉、木、骨、漆、竹制品等各类文物近500件,另采集到大量动物骨骼和有机质残骸。陶器中有较多良渚晚期的素面侧扁鼎足。很多黑衣陶光亮如新,外表或黝黑,或铅亮,有的还刻有精美的纹饰或符号。最让人惊喜的是,挖到了一个带气窗的陶质屋顶模型,它为我们研究良渚时期的建筑形式提供了重要参考。还有一件四足带漏孔的方槽形陶质容器,造型十分特殊,貌似现代的烧烤炉。

图1-8 2003年清理码头遗迹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