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试掘
2002年8月28日,王宁远和技工陈欢乐到厂区布了一条南北向2米×10米的探沟,位置在高地与水田的交接处,主要目的是确定遗址的南部边界。9月2日,因王宁远另有任务,赵晔和技工葛建良接手试掘工作。次日,因为文化层往南延伸,赵晔将探沟向南扩展了5米。数日后,探沟南部清理出两排东西向分布的木桩。为了探明更南部有无木桩分布,9月7日,探沟再度向南延长了5米,此时探沟(T1)长度变成了2米×20米(图1-3)。
由于探沟南部发现的木桩均深埋在淤泥中,而淤泥中夹杂有大量陶片,征得曹锦炎所长同意后,决定扩大试掘面积,并增加了技工郭黎辉。
为了追索淤泥中散落的陶片在何处消失,9月20日,T1南部再布一条南北向2米×5米的探沟T2,两者相隔2米。为了探寻木桩的延伸和分布情况,从9月24日至11月6日,顺着长探沟T1内木桩的走向,先后向东布T3,向西布T4。T3初为东西向4米×8米,后向南扩了1米,最后扩成了9米×9米的整方。T4则先按照T3在5米×8米时的5米宽度对应向西扩展4米,后又西扩了2米,最后也扩成了9米×9米的整方。长探沟T1的南半部被设置在T4内东部,紧贴东隔梁。
图1-3 试掘
11月26日,T3北部开挖东西向5米×9米的T5。12月1日,T4北部开挖东西向5米×9米的T6。考虑到T6将进一步往北扩成整方,长探沟T1的北半部也落在了T6内东部并紧贴东隔梁,分别纳入T4和T6的长探沟T1此时取消了编号。11月28日,T3南部开挖东西向6米×9米的探方,T1的编号遂挪用到了这里。至此,先后布设的探方(沟)已有6个,2002年实际揭露面积合计为320多平方米(图1-4)。
扩大试掘面积后发现,木桩继续向两边延伸,并且不止两排。最初认为这些木桩可能是遗址边缘的围护桩,类似的情况在良渚庙前、茅庵里等遗址也曾遇到过。木桩周围都是青灰色淤泥,显然为水相沉积。淤泥中包含大量的良渚文化遗物,以鲜亮的黑皮陶片为主,还有一些石器、玉器、骨器等生产、生活和装饰物品。这些遗物应该是良渚先民在水边活动时不慎遗落或作为垃圾丢弃的。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土丘南部的农田乃至104国道以南直至大雄山、大观山丘陵北麓的大范围农田低地,表土下都是探铲打不到底的水相淤积层,说明这一区域在古代曾是一片广袤的水域。如此一来,卞家山就处在了良渚遗址群的南缘,其南部临水的坡岸有护堤和遗物沉没自然十分正常。后来又探知,厂区东部围墙外也有木桩延伸,可知遗址南侧的木桩分布有相当的长度。
图1-4 2002年卞家山遗址试掘探方(沟)布局图
以上信息足以反映卞家山非同寻常的地理位置和特殊保存条件,正式发掘已势在必行。2003年2月14日,曹锦炎所长特地召集了牟永抗、王明达、刘军、徐新民、刘斌、芮国耀、丁品、蒋卫东、方向明、王宁远等所里的老专家和同仁,到卞家山试掘现场考察,然后到吴家埠工作站商讨遗址的性质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