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识时务”不是贬义词
中国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有人认为这句话是指人很善于投机取巧、善于见风使舵,认为这句话含有贬义。但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时间是上天给人类的一个最公平的资源。无论是贫穷的人还是富有的人,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既不会多也不会少,若不用,上天也不会帮忙攒着。因此,一个人今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大多是由他以前的时间投入在哪里而决定的,将来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也取决于他将从现在开始的时间放到哪里去。
麦肯锡做过一个调查,晚六个月上市的商品,即使预算在控制范围内,赚取的利润也要比预计的少33%;而按期上市的商品,即使预算超过了50%,赚取的利润也只比预计的少4%。这是十几年前的调查,现在随着信息流通性的加强,时间成了人们竞争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们愿意为时间而付钱,时间成了一种资产。能不能把这个资产用好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有效性。钟文庆写过一本书叫《我的财智影院》,里面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所有的财务概念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东西,一个叫资产,一个叫时间价值。”怎么把时间价值利用好是管理者,特别是弱势的管理者(不能支配太多金钱,没有太多权力的管理者)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时间从长期来看代表了一种趋势。在管理过程中要意识到趋势的力量。《三国演义》讲的不是刘备、关羽、张飞的兄弟情,也不是吕布的勇猛,更不是曹操的狡诈和诸葛亮的智慧,而是用很多案例只为印证该书的第一句话:“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就是说,一个人再厉害,也厉害不过趋势的力量。鲁迅曾经用一句话来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即“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智商高又极其勤奋的诸葛亮所在的蜀国恰恰是三国中最早灭亡的。诸葛亮死了以后,成都的武侯祠有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说的就是管理者如果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论是管得宽了还是管得严了都会误事。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了解趋势的力量,特别是对弱势的管理者来讲,要顺势、借势,当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造势。
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和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要抓好时机。时机就是一个趋势的拐点。在管理过程中,最糟糕的事情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管理中讲究有效性而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讲究正确性,管理中的“正确性”是综合权衡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以后的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基于道德、伦理、科学准则而做出的判断。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加上彼此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果关系不明晰,这些事物之间彼此碰撞交融,预测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准,而且越是重要的预测就越不准。这就是埃里克·施密特之所以说“只要你有计划,你的计划一定是错误的。只要是MBA式的计划,这个计划里一定有硬伤”的原因。计划是对未来的预测,而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不准的,世界不会听人们的安排,不会按照人们想象的那样去演变。既然预测不准,那该怎么办?人们能做的就是提高对现实的响应速度。速度快了,相对静止也就产生了。当我们对外界变化的响应速度足够快了,也就没有预测的问题了。
《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即“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什么叫势?对企业来说就是盈利模式,盈利模式需要有一个利润空间上的势差,当势差形成时,利润自然就会流过来,这叫作“其势险”。例如,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一般不如金融行业的利润空间大,金融行业的利润空间不如政策红利的利润空间大,等等。“其节短”就是行动要迅速。慢慢计划,快速行动,这是以前的策略;将来,慢慢计划是前提,快速行动是关键,所以时机非常重要。现在一些企业所提出的“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实际上就是“一旦决策就需要快速产生成果”的意思。
众所周知,养老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202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仅在山东省,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高达20.9%,全国范围内该比例为18.7%,有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14%,可见老龄化程度很严重,养老产业必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这个趋势没错,政府需要及早对此趋势进行预判并采取措施。但对企业来说,现在是不是到了发展养老产业的最佳时期呢?可能很难这样说,就像很多人认为IBM大力发展的Watson系统并不成功一样。对企业来说,投资养老产业的最佳时机在各个地区并不一样,在有些地区可能正是最佳时机,但在另外一些地区现在投资可能太早了。此外,企业投资养老产业需要特别注意天道和商道之分:养老问题将是社会问题,养老产业的基本面是由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行业,属于天道的范畴。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需要有公益之心,没有公益之心的企业不能活得长久。但是,天道中仍有商道,养老行业中也有大量的需求属于经济领域,可以由企业根据市场规律开展经营活动予以满足,这些经营活动属于商道的范畴。不能理解这种天道中存在的商道的企业则很难在养老行业中短期生存。换句话说,从事养老产业的企业既需要有公益之心,又需要有商业之能。前者是主,后者是客,但两者缺一不可。
管理具备一种残缺之美,管理者在不同时期需要解决不同的矛盾。管理者不能像科学家一样提出一些长久不变的正确结论,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把矛盾都解决掉,而是要根据趋势的发展发现主要矛盾并给予解决,以便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维持一个组织的发展,这就是管理的残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