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匦检制度
李隆基在折冲府里,对郭震云讲到:“郭校尉,武举学堂的学子,到折冲府参加演练,其表现如何,都详细记录,这是为国培养将才,武举学校两年后都要参加一年折冲府兵,完成策论。在实习如果有实战应用最好,潞州的剿匪和匪巢的探查选优秀的参与其中,整天坐在学堂内,凭空想象,终究是有些浅薄。”
郭震云道:“殿下,如此甚好,不过臣有一想法,不知可行。”“郭校尉不妨直言,办法都是探讨出来的。”李隆基很想知道这历经几次塞外行军打仗参军有何策。
郭震云行礼:“殿下,臣建议有三,一是折冲府40岁以府兵上可以分配到各屯营,担任屯田教习武官一职;二是各驿站可以更换折冲府更换府兵,给有战功府兵有一养家职位;三是有伤残的府兵,朝廷的抚恤无法兑现,现在虽商会募捐解决,但不是长久之计,最好是有一日后养家的能力。”李隆基心里很赞同这个建议,“很好,不过这需要和各位明公商议之后,给于答复。”
武举学堂自今年起,每年就有600名学子进入折冲府兵,用于替代现在年龄稍大的府兵,退出的府兵的安置上,原来是可选择农工商户籍,让士兵自己选择,现在看来许多士兵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反倒陷入迷茫的状态。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可是所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转化为改变自己命运运势。下午李隆基就叫来范刺史、几名知州事进行商量。结果是是让年龄45岁以上有伤残的一次性发放一笔钱财并减免家人赋税,返回屯营颐养天年;25-30岁以上进驻驿站和商行的护镖队,也可以进各地工坊学门手工技艺。必经唐朝武帝时期平均只有寿命61岁左右。
潞州不是很大,李隆基经常下去私访,各县官吏虽说有小错,但基本没有出现违反现有唐律的事情,可现在律法是真没有能力更改,。盛世之下人们大多数会选择安逸生活,享受当下美好,很少有人考虑到潜藏的的危机,并为之做好应对的准备。
在魏晋南北朝以后,门阀可是拥有势力,那就无比恐怖。一家一姓,就可以改朝换代,废立皇帝。那时候的门阀,就是一个庞大的贵族集团。他们已经死死控制住了王朝的命脉,固化了统治阶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典型的门阀制度。那个时候,只要阀门开个会,统一下思想,直接就可以让王朝更迭。一手持兵法之利,一手握纵横之道,合纵连横,逐鹿天下!
唐朝建立后,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利用均田制和府兵制,把军权大部分军权,从氏族门阀手上剥离出来,天下府兵几乎都掌握在朝堂手里。在这不得不说武则天有着非同一般的手段,坐稳皇帝之位,并能把一部分世家门阀驱逐出了权力的中心,首创的一个可怕的制度:匦检制度!这就是武则天的杀手锏。轨检制度分为4个功能,分别代表了4种制度,匦检制度,是武则天,设立了一个信箱,信箱分为东西南北,各设置了一个信筒。 4个信筒,分别投递的信件内容不同,它代表的是4个方向的改革。
第1个,位于东方的青色信筒。只要你是武周之民,无论身份贵贱,只要自认为有才,都可以投自荐信,只要才能被认可,就可以直接当官。“贵族体系之所以能够垄断权力,就在于选官的权力其实是垄断在他们的手里,底层的人想要当官,根本没有上升的渠道。他们只能去给门阀投行卷,卖身给门阀。可武则天直接打破了这个规则,绕过了世家门阀,开始从底层疯狂的提拔人才,这才叫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人常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才是武则天朝真正的写照。底层的人,直接绕过了世家门阀,成为了天子的亲信,他们得以光耀门楣,武则天凭借,匦检制度的这个自荐信,拉拢了大量的寒门子弟。这是完全跨越了阶层,大规模,疯狂的提拔底层的人才,成为了武则天的心腹。
武则天设置第2个信筒,那就是位于南方的红色信筒。这个信筒,主要是为了广开言路,只要你对朝廷的政策有建议和意见,就可以投递到这个心信筒里。武则天这个信箱中,允许任何人参政议政,提出自己对武周王朝的建议,而且,你如果说的在理,让武则天眼前一亮,觉得你是个人才,那你还可以当官。那就是让谏官畅所欲言,让朝臣可以指出君王的错误。武则天不但让官吏畅所欲言,而是让武周朝的每一个百姓,都畅所欲言,参政议政。
武则天的第3个信筒,真正的千古功业!位于西边的白色信筒里,那投递的是伸冤的信件。凡是武周之民,你觉得,哪一级官吏冤枉了你,压迫了你,残害了你,抢你良田,夺你妻女,但你身微言轻,申冤无门。可以向武则天反应,来洗刷自己的冤屈。武则天的这个制度,那可是炎黄历史,乃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信访制度啊!他是填补了朝廷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让底层的百姓,可以伸张自己的利益。
武则天最后一个信筒中,就是位于北方的黑色信筒,那就是专门投递告密的信件。武则天的这个制度,那就如同给官吏头上戴上了紧箍咒但是,并不是说你告密了,武则天直接连审问都不审问,就把人给咔嚓了。这跟御史弹劾官吏之后,官吏被调查的程序是一模一样的,那是走标准流程。真正让官吏们觉得黑暗的是:这个时代,出现了炎黄历史上一次监察制度的颠覆性改革。以前的监察制度,那都是自上而下,朝廷中央监察地方,由官吏监察官吏,比如御史,巡查使等等。但这样很容易形成官官相护,甚至御史们都成了党同伐异的工具人。而这一次,武则天发明了自下而上的监察制度。
这才是让官吏们觉得黑暗血腥的地方,因为他们的特权被打破了,他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官官相护。他们不但要防备着御史,他们更加要防备着百姓。
这些百姓可是他们欺压剥削的对象,手里握着都是血和泪证据啊。一旦他们眼中如同蝼蚁的百姓,拥有了监察官吏的权利,那对官吏阶层的利益,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因为在古代,即使是唐朝地方官吏们的俸禄也不高,他们的大部分利益还是全都来自于各种灰色收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吏对百姓,那才会露出了他们最丑恶的一面。
因此,在武则天朝,官吏的生存状态,就跟朱元璋的洪武朝差不多,时刻都有掉头的风险,可以说步步惊心。史书上对武则天朝的这个告密制度,大肆抹黑,为的就是杜绝皇帝们,再次启用这个让他们头皮发麻的监察制度。。
贵族阶层是不会心甘情愿的离开了权力阶层,把所有的权利让渡出来!他们发现了自己阻碍了历史的进步,所以,为国为民自愿牺牲?开玩笑,他们只会采用各种手段欺骗百姓,转移矛盾,或者让百姓把矛头指向帝王。
只是可惜从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最喜爱的男人“张氏兄弟”成为武则天统治晚期最有权势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子女和武氏家族都不能相比。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逝,张氏兄弟在朝廷内更加权势滔天;
长安元年(701年),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女婿议论了张氏兄弟,被武则天怒斥,迫使李显下令儿子、女儿、女婿自缢谢罪;
长安二年(702年),李显携弟弟李旦和太平公主共同上书请求为张氏兄弟封王;张氏兄弟从名不见经传到权倾天下,连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同样也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都要被迫自杀谢罪,而且李显和李唐皇室的成员还要上书请求为他们封王。可想而知李唐皇室的成员对张氏兄弟有多恨。同样的李显的女婿还是武承嗣的儿子,也一样被要求自杀,而且武三思等人也不得不阿谀奉承讨好年纪轻轻的张氏兄弟。这样看武氏家族也对张氏兄弟没有什么好感。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李、武两家开始联合,朝廷大臣也展开了针对张氏兄弟的攻击。武周朝堂上除张氏兄弟之外最有势力的团体或者家族就这样默契地联合了起来,张氏兄弟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想让其灭亡必让其疯狂,朝堂诡异风向,让天下人心思动,注视着朝堂动静,朝堂各方势力不会把注意力关注到已经外放的潞州藩王李隆基身上。
当夏至即将来临的时候,好消息不断传来,南源河上的烧制焦炭的煤场,已经建立了起来,李石俊不愧为烧制木炭的大师傅,经过几次尝试之后,采用了很多窑洞,隔离炭火烧制,螺旋烟灶等工艺,有了焦炭就为下一步烧制优质钢铁提供条件。郝书萱推荐的海州马衡宇,马待封一家也来到了潞州,李隆基终于有机会看看这位称为中国机械人第一人的马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