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能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婴儿在思考——克莱因明确地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这个事实。婴儿(或者说我们出生时)会思考什么?又为什么而思考呢?如果说婴儿在思考一些与生死相关的冲突,这恐怕和生活中的经验大相径庭。因为婴儿身处安全的环境中,受到关心和照料,大多数时候他们也是平静的,要说他们的心理的话,那似乎也是一个发展中的、等待培育的自我,如何能体现出婴儿拥有自己的思考呢?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会遗忘婴儿期的经验,遗忘如今的这个“自己”是如何形成的,因为自我形成的经验大部分存在于无意识中。而克莱因却想要揭示,婴儿的自我和人格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在克莱因看来,婴儿的身体和心理的界限是模糊的,来自本能的冲动和外界的刺激浑然一体、不分内外,于是婴儿试图用一种方式去处理自己感受到的体验,这种方式就是幻想(phatansy)[10]。幻想是精神世界建构的必然途径,婴儿通过幻想获得了对自身体验的理解,而由于婴儿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例如,有时婴儿不知道睡觉可以缓解困意带来的不舒服,有时他们会被自己发出的哭声吓到)。这些幻想常常也脱离现实,甚至狂野奔放,例如,婴儿可能将饥饿感幻想为“一个邪恶的人在体内制造破坏”,如果母亲没有立刻缓解他的饥饿感,这种被迫害的焦虑感就会增强。

在克莱因开始与儿童开展精神分析工作后,她注意到这些儿童不同寻常的焦虑:那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活中发生了特别可怕的事情,而像是被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吓到”了,在思考如何处理和解决它们。这些孩子被自己的内心牢牢困住,因此在与人的关系中要么退缩,要么情绪忽高忽低,无法投入地学习、游戏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而焦虑总是联系到儿童对爱和恨有关的幻想:他们害怕自身的攻击性会让自己失去母亲的爱,也害怕由于自己的攻击,会遭到来自父母的攻击。他们很难调和这种矛盾,越是感受到攻击性和恨的破坏力量,就越会陷入情感的困境。由此克莱因进一步探索婴儿的内心世界,发现婴幼儿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接受和吸纳来自父母的照顾和教育,而是一种主动走向整合的过程,也可以说,从出生起我们就无法停止思考自己的体验,无意识中我们深度地思索着爱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