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苍:活得久也是本事
前176年,御史大夫张苍终于升任丞相。
在西汉,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是做丞相的必经之路。张苍是最后一位入相的汉初功臣,时年已80岁。张苍能升任丞相,离不开下面几个因素:
首先,好出身:刘邦功臣集团大多数出身草莽,张苍在秦朝便是御史。
其次,有师承:张苍是李斯、韩非子的师弟,同拜大儒荀子为师。
其三,资历深:刘邦起兵不久,张苍便投靠了他。
其四,文武双全:张苍不仅是文臣,而且有战功。
其五,忠诚度高:深得刘邦信任,曾被派去“打入敌后”,监视张耳父子。
其六,有政绩:汉初许多政策都出自张苍之手。
其七,全能型人才:张苍精于律历,是经学、天文历算专家,曾校正《九章算术》,推动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拥有如此豪华的履历,却晚年才入相,从知名度来看,尚不如自己的学生贾谊,张苍多少有些憋屈。然而,张苍奇迹般地活到了104岁(可能更长),相比于刘邦的61岁,吕后的61岁,张良的61岁,萧何的64岁,陈平的60多岁,周勃的75岁……堪称笑到最后。
张苍能长寿,有自身身体素质的因素,也有深得儒学真传的因素。
在刘邦手下混了个“老资格”
张苍生于何年,《史记》未载,但肯定在秦灭周之前。即以东周末代君主周赧王退位时(前256年)算,张苍也活了104岁。
司马迁说:“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成年后,张苍拜在荀子门下,他和荀子都是三晋人。战国时,三晋“以医言政”风气浓烈,学者们坚信“上医医国”,故师徒二人均通医道。
张苍后在秦朝任御史,“主柱下方书”,即掌管奏章、档案、图书等,以备君主咨询。此职位又称“柱下史”,老子(李耳)在周朝时曾任此职。张苍的师兄韩非、李斯受秦朝重用,张苍可能搭了顺风车。但不知为何,张苍后来犯了罪,只好逃走。
前209年,刘邦起兵。经过长达2年的努力,刘邦终成一方豪强。前207年,刘邦远征南阳,张苍来投。故张苍虽非勋旧,但也算“老资格”。
楚汉争霸时,为分化项羽军力,刘邦派亲信分头把持各诸侯。张苍被派到赵国当相国,“辅佐”赵王张耳、张敖父子近4年。派张苍去,一是因为刘邦非常猜忌张耳父子,必须找个信得过的人去监督;二是因为张耳父子为人软弱,需要能人相助。任职期间,张苍曾领兵作战,堪称出将入相。
张敖丧失利用价值后,刘邦命韩信灭赵国,张苍随韩信参加了赫赫有名的井陉之战,彻底消灭了陈馀的势力,立下战功。
刘邦不喜儒生,却重用张苍,部分原因是他相貌异常,且有吏能。
长得白竟然能免死
先说相貌异常。
张苍投奔刘邦后,曾“坐罪当斩”,王陵(后任汉朝丞相)见张苍“身长大,肥白如瓠”,“怪其美士”,便向刘邦求情,饶他一命。
张苍肤白、个儿高,属“奇貌”。
秦汉户籍记录中,有肤色一项,在出土文献中,绝大多数人的肤色是偏黑色、黄色,只有极少数人的肤色是偏白色的。司马迁说,张苍的父亲身高不足五尺,张苍却八尺有余,张苍的儿子也是高个儿,张苍父子二人都封了侯。张苍的孙子身高仅六尺,后因罪被削爵位。
可见,“奇貌”是秦汉时当官的重要条件。刘邦便以左腿有72颗痣而自豪,他未发迹时,吕公善相,称刘邦有“奇貌”,将女儿吕雉嫁给了他。
王陵之所以能说服刘邦,还因为二人同乡,王陵年长且富,刘邦曾视之为兄。
再说吏能。
秦法以吏治国,汉随秦法。鉴于秦法苛酷,致秦朝二世而亡,汉初期以严刑峻法为基础,执行时适度放宽。
萧何、曹参都主张“无为而治,坚守清静,复返自然”,但不接受儒家的仁政,儒生难得重用。可楚汉战争刚结束,萧何便任张苍为计相,让其主持税收和上计工作(古代地方官员年终申报一岁治状,即全年“集簿”,称为上计),同年张苍被封为北平侯。
汉初将相大多出身布衣,张苍熟读秦档案,且通算学。利用秦档案,张苍完善了地方法律,制定出新的赋税标准,调整了兵役安排策略。刘邦曾迁关东六国豪强10余万口入关中定居,而这是秦始皇用过的手段,应该是张苍从秦档案中学来的。
然而,张苍长期未进入权力核心。
这一等就是20年
刘邦统治后期,到吕后掌权8年,张苍被派到诸侯国当相国,在淮南王手下一待便是16年。与西汉开国功臣比,张苍的战功太少,他只能默默等待。
先是刘邦,死于前195年。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时中流矢,吕后请良医诊治,医生称可治,刘邦却骂道:“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不许施治,但赐医“金五十斤”。医在当时属方技,与祝由术、巫并列,会诊多是方技医与巫协商,所以许多人不信医。在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五十二病方》中,有30个是巫方。
接着是萧何,死于前193年。在刘邦的坚持下,萧何被定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压倒了将领们支持的“战功第一”的曹参。曹参被长期外派到齐国当相国。汉朝初期,萧何大修未央宫,有讨好刘邦的嫌疑,他与吕后合谋诛杀韩信后,自污名节以保身,可见萧何心思重(长期身居高位,伴君如伴虎),难免积劳成疾,以致病亡。
之后是曹参,死于前190年。史书未记其生年,根据推算他应该活了60多岁。曹参好饮酒,而这加速了他的死亡。
再往后是张良,死于前186年。张良年轻时曾领兵作战,投靠刘邦后,身体多病,只能“常为画策臣”。为治病,张良采用春秋时便风行的导引法,即用特殊动作,配合呼吸,加上辟谷术(因“食谷者智而不寿”)来强身健体。导引法初期似有成效,楚汉战争后,张良曾随刘邦平叛,后因长期辟谷导致瘦弱不堪,长年无法外出。
最后是吕后,死于前180年。她被狂犬伤腋,误信巫师之言,未进一步治疗,4个月后发作而死。
张苍等了20年,终于等到故人皆凋零的局面。
精英们竟然是被齁死的
1930年,瑞典学者贝格曼(Wariock Bergman)对汉代烽燧遗址进行挖掘,出土1万余支汉简,记载了居延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17千米处)戍卒的生活状况。学者李振宏发现,虽然这里生活条件恶劣,但是士兵患病率仅为4.28%,且77.65%的患者可以被治愈。由此可见当时医疗水平之高。1
秦朝加汉朝共441年,发生疫灾66次,平均6.68年1次。其中大疫6次,特大疫18次,均与汉初无关。2秦汉是中原气候转冷期,最低点在东汉,致传染病流行,所以古人称传染病为“伤寒”。但西汉初期气温稳定,是瘟疫的平静期。秦统一六国后,各医学流派互相融合,医疗水平空前提高,可西汉开国精英活到70岁以上的寥寥无几(周勃活了75岁)。
著名秦汉研究学者王子今深入研究居延汉简,惊讶地发现:西汉政府月给戍卒食盐多达3升(相当于894克),日均摄入量达29.8克。3
有人认为,当时食盐加工水平差、杂质多,但食盐加工难度不高,汉代已有精炼的“末盐”,就算是低档“颗盐”(大粒盐),居延汉卒日均摄盐量也高达24.2克,而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日不超过5克。4
古人嗜盐,《管子》中也有记载:“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顾炎武认为,当时的升容量只有清代的1/3,即使如此,成年男子日均摄盐量也达26.5克。5
古人多农耕,劳动量大,出汗多,需补充食盐,且当时副食难保存,多用腌制法来保存。食用盐后,人体易兴奋,害处不易被发现。摄盐量过高,可能是影响精英们寿命的重要原因。
没躲过汉文帝下的套
前180年,陈平、周勃发动政变,杀诸吕,迎代王刘恒登基,刘恒即汉文帝。
汉文帝对陈平、周勃颇疑惧,入长安当晚,便撤换南北禁军和宫廷内卫负责人。之后,汉文帝提拔张苍为御史大夫,因他虽属开国功臣,但与陈平、周勃等人往来少,且张苍已76岁,威胁较小。
周勃、灌婴相继被罢相后,张苍顺位而上,一下当了15年丞相。张苍主张“清净不事”,让急于作为的汉文帝不满。汉文帝更喜欢张苍的弟子贾谊,贾谊性格峻急,主张用儒家哲学彻底改造西汉政治,引起功臣集团不满,周勃、灌婴、冯敬等人轮番对其进行诋毁,汉文帝只好疏远贾谊。
前163年,汉文帝暗中指使公孙臣上书,提出汉朝属土德,将有黄龙出现,应改正朔服色制度。
当时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周属火,秦属水,汉属土,依序后者均克前者;另一个说法是,刘邦起家之初,流窜于芒砀山中,此地属楚,民风尚赤,所以编出斩白蛇的故事,自称赤帝子。
登基后,刘邦意识到当年临时编的说法与五德理论不合,称秦太短,应有汉来延续周朝(火德)之后的水德,所以汉初也属水德,皇帝着装外黑内赤,黑代表水,赤代表赤帝子。
汉文帝变水德为土德,可能是圈套,引诱反对者出击,并彻底干掉他们。张苍本不反对,但按水德,遵秦礼,以农历十月为岁首,预算、征税等皆以此为准。改土德,则以一月为一年之始,行政上较麻烦。所以张苍驳回公孙臣的动议,称不信黄龙会现身。
据《史记·孝文本纪》载:“十五年,黄龙见成纪。”95岁的张苍被罢相,这标志着汉初功臣集团从此退出大汉朝廷。可惜不久后贾谊在长沙病死,未能施展抱负。
自有一套养生法
张苍是北平侯,据西汉制度,罢相后需回封地。张苍在北平(今河北满城)又住了近10年,比汉文帝还晚死5年。
晚年张苍牙齿尽落,每天只食人乳,后人误以为这是长寿秘方。其实,儒家以“仁者寿”为核心,自有一套成熟的养生法。
其一是节欲慎疾。不仅“八不食”(《论语·乡党》),连睡觉也要“寝不尸”“曲肱而枕”,即侧身睡,别像尸体那样躺着。
其二是重视体育锻炼。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鱼、打猎不为收获,只为健身。
其三是注意心理健康。《礼记·乐记》中提出了“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的理论,要求人们注意陶冶性情。
其四是终身学习。这既能使头脑保持活跃的状态,又契合“养生之道,常欲小劳”的理念。
除此之外,儒家认为“静”能养生,于是创造出独特的打坐方法,代代传承。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荀子活到75岁。张苍作为儒家弟子,自然学过这些方法。
在“诚意正心”上,张苍也下过功夫。为感谢王陵的救命之恩,张苍一生视之如父。张苍在官场几经沉浮,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开朗,践行了儒家“养德、养生无二术”的观念。
此外,在孔子提出的“八不食”中,有“不得其酱不食”的主张,即专菜配专酱,否则不吃。张苍遵循此主张,从而减少了盐的摄入量。
另外,张苍可能有长寿基因,他的儿子也很长寿,但据现代科学研究,长寿基因只起约17%的作用,生活方式起约60%的作用。看来,虽然张苍创业的本事不如萧何等人,但养生的本事却大大胜出。
(本文多处引用董平玉先生论文《百年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张苍研究》,特此声明,并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