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有习得性无助吗?
之前有关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动物实验,那么人有没有这种心理现象呢?尽管从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具有某种连续性,即动物的多数心理有时可以直接类推到人的身上,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对于越来越注重实证的心理学来说,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现象或数据应该是解释人有没有习得性无助的最好证据。
如果要把习得性无助实验模式推广到人的身上,有一个问题必须妥善解决,那就是心理学实验中最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人是这个世界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先有意在人身上诱发出一个心理问题,然后再用一定的办法去解决或消除这个问题,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所诱发的问题会全部得到解决。而即使诱发的问题能全部得到解决,但诱发过程的副作用也可能无法估量,因此心理学对于用人做被试的研究慎之又慎。所以,关于人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就不能沿用之前动物研究的模式,而必须设计出一种不会给人带来任何伤害的新模式。
一、关于人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从1971年起,塞利格曼团队开始围绕着研究人的习得性无助而设计相关实验。在对之前有关动物习得性无助实验进行仔细考察之后,他们以控制感为核心,保留了以前动物实验的基本程序,但把动物实验中的“电击”刺激修改为“噪声”刺激。因为塞利格曼发现,之前实验中的电击刺激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厌恶刺激,因此心理学只要寻找到一个让人厌恶的刺激就可以了。事实上,对人来说,刺激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厌恶刺激、中性刺激和喜爱刺激,而人的多数心理问题则主要是由厌恶刺激所导致。
实验是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的(4)。塞利格曼团队招募了一些大学生,并把这些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被试(实验一组)在实验室里被迫听一种让人心烦的噪声,不过这些被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可以找到一个开关来停止这种噪声(对噪声有控制感)。
第二组被试(实验二组)也被迫听和实验一组同样的噪声,不幸的是实验二组被试无论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不能使噪声停止(对噪声没有控制感)。只有当实验一组被试通过努力而停止了他们自己的噪声时,实验二组被试的噪声也才会被同时停止,也即实验二组被试与实验一组被试共轭在一起。
第三组被试(对照组)不接受噪声刺激或其他任何特殊处理。
当这三组被试在各自的条件状态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任务之后,再让他们紧接着做另外一项实验任务:用手指的移动来停止噪声刺激。实验装置是一个“手指往返箱”,也就是当被试把手指放在往返箱的一端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声刺激,而当被试一旦把自己的手指放到箱子的另一端去后,这种噪声就会消失。
实验结果证明:人也会患上习得性无助。
实验一组那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停止噪声的被试,还有那些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噪声刺激的对照组被试,他们在“手指往返箱”实验中很快就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端来停止噪声。
而实验二组被试,就是之前在实验处理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使噪声停止的那些被试,他们中的多数人听任刺耳的噪声一直持续地响下去,一直忍耐着不去做任何改变的努力,直到研究者中止实验任务。事实上,这些被试只要把自己的手指移动到箱子的另一端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噪声了,但实验中这些被试的手指却始终停留在原处,就是不愿意移到箱子的另一边(和之前动物实验中狗的行为类似),这些被试无疑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我和我的研究生也做了一个有关儿童习得性无助形成时间的实验,该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形成习得性无助比成年人更快,他们在失去控制感的情景中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我们的实验研究是30分钟)就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我们让两个8岁的儿童完成同一项任务:把一篇文章输入电脑的文档,两个儿童分别在各自的房间同时开始实验任务。当儿童进入房间后,房间中的电脑就会发出一种噪声,A房间中的A儿童只要去按压自己电脑键盘上的键,他就会找到一个关掉这种噪声的开关;而B房间中的B儿童不管怎么努力,都关不掉自己电脑发出的噪声,只有当A房间中的A儿童关掉自己电脑发出的噪声时,B房间中B儿童电脑的噪声才会被同时关掉,即A房间和B房间的两台电脑被共轭在一起。
30分钟之后,两个儿童被要求分别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完成一项搭积木的任务。当儿童进入房间时,房间充满了之前的那种噪声,而这次关掉这种噪声刺激的开关在门的旁边。实验结果发现,A儿童进入房间后会立刻寻找到开关把这种噪声关掉,然后再完成实验任务;而B儿童进入房间后则忍受着噪声,闷头完成实验任务,B儿童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随后研究者用同样的实验程序对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30分钟失去控制感的噪声经历并不会让大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现象,这说明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主要是因为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很正常的行为方式,可能无意中就会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看看以下这些情景吧。
情景一:妈妈要去上班(或者要去做别的事),但孩子哭闹着不让妈妈出去,非要妈妈留下来陪着自己,于是许多妈妈开始采用哄骗的办法来让自己脱身。“宝贝乖,不哭,妈妈不走了。”妈妈开始用一些方法刻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趁孩子不注意时悄悄地离开了。
“宝贝乖,不哭,妈妈不走了。”妈妈开始用一些方法刻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趁孩子不注意时悄悄地离开了。
很多妈妈都用过这种方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因为她们相信这种方法既可以达到使自己离开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孩子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形。但殊不知这种情形多次出现会使孩子逐渐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感,并最终使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在这种生活情景中,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像一个“幽灵”:反复无常(说不走的,怎么就走了呢?),来无影去无踪。孩子由于生活能力比较差,一般比较依恋成人,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哭闹,饿了哭,不舒服时哭,依恋妈妈时哭,想要什么东西时还是哭,也就是说,孩子的哭就相当于他的努力。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哭(努力)不管用时,其实是他意识到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了。当以上的情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之后,许多孩子真的在妈妈再次离开时不哭(努力)了,家长们还窃喜自己之前的方式有效了,实际上这时候孩子已经对妈妈的离开表现出了无可奈何,至少孩子已经在妈妈离开的情景上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所以,从目前的心理学研究来看,和孩子相处,特别是和生活能力比较差的婴幼儿相处,成人应该在孩子的感知觉范围内进行活动,也就是说,成人所做的各种活动应该要让孩子听得到、看得到。回到上文的这个问题,当孩子哭闹着不让妈妈去上班时,妈妈首先要耐心地和孩子解释一番(别以为孩子不懂而不做任何解释),然后让孩子知道妈妈很爱他(可以亲他、抱他一下),最后在孩子的目光下离开。尽管孩子可能会在妈妈离开时哭闹,但孩子在这过程中其实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已经对妈妈起作用了(妈妈已经和自己解释了好一会儿,还亲了自己一下等),因此,也就不会失去控制感。
情景二:妈妈觉得应该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于是当妈妈认为一件事对孩子有利时就会用自己的权威直接叫孩子去做。例如,“孩子,你去把自己的房间整理一下”“孩子,去打一会儿篮球吧”等。
在如今这个什么都追求快的社会文化氛围,民主在中国似乎被看作是多余且费时费力的形式,多数中国人习惯于利用年龄、地位、文化、权力来支配他人,以期迅速达到目的。实际上,我们应该在多数事情上慢一点,这种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当我们希望孩子去做一件事时,完全可以和孩子慢慢地协商。当一个妈妈和孩子协商了很久,孩子终于去整理自己的房间了,尽管从完成任务的效率上看差了一些,但这种民主的协商过程却增强了孩子做这件事的控制感。因此,除非特别追求效率(如军队执行任务等),一般情况下民主协商会让人们生活得更开心,也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
情景三:我高中时的一个同学现在是江苏宜兴市一所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回老家时我们见了一面,我发现他的性情大变,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对什么都兴致不高。同学们议论的时候,他也只是小心翼翼地在旁边听着,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在私下我问他怎么不说话。他告诉我,他以前一直教高三毕业班的数学,那几年他工作很努力,每天“从鸡叫忙到鬼叫”,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在高考中也总是名列前茅,但在年终评优秀时,“校长每次都把那些马屁功夫好的人评为优秀”,从来没有轮到过他。因此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用,从此以后就逐渐开始只做好本职工作,而对其他的事一概不管,所谓“点到上班,钟到下班”。
实际上,我的这个同学已经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人们为什么要在工作中努力?道理很简单,人们希望借助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能朝预定的方向发展。当人们发现自己的努力并不能带来那些可预见的变化时,他的失望其实来自他对生活失去了控制感。所以,公正从某种角度上说既是社会和谐的因素,同时也是个体保持创造和创新精神的基本条件。在一个不公正的环境下,个体都会或多或少变得有点习得性无助。
二、习得性无助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行为特征
科学实验明确证明了人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随后的一些研究更是发现,个体的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习得性无助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个体的心理或行为常常会出现很大变化,许多时候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让人诧异的行为,这些行为或许并不完全是习得性无助所导致的结果,但至少都和习得性无助有一定的关系。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习得性无助形成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小忧伤,这些小忧伤在当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不加以提防,它们也会对人造成一些巨大伤害。
2012年5月6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日,但我所在的学校却发生了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
女主人蒋某和她13岁的儿子在家休息,而丈夫则外出上课。上午8点多,早早起床的蒋某做好了早饭,她看儿子还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便叫了几声,可是没有一点回应。虽然是周末,但是蒋某很早和儿子定下规矩,周末可以睡懒觉,但是不能超过9点。于是蒋某走进儿子的房间,掐了一下他的脖子,看儿子还是没有反应,又掐了一下。蒋某以为儿子这下肯定会起床,就走出了房间。
据蒋某事后说,掐脖子只是她和儿子常玩的一种游戏,以前也这样做过,当时连掐了儿子两下,儿子不理她,她以为儿子在和自己闹着玩,所以就不再理他。
定下的规矩不能变,眼看快到9点了,蒋某见儿子还是没有起床,就有点生气了,她再次走进儿子房间,用手掐住儿子的脖子,这次她听到儿子咳嗽了两声。因为蒋某平时最关心儿子的身体,现在看到儿子生病了居然还和自己闹着玩,就更加恼火,于是手劲不觉加大了些,而随着手劲加大,蒋某发现儿子不正常了,伸手一摸,儿子竟没有了呼吸。
蒋某在周围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疼孩子的妈妈,孩子的一点小事她经常都会大惊小怪,但为什么会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呢?
其实,蒋某在留校成为一名老师之后,一直在工作、事业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发展,但她是个有上进心且好胜的人,因此她开始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孩子的任何变化(她心目中的所谓好变化)都是她自己成功的标志。但实际上,孩子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性的增长,越来越不听话,这使得蒋某对孩子的许多行为越来越无可奈何(失去控制感),再加上她的精心培育并没有使孩子达到她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她在潜意识中已经对孩子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怨恨,从而导致其失手掐死了孩子。从本质上说,很多父母为孩子做了多余的事,主要是因为父母不恰当的成功观导致自己和孩子进行控制感的竞争。父母要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感来体现自己的成功,而孩子则想通过自主性来实现控制自己生活的愿望。从这种意义上说,孩子有时成了大人为了达到目标、实现自己控制感愿望的工具,而大人却在这个过程中打着教育的名义。
不过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个体在形成习得性无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小忧伤,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个体出现了以下这些小忧伤就一定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习得性无助。
第一,经常会感到生活压力很大。尽管在今天这个越来越重视福利的社会,人的生存压力不见得有多大,因为一个人即使不做任何工作也会得到政府或社会的救助,但每个人还是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社会发展压力。不过正常情况下,人们只是在特定的刺激或因素影响下才会觉察到自己所面临的压力,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漠视这些压力。但是,一旦个体在心态上形成了习得性无助,那他就会对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产生敏感性反应,也即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觉察到自己的压力。
第二,总觉得自己荒废了一天又一天,却又不知道怎样来充实自己。习得性无助的人会对自我失去信心,所以,他会觉得自己的一切失败都不可避免,但由于觉得这种失败源于自己,因而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有个学生在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的作业中这样记录了自己的生活:
我很怕一个人(独处),但是,我又从来不出去和同学玩,放学回家后就一个人待着。我喜欢热闹,喜欢有人和自己玩,但是,我更害怕热闹过后的冷清,从而在(再)也不能适应一个人的世界。我有一个姐姐,我和她的年龄相差比较大,所以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姐已经去外地读书了,她在家的时间很少,每次我姐回家我都会很开心。寒假的时候,我最期待和我的表哥和表姐一起玩,但当他们离开时,我总是会哭,哭很久很久。在我哭的时候,我的母亲就会抱着我,我觉得很温暖。母亲也会哄我,但我还是哭声依旧。除了在母亲面前,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是背着人哭的,我不喜欢把自己的伤心呈现在亲人和朋友面前。
第三,常常不喜欢现在这样的自己,同时也不喜欢周围的人或事。对已有状况无可奈何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不喜欢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会不喜欢自我所涉及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同事及家庭。从大学四个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这一问题在大学二年级时表现得最明显,是所谓的“大二问题”的核心问题,即到了大学二年级时,学生比较容易产生这一问题。而心理学在研究上也有一个特点,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大部分心理学实验的被试恰恰是大二的学生。读者或许可以从这种巧合中获得某种体会。
第四,缺乏“安全感”,凡事不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做任何事总希望有个人来帮自己。安全感是建立在对自己有信心的基础上,当个体觉得自己不能对生活进行有效控制时,他就会刻意地过分保护自己,如凡事都会特别小心,不愿意和别人过多交往,尽可能做较少的事等。这些人总想躲起来不被其他人知道或注意到,特别希望能到一个没人能找到自己的地方,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感到孤独,喜欢养小动物,并能在这些小动物身上花费很多时间(陪它们说话等),同时也会因为动物的行为很生气。
第五,面对新的情境会产生某种生理反应,吃不好饭或睡不好觉。过分敏感是习得性无助所导致的一个最经常的行为特征,这种敏感有时会伴随着某种生理反应,包括头痛、失眠或胃口变差等。但有时敏感又仅限于心理,如经常多愁善感,会为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或一些正常的自然现象掉眼泪等。
第六,每天都感觉自己好累,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累。习得性无助的人总想着通过多种多样的自我控制来保护自己,但又觉得自己控制不住相关的情形。越是觉得控制不住就会越想要自我控制,这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不足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觉得自己好疲惫。在这一点上尤其要提醒教育者,当你想禁止孩子出现或从事某种行为时,你最好不要整天唠叨,因为越是禁止孩子,越有可能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