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中国建筑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屋顶上为什么要放那些小宠物:脊兽

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屋顶样式,我们来详细聊聊屋顶上的众位脊兽。

我们说过,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是有严格等级划分的,而屋顶上小兽的数量也是和等级有直接关系的,按等级一般安放三个、五个、七个或更多。一般五个的比较常见,再加上后面的垂兽,一共是六只小兽,所以就叫“五脊六兽”了。

脊兽(故宫)

中国建筑什么都要看等级,级别不够的不但脊兽没几个,台阶也少好几阶,门钉也少好几排,总之一切按级别来。那么问题来了,哪个建筑上的脊兽最多呢?

有一间屋子,它的屋顶上有十个脊兽,是全中国建筑中脊兽最多的。这间屋子在北京,在故宫里。它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

它不是皇上上朝的地方,而是祭祀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太和殿。

为什么太和殿上有十个脊兽?

其实这是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太和殿是用来给皇家祭祀用的,所以在故宫中等级最高,所以屋顶上的脊兽也就最多。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十个小兽都是何方神圣吧。这十个小宠物分别叫:1.龙,2.凤,3.狮子,4.海马,5.天马,6.狎鱼,7.狻猊,8.獬豸,9.斗牛,10.行什。

脊兽(故宫太和殿)

这就是故宫太和殿上脊兽排列的顺序。这个顺序和《大清会典》里面说的顺序有些出入,具体就是天马和海马换了个位置,狻猊和狎鱼换了个位置。它们长得都很像,站立的姿势也差不多,远远看去,真是很不好辨认,一不留神就弄混了。

关于这些仙人和小兽的来历和作用,你就记住一句话就行: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祥瑞的象征,为了传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有各种传说,同时也给它们加了各种各样的人设。

当然,这种人设是永远不会崩掉的。

站在第一个的叫作骑凤仙人,也叫骑鸡仙人。他不算在脊兽里,是个领队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人,不是兽嘛。他是个道人的打扮,手上还拿着笏板。所骑的是一只凤,浑身羽毛,尖嘴细目。关于这个道人的来历,我们一会儿再说。

骑凤仙人后面的第一位就是龙了。当然,站在前排的几位,基本都是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狠角色。龙、凤都是皇权的象征;狮子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天马日行千里,海马象征吉祥与智慧。这几位大佬一直占据着前排沙发的位置。

龙的最大特点,就是特点太多了。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是由多种生物“拼凑”而来,说点儿文言,就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宋罗愿《尔雅翼》)。这么多特点,全放在一个小小的脊兽上,那可就困难多了。能把这几个重点部位表现出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这位龙同学身上基本是全副武装的:身上有鳞,头上有角,脚为鹰爪,身上有火焰纹,腹部还是一节一节的。

不过,龙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两根长长的龙须,这里没有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其他的鬃毛表现得还是很到位的。这位龙同学,站在一众小兽的第一位,身材魁梧,目视前方,还真有点带头大哥的意思。

第二位,是凤。远远看去,怎么像反放着的一只高跟鞋呢。

其实这就是它和其他小兽最大的不同。因为它是凤凰,是一只鸟,所以,它的下半身是两条鸟腿加一条尾巴,这个形也是“逆了天”了。当然这也是为了追求和其他小兽从外形、体量上差不多,这才把尾巴当作身体的后半部支撑在那儿的。往上看,鸟嘴、羽毛、翅膀等特点一应俱全,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是一只鸟——哦不,是一只凤。

凤的后面,第三位,就是狮子,它也是一种威武的权力象征。管用不管用不知道,反正是先吓唬你一下。

有一年夏天,故宫出了款网红雪糕,原型就是这只狮子。它最大的特点,是一头的羊毛卷儿,或者叫“螺髻”吧,也就是像海螺一样的一个个的发髻,一般在佛教的形象上常见。平心而论,和故宫里随处可见的石狮子形象还是挺像的。其他的特点,就是身上的火焰纹,嘴里的小虎牙什么的,基本是石狮子的缩小版。

第四位和第五位,就是海马和天马。

海马,不是海里那种没手没脚的生物,而是传说中一种海里的瑞兽。看它的长相,马的特点还是挺足,没有獠牙了,下巴也光溜溜的没有胡子了,还真有点食草动物的样儿。它最大的特点在脚上,也就是那四个蹄子,确实是马的特点。不过我认为它身上多少应该有点鳞片啥的,才符合它海马的设定。

第五位天马,可以飞上天的吉兽。样子和前面那位差不多,马脸,有蹄子,最大不同是它有翅膀,在身体的两侧,足以说明它会飞的特点。

第六位,狎(音霞)鱼。

狎鱼也是一种海中的神兽,可以掌管江河。你看,这位明显是在水里混的,浑身上下全是鳞片,看着就威风,就差拿个三股钢叉了。它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后腿,有个鱼尾巴。而前面的两只腿,不知是不是为了保持站姿特意为它加上的,想想这种生物,前面两只爪子,后面是鱼身子,好像也有点怪。

第七位,又是个狠角色,名叫狻猊(音酸泥)。

狻猊,就是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位少爷。传说狻猊喜欢烟火。所以形象一般在香炉上出现。

接下来的一种说法,表明这个狻猊还是大有来头的。原来在佛教中,狻猊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也有人叫它金猊,或者青狮子。

还记得吗,《西游记》里有个假乌鸡国国王,就是个青狮子变的,祸害完乌鸡国,最终被文殊菩萨收走了。这位爷也真是耐不住寂寞,后来又跑到狮驼岭占山为王,和普贤菩萨的白象王还有“如来的亲娘舅”大鹏鸟做起了好朋友。吴承恩爷爷对这个小狮子还真慷慨,出场了两次都是当boss,明明让领导收走了,一转头换个马甲又出来了,真是别人没有的待遇。也不知是老吴写书时酒喝多了没记清楚,还是真对这个小狮子情有独钟。

狻猊的外形和位列第三位的那位“狮”同学差不多了,不过,狻猊是没有螺髻的,而是漂亮的披肩发。其他的特点,比如爪子、胡须、身上的火焰纹什么的,依然如故。

下面再来说说这位獬豸(音谢至)。

从外形上看,獬豸和狮子差不多,不过,它的脚上也有蹄子,不知是不是食草动物。

海马(故宫)

天马(故宫)

狎鱼(故宫)

狻猊(故宫)

獬豸(故宫)

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一种神兽,头上有一角,能辨是非。如果两个人因是非之事争执不下,獬豸就会出现,用独角顶倒狡辩之人,然后……当然,它不会吃人,它只是想告诉无理狡辩者:你可别胡说八道了,我在这儿瞅着呢。所以,喜欢当裁判的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平、公正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司法的象征。

在中国古金文中,法律的“法”字是写作“灋”,和今天简化的法字相比,多了一个“廌”,而这个“廌”(音志),就是长着一只角的獬豸。獬豸因为善辨是非,自古就是“法”的化身,被当成司法官员廉明正直、执法公正的象征和标志。在春秋时期,司法官员的帽子都是按照它的样子做的,名叫“獬豸冠”;而官员的衣服也用它作为“补子”的图案,代表公正。

现在各地的法学院门口,还都有一个“獬豸”雕塑镇着呢。

獬豸一定是天秤座的。

獬豸冠

獬豸补子

第九位,斗牛。

我们常说“气冲斗牛”,斗牛是一个星宿的名字,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海中的神兽,所以这位也是浑身有鳞,牛头长角。这位的脚既不是爪子也不是马蹄子,而是分成两瓣的牛蹄子,不枉了名字里有个“牛”字。

再来说说排在最后一名的行什。

为什么叫行什?就因为排行老十呗(也不知谁起的名字,真叫一个凑合事儿)。行什的样子是不是有点眼熟?尖嘴,猴腮,鹰爪,背生羽翼,手握金刚杵,这不就是……雷震子嘛。仔细想想也在理,雷震子也是雷神的化身嘛,在以木材料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上,确实是需要一个酷似雷神的保安队长来从事防火防雷的安保工作的。

斗牛(故宫)

行什(故宫)

不过,就算有雷神保护,太和殿也还是发生过很多次火灾,有战乱中被烧毁的,有真的遭了雷击起火的——看来雷神也有打盹的时候。

小兽们排队晒太阳,也是够闲的——难怪妈妈这么说我。

我们前面说过,站在一排小兽最前面的,是一个骑在一只大鸟上的人的形象。这个人,到底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