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前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教育与文学卷》:一个语文教师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为鹿丁联老师《逐光前行》的出版而作

赵明[1]

鹿丁联老师为她的文集取名《逐光前行》,我以为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个书名,让我想到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还想到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的故事。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逐光而行的人。这种行为和精神为后世人所敬仰,所传颂。读罢《逐光前行》,我隐约地感觉到,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鹿丁联老师把自己燃烧成一团火,去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这不正是对古人“盗火”精神的传承吗?

可能说得有些远了,那我们来看眼前……

鹿丁联老师有幸出生在白鹿原这片古老的热土上,潺潺的灞河水从门前缓缓流过,厚重的黄土地和传统文化给予她物质的和精神的滋养。她在这里求学,又在这里为师,以出色的教学成绩回报桑梓,回报养育她的故土。

鹿丁联老师又何其有幸,与《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先生同为原下乡党,并且能够得到先生的厚爱和教诲。鹿老师指导过先生孩子的作文,写过先生作品的评论。陈忠实先生致信鹿老师表达谢意和敬意。重要的是,先生对鹿老师寄予厚望,推心置腹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陈忠实先生在致鹿老师的信中写道:“您是一个真正的老师!从您那善于开启思维与传授技巧的引导中我看得出来。”“我觉得您可在教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蹚出一条路子来。教学之余,可以把好的读写习惯坚持下去。人不仅要生存,要工作,还要有兴趣要出众!我认为您可以向这方面努力一下的。”先生的意见对于鹿老师来说,无异于普罗米修斯盗得的火种,成为眼前的一道光,胸中的一团火!

应了陈忠实先生的箴言,鹿丁联老师真的“在教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蹚出一条路子来”。这是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逐光之路,成功之路。

教育,源于对学生的热爱。这可以从书中鹿老师对学生的悉心指导、循循善诱中看得出来;可以从学生对鹿老师的热爱、崇拜的言辞中体现出来。有许多学生在鹿老师的带领下成长为有用之才,走进了文学的殿堂。

文学,源于对家乡的热爱。这可以从书中深情描写乡愁和亲情的散文和小说中表现出来。她的文学创作的根深深地扎在白鹿原的泥土里;她用最深情的文字讴歌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形象地再现了原下的世俗风情、人间烟火。

教育之于学生,文学之于读者,都是灵魂的塑造,生命的唤醒。在这个方面,教育与文学是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语文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文学作品,对学生影响最深远的也莫过于文学作品。语文教师是最贴近读者的文学评论家,是为学生打开文学之门的引路人。

鹿老师首先是一个语文教师,同时又是一个作家。她用自己精湛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审美。她用自己的写作实践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学生学会倾诉,学会表达。她不仅散文、小说写得好,写起文学评论来,也是思维敏锐,笔触深刻,见解独到,连陈忠实先生都夸奖她说:“从来没有谁如您一样透彻地剖析我的作品,我甚至歉疚,让您付出了太多的心力。从我获益的角度说,无疑是感激的,真诚的感激。”

鹿丁联老师行走在教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挥洒着师生情、乡土情,追逐着教育梦、文学梦。教育与文学,各负使命,双获丰收;如此“跨界”,几近完美。

面对语文教育的现状,我时常感叹,有多少不爱读书的老师在教学生阅读?有多少不会写作的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有多少语文老师离开教学参考书就不会讲课,拿到一篇课外读物不知道如何去分析鉴赏?此情堪忧啊!

何以解忧?我想,语文教师理应是一个爱读书、会写作的人。《逐光前行》可以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面镜子。鹿丁联老师把教育与文学在课堂内外做了一个完美的整合。她的“教育与文学”之路,值得语文界研究,值得语文同人深思,值得青年语文教师学习。

同样是语文教师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说过,“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希望,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鹿丁联老师正肩挑着这样的重担,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走在“教育与文学”的大路上,做一个有境界的语文教师。

逐光前行,是对初心的坚守,是对理想的追求。洋洋几十万字的《逐光前行》,见证了一个语文教师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祝愿鹿老师心向光明,在“教育与文学”之路上,走得更远,走向新的高度。

(2021年11月3日)

注释

[1]作者简介:赵明,原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教研部主任;国家、省、市三级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从事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50余年,业余爱好散文、诗歌写作。2001—2020年主持三个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任课题组组长。受聘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专家。主编多部教育教学书籍。出版三卷本文集《落叶满长安》、散文集《鱼台晚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