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养生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气一元论思想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乃至整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著名、最独特的范畴,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结合点,也是中医学里应用最多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是本体范畴,同时也被认为是一切变化的动因,所有联系的桥梁。“气”于自然、生命、认知中无所不在。

1.中医对“气”的认识

理解气一元论,首先应搞清楚“气”的概念与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炁”“氣”解释为气,因此现代用“气”代替了“氣”与“炁”,古代三个字读音都念作“qì”,但所指却不同。关于气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气部》说:“气,云气也,象形。”甲骨文中最早出现的这个“气”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气体之气。气字的写法与“云”的实体形状非常相像(图1-1)。所以最早的气是古人观察到水汽上升聚而为云,气就是物质气态的意思。现代汉语字典将氣解释为气,认为是古文的不同写法,其实两字实有不同。《说文解字·米部》说:“氣,馈客之刍米也。从米,气声。”如果将氣理解为米,而发音为气,似乎不通。《康熙字典》对氣的解释引用了诸多文献,如《太极图说》记载“二氣交感,化生万物”,这里的“氣”特指阴阳之气;《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可看出这里的氣并非指气体状态,而是指人体的本元物质——元氣。氣为米上之气,这里结合《说文解字》的解释:“氣,馈客之刍米也。从米,气声”,可以理解为,氣是人吃五谷后化生而成的人体元气,氣来源于五谷,也就是馈客之刍米。根据中医理论,人体饮食五谷后,经过胃的腐熟,最终由脾运化为人体之气,因此,脾为人体出生后的后天之本,为人体出生后气血来源之本。可见,古人将氣特指来源于五谷的人体元气。《说文解字》中未收录“炁”字,“炁”字多在道教经典中出现。炁的上半部是“无”的古字,下面四点即是“火”字的假借,火是一种能量的象征,代表的有可能是无形而有能量的意思。《关尹子·六匕篇》中解释“以一炁生万物”,由此可见炁与《道德经》中的“道”所指似有相似之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似乎道生之一就为炁。炁在道教中多指元炁,元通“原”,意为本原之气,就是说万物以炁为源。《道德经》描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处“常无”,似乎指的是炁无形无相,“常有”似乎指炁是一种能量体,可以通过他的作用体现出来。古代对“炁”的描述比比皆是。《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春夏秋冬的更替,是因为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左传·昭公元年》也引用春秋著名医家医和之语解释疾病原理:“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认为正是与天地相通的人体本原之炁的作用,使人能够品尝五味,并表现出五色、五声的不同,疾病也是因为五炁之过造成的。《太玄真一本际经》第三卷有“修习静定,专炁柔软”,可见道家多通过修炼以补足人体先天元炁。这里用来源于水谷的人体之“氣”,表示先天元“氣”似有不妥,于是道家引用了似有似无的“炁”,来比喻出生之时就有,可以通过修炼来强化的“炁”。

可见在古代,“气”多指气体之气,如呼吸之气;“氣”则特指来源于饮食水谷的人体之“氣”;炁则是指存在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与人体相通的先天之“炁”。

图1-1 气字的象形

2.气一元论思想的意义

认识了“氣”与“炁”的概念与意义,则更容易理解气一元论的意义。从以上对气在古代的三种写法“气”“氣”“炁”的不同意义可以看出,气一元论之气指的并非气体之气,而是指人体从水谷得来的后天之“氣”以及生来就有,与天地相通的先天之“炁”。因此,“氣”“炁”是古人通过古代哲学以及修炼认识到的天地之间、人体之内存在着的一种微观物质。它真实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来源不同。因此,《康熙字典》里对炁的解释为“炁,同氣”。“炁”具有阴阳五行属性的不同,古人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来表征这种阴阳属性的多少,正如经络系统被定义为运行气血的通道,但至今不能被现代仪器所检测。因此气一元论所指之气,是古人认识到的一种特殊能量物质,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源。如上所说,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是本体范畴,同时也被认为是一切变化的动因、所有联系的桥梁,“气”于自然、生命、认知中无所不在。气一元论之气在古代用“炁”来指代,并非指物质的气化状态,也就是气体之气。气体之气不应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或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这个基本物质只能是“炁”,在人体内由饮食水谷而产生,写作氣。炁一元论思想,则说明炁的重要性。炁无处不在,无形无相,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对事物的生长繁盛与衰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庄子·知北游》所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此处与“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所指相通,人的形体千变万化,各有不同,但是都是以“炁”为根基的,炁聚才能成形,炁散则形体失去生机,天下万事万物无不如此,炁聚则生气在,炁散则不复生机。故张三丰的《无根树》说:“无根树,花正亨,说到无根却有根。三才窍,二五精,天地交时万物生。”此处作者将人比作无根之树,人无根却有根,这个根就指的是人体之“炁”,人体之炁与天地之炁相通,故曰看似无根,却有根。这与《难经·八难》中的思想一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观老子全书,若将“道”理解为“炁”,则老子讲的就是存在于天地之间,为中国文化核心的“道”“炁”对天、地、人及万事万物的影响,因“道”“炁”为万事万物之根本,所以《道德经》才会适用于方方面面。

3.气一元论与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古人认识到存在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万事万物之中的“炁”,对其性质进行了深入剖析,用阴阳、五行来归纳其变化属性,并对其运行规律进行了总结。古人化学知识十分有限,远古时代的人类甚至没有化学知识,但是能归纳出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以及归经,并应用于治疗,且可产生极好的治疗效果,就是根据药物所含“炁”的阴阳五行属性来归纳总结出来的。气(氣、炁)一元论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几乎所有的中医理论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体中,气(氣、炁)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是气在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五行是建立于气一元论思想基础之上的概念,正如《四圣心源》所论述的:“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可见阴阳、五行理论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中医学其他理论均离不开气、阴阳、五行理论的支持。《灵枢·营卫生会》曰:“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可见五脏六腑都需要气的濡养,而联通五脏六腑、与周身建立联系的则是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没有“气”的存在,则经络系统就失去了其意义。有学者统计《黄帝内经》中“气”共出现了3000余次,例如天气、地气、人气、正气、邪气、金石之气、四时之气、元气、脏气、真气、精气、谷气等。《黄帝内经》认为,“气”不只存在于人体,而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而天地之气又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并受天地之气的影响,“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而人体之“气”又受到人类精神活动的直接影响,精神安定则气血从顺,精神活动过度偏激,则气血受扰。正如《黄帝内经》中描述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指出只有内心恬静,精气才能各从其顺,与天地相合,不受个人情志的扰乱。否则,则会出现诸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情志活动对内气的干扰现象。“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出;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包,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虽七诊自殊,无逾于气。”可见,七情伤于身体是通过“气”的作用而实现的。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通过内气的作用实现的,《黄帝内经》中的这一观点未得到现代科学的认可与深入研究,其根本原因是现代科学并不认可“气”的存在。

4.古人对中医“气”(炁)概念认识的可能途径

中国古代,尤其是远古时期,科技水平十分有限,人们对“气”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可能遵循现代科学的途径,古典哲学的逻辑推理是对“气”概念认识的基础之一,但古典哲学只能提出“气”这一概念,基于“气”概念之上的“气”在人体内运行规律、在经络系统中的分布规律、药物四气五味与归经等学说的提出,则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古典哲学思想的贡献或实践经验总结,中国古代修炼可能是古人对“气”这一概念理解认识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修炼技术有很多不同称谓,如导引、呼吸吐纳、坐忘、内丹术等,而所有修炼都与“气”密不可分,如导引术里的导气引行,内丹术中的丹田呼吸以及采气、百日筑基等修炼方法。古代修炼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体元气充足,进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可见,古代修炼是补足人体元气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国古代医巫同源,中医后来从巫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而巫术则成为迷信的象征,扁鹊也有“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论述。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早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中国现今发现最古老的医书。该医书记载了治疗52种疾病的283个医方,除常规药物、砭石、熏灸、按摩等方法外,尚有39个医方涉及巫术的治病方法。《黄帝内经》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可见古代巫医中“巫”的成分并不完全是迷信的象征,也有其有效的一面。古代医术与巫术起源相同,巫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其神秘不可知的部分而逐渐被封建迷信所利用,发展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人的骗人工具。但是对中医理论渊源的探索,不能离开对古代巫术的探索,对古代巫术中科学成分的探索有可能会揭开中医理论渊源的面纱,而对古代修炼技术的研究,是其中的途径之一。古代巫术有可能是古代修炼者达到一定练功境界后,通过对人体内气与天的自然之气的感应,借助各种方法实现对人体阴阳气血的调节,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提出“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的经典论述,但由于“气”的不可见与不可知,后人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东西,甚至别有用心的人以巫术之名行封建迷信,使古代巫术逐渐演变为封建迷信活动的代称。用科学的眼光研究古代巫术,就是寻找巫术与医术相通的地方,古代修炼技术研究有可能打开巫术研究的门径,也是对“气”一元论思想研究的有效方法。

5.气一元论思想的现代解读

气是运动着的、极精微的物质,气运行于人体,运行于脏腑、经络、九窍、十二节之中。“气”的本质不仅是困扰中医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医科学性不被认可的根本原因。正因为“气”的概念得不到现代科学的解释,才被认为只是一种哲学概念。建立于“气”概念之上的阴阳五行学说也被认为只是一种哲学思想。“气”是否具有物质实质属性,现代微观物理学的研究带给我们探寻“气”实质性的又一途径。对“气”概念的理解,可以借助现代微观物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理论陈述进行实证检验,仍是微观物理学以及其他物理学领域至关重要的最终目标。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W.海森伯(W.Heisenberg)说过:“物理学的历史并不只是一系列实验上的发现和观察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它们的数学描述,它同时也是概念的历史。为了理解现象,首要的条件是引入合适的概念。只有借助于正确的概念,我们才能够真正知道我们所要观察到的是什么。”现代物理学正是在对宏观世界已知概念不断否定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不断通过数学、物理学公式推理提出新的假说,再通过实验学的方法证实假说。现代量子场理论认为,经典场经过量子化成为多粒子体系,这就是场在量子化后呈现的明显的粒子性,这种粒子叫作场量子,光子是电磁场的场量子,电子是电子场的场量子,介子是介子场的场量子。这样实物粒子和场(光、辐射)这两种物质形态在量子场的概念下就统一了起来,波粒二象性是物质在微观领域的根本特性,在量子场论中可以得到解释。量子场论反映了量子现象与经典极限间的联系,表达了微观运动与统计规律之间的关系。使用现代微观物理学的理论,可以将“气”看作一种场量子,而人体存在于由这种场量子形成的能量场。这种能量场由于“气”这种场量子的阴阳不同属性,而有阴阳、五行属性的不同,对人体能量场阴阳平衡进行调节,就可以直接治疗疾病。因此,通过对“气”及“气”构成的人体场的研究,可能是中医理论科学性研究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