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望五官

目、耳、口、鼻、舌五官,分别与五脏相关联。《灵枢·五阅五使》云:“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因此,观察五官的神、色、形、态变化,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的常与变。其中,望舌将另做专节论述,故本处主要介绍目、耳、鼻、口唇、齿龈及咽喉等望诊内容。

(一)望目

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而目与五脏六腑皆有密切联系。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灵枢·大惑论》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而归纳为“五轮学说”,即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图1-3),并且认为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因此,望目不仅在望神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测知五脏的病变,甚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重订通俗伤寒论》曰:“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

img

图1-3 五轮部位与五脏分属图

望目可以从神、色、形、态四方面来观察。由于目神在望神中已介绍,故本处重点介绍目色、目形和目态的异常改变。

1.目色 正常人的眼睑内及两眦红润,白睛色白,黑睛褐色或棕色,角膜无色透明,异常改变有以下几种。

(1)目赤 双眼或单眼白睛红赤,俗称“红眼”“火眼”。目赤若伴见肿痛,多属实热证。如全目赤肿,多为肝经风热上攻;两眦赤痛,多为心火上炎;白睛发红,多为肺火;睑缘赤烂,多为脾经湿热。若白睛红赤灼热,眵多黏结,羞明畏光,有传染性者,多为感受时邪热毒所致,也称“天行赤眼”。

(2)白睛发黄 为黄疸的主要标志。《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云:“经言目黄者曰黄疸,以目为宗脉所聚,诸经之热上熏于目,故目黄,可稔知为黄疸也。”黄疸常伴身面发黄、尿黄等症,多因湿热内壅或寒湿内困,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有阳黄、阴黄之分。

(3)目眦淡白 属血虚、失血,是血少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4)目胞色黑晦暗 多属肾虚;目眶周围色黑,多因肾虚水泛,或寒湿下注所致;目眶色黑,伴肌肤甲错,多为瘀血内阻所致;睡眠欠佳也可见目眶发黑。

(5)黑睛灰白混浊 为目翳,属外障眼疾。若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翳障,妨碍视力,为混睛障,多因邪毒侵袭,或肝胆实火上攻,或湿热熏蒸,或阴虚火旺等所致,常见于眼外伤及某些全身疾病;若小儿疳积日久也可见目生翳障,表现为目干夜盲,黑睛生翳糜烂,甚则溃破穿孔等。

2.目形

(1)胞睑肿胀 胞睑肿胀是指上胞下睑肿胀不适。目胞浮肿,如新卧起之状,皮色不变或较光亮,是水肿病初起之征;胞睑红肿,若眼睑边缘起疖肿,状若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者,为“针眼”;若整个胞睑漫肿,红如涂丹,热如火灼,化脓溃破者,为“眼丹”。后二者皆为风热毒邪相搏客于胞睑,或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以致局部气血瘀滞。

(2)眼窝凹陷 若见于吐泻之后,多因吐泻伤津所致;若见于久病、重病患者,为脏腑精气衰竭,病属难治。

(3)眼球突出 眼突而喘,属肺胀,多因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眼突颈肿,为瘿病,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

3.目态 正常人瞳孔圆形,双侧等大,直径为3~4mm,对光反应灵敏,眼球运动随意灵活。其异常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瞳孔缩小 多因肝胆火炽,或劳损肝肾,虚火上扰所致,也可见于中毒(吗啡、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2)瞳孔散大 多属肾精耗竭,见于危重患者,是濒死前的征象之一;也见于肝胆风火上扰的绿风内障、中毒(如杏仁、麻黄、曼陀罗中毒)及某些西药(如阿托品)所致的药物性瞳孔散大等。

(3)目睛凝视 患者两眼固定,转动不灵,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目睛凝视多属肝风内动之征,常伴神昏、抽搐等症,属病重,或见于脏腑精气耗竭,或痰热内闭证。瞪目直视还可见于瘿病。

(4)嗜睡露睛 是指患者入睡后胞睑未闭合而睛珠外露,多因脾虚清阳不升,或津液大伤,胞睑失养,启闭失常所致,多见于脾胃虚衰或吐泻伤津的患儿。此外,睡时露睛也可见于正常人,俗称“羊眼”。

(5)胞睑下垂 又称“睑废”,是指上睑下垂,难以抬举,轻者半掩瞳仁,重者全遮黑瞳,垂闭难张。胞睑下垂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类,其中双眼上睑下垂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睑肌失养所致;单眼上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脉络失养,肌肉松弛所致,也可见于外伤。

(二)望耳

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为“宗脉之所聚”。此外,在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所以,耳与全身均有联系,而尤与肾、胆的关系最为密切,望耳可以察知肾、胆乃至全身的病变。耳部望诊主要是观察耳廓色泽、形态及耳内病变。

1.耳之色泽

(1)润枯 正常人表现为耳廓色泽红润,是气血充足的表现;耳廓焦黑干枯,多属肾精亏虚。

(2)颜色 耳廓淡白,多属气血亏虚;耳轮红肿,多属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患者;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2.耳之形态

(1)耳廓形大 耳廓外形厚而大,属形盛,为肾气充足;耳廓肿大,伴见色红,为邪气实,多属少阳相火上攻。

(2)耳廓瘦小 耳廓瘦小而薄,属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廓瘦削而干焦,为正气虚,多为肾精耗竭或肾阴不足;耳廓萎缩,为肾气竭绝。

(3)耳轮甲错 即耳轮肌肤甲错,多属久病血瘀。

3.耳内病变

(1)耳内流脓 耳道内流出脓液,其色或黄或青,其质或稠或稀,称为“脓耳”。耳内流脓有虚实之别,涉及肝、胆、肾三经。发作急骤,脓液黄稠,耳痛剧烈者,属实证,多因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所致;流脓日久,脓液清稀,耳痛较缓者,属虚证,多因肾阴虚损,虚火上炎所致。

(2)耳道红肿 耳道局部红肿疼痛,突起如椒目状,为“耳疖”,多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

(三)望鼻

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属脾,与足阳明胃经亦有联系。望鼻可诊肺、脾、胃等脏腑的病变。鼻部望诊应注意观察色泽、形态及鼻内病变。

1.鼻之色泽

(1)润枯 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势较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病势向愈;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2)颜色 鼻端色白,多为气血亏虚;色赤为肺脾蕴热;色黄为有湿热;色青为阴寒腹痛;小儿山根青筋,多因肝经气滞寒凝、肝脾不和、乳食积滞所致。

2.鼻之形态

(1)鼻头肿胀 若属红肿或生疮,并感疼痛,属邪热盛,常见于胃热或血热。若鼻及鼻周围皮色暗红或血络扩张,伴丘疹、脓疱或鼻赘,称为“酒渣鼻”,多因肺胃蕴热,瘀血凝滞所致。

(2)鼻柱溃陷 多见于梅毒患者;若鼻柱塌陷,兼眉毛脱落,为麻风恶候。

(3)鼻翼扇动 鼻孔两翼因呼吸急促而扇动的症状,也称为“鼻扇”,多属肺热,或见于哮病,是肺气不宣,呼吸困难的表现;若重病中出现鼻孔扇张,喘而额汗如油,是肺气衰竭之危候。

3.鼻内病变

(1)鼻流清涕 若伴见恶寒发热、鼻塞等,多属风寒表证;若常流清涕,量多,经久不愈,多为“鼻鼽”,多因阳气虚弱所致。

(2)鼻流浊涕 若伴见恶寒发热、咽痛等,多属风热表证;若常流浊涕,量多不止,其气腥臭,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为“鼻渊”,多因外感风热,或胆经蕴热上攻于鼻所致。

(3)鼻腔出血 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外感引起者,多因风热犯肺、燥邪伤肺所致;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因肝火犯肺,或胃火炽盛,火热上炎,灼伤阳络,迫血外溢所致;血色淡红而质稀,多因脾不统血,血不循经而外溢所致。个别妇女经期鼻衄随月经周期而作,称为“倒经”,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或阴虚肺热所致。

(4)鼻内赘生物 鼻腔内长有状若葡萄或榴子,光滑柔软,带蒂可活动,而无痛感的肉状物,为“鼻痔”(鼻息肉)。若其撑塞鼻孔,则致气息难通,多因湿热邪毒壅结鼻窍所致。

(四)望口与唇

口为饮食通道,脏腑要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环绕口唇,故望口与唇的异常变化,可以诊察脾与胃的病变。望口与唇注意观察形色、润燥及动态的变化。

1.望口

(1)口角流涎 小儿口中流涎,称为“滞颐”,多因脾虚湿盛。《诸病源候论》曰:“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成人见之多为中风口歪不收所致。

(2)口疮 指口腔内膜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疡点,周围红晕,局部灼痛,《黄帝内经》也称为“口糜”或“口疡”,多因心脾积热,或由阴虚火旺所致。若口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疮面色淡,疼痛较轻,伴少气乏力、大便溏薄,舌淡嫩,脉虚者,多为中气不足所致。

(3)鹅口疮 指小儿口腔、舌面满布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又称“雪口”,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也可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而为。

(4)口之动态 正常人口唇可随意开合,动作协调。《望诊遵经》将口唇的异常动态归纳为“口形六态”。

口张:口开而不闭,属虚证。若状如鱼口,张口气出,但出不入,则为肺气将绝之候。

口噤:口闭难开,牙关紧闭,属实证。口噤不语,兼四肢抽搐,多为痉病或惊风;兼半身不遂,则为中风入脏之重证。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口撮兼见角弓反张,多为破伤风患者;新生儿撮口不能吮乳,多为脐风。

口僻:口角向一侧歪斜,见于风邪中络,或风中脏腑之患者。

口振:战栗鼓颔,口唇振摇,常见于疟疾初起。

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之象;若口角掣动不止,为动风之象。

2.望唇 唇部色诊与望面色基本相同,但因唇黏膜薄而透明,故其色泽变化比面色更为明显,易于观察。正常人唇色红润,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

(1)唇色淡白 多属血虚或失血。

(2)唇色深红 多属热盛;深红干燥,属热盛伤津。

(3)唇色青紫 多属阳气虚衰,血行瘀滞。

(4)唇色青黑 因寒凝血瘀,或痛极血络瘀阻所致。

(5)口唇干裂 为津液损伤,多因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所致。

(6)口唇糜烂 多因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部所致;唇内溃烂,其色淡红,为虚火上炎。

(7)唇边生疮,红肿疼痛 为心脾积热。

(五)望齿与龈

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护于齿,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故望齿与龈可诊察肾与胃肠的病变,以及津液的盈亏。温病学派对验齿十分重视,在阳明热盛和热伤肾阴的情况下,观察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以了解胃津、肾液的存亡。

1.望牙齿

(1)牙齿形色 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充足,津液未伤的表现。若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久病牙齿枯黄脱落,为骨绝,属病重。

(2)牙齿动态 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img齿,即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多为热盛动风,或见于痉病;睡中img齿,多因胃热、食滞或虫积所致,亦可见于正常人。

2.望牙龈

(1)牙龈色泽 正常人牙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牙龈淡白,多因血虚或失血,龈络失养所致;牙龈红肿疼痛,多因胃火亢盛,火热循经上熏牙龈所致。

(2)牙龈形态 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常有渗血和脓液,称为“牙宣”,多因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也可见于气血不足者;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牙齿脱落,口气腐臭者,称为“牙疳”,多为平素胃腑积热,复感风热或疫疠之邪,邪毒上攻牙龈所致。

(3)齿衄 指牙缝出血,多因胃肠实热所致,也可因胃、肾阴虚,虚火上炎,脉络受损,或脾不统血所致。

(六)望咽喉

咽喉为口鼻与肺胃之通道,是呼吸、饮食之门户,又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因此,五脏六腑病变可反映于咽喉,以肺、胃、肾的病变表现更为突出,也更具诊断意义。望咽喉主要观察咽喉的红肿疼痛、溃烂和伪膜等情况。

健康人咽喉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

1.红肿

(1)新病咽部深红,肿痛较甚,多属实热证,因风热邪毒或肺胃热毒壅盛所致。

(2)久病咽部嫩红,肿痛不甚,多属阴虚证,因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

(3)若咽部淡红漫肿,疼痛轻微,多因痰湿凝聚所致。

(4)咽喉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突起,形如乳头,或如蚕蛾,表面或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咽痛不适者,为“乳蛾”(图1-4),又名“喉蛾”,因风热外侵,邪客肺卫;或肺胃热盛,壅滞喉核所致。若喉核肿胀,热痛不甚,经久不消,时作时止,反复不已,多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气血瘀滞所致。

img

图1-4 乳蛾

(5)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言语困难,身发寒热者,为“喉痈”,多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2.溃烂 新病咽部溃烂,分散表浅,周围色红,为肺胃之热轻浅;若溃烂成片或洼陷,周围红肿,为肺胃火毒壅盛,蒸灼肌膜而致;咽部溃腐浅表分散,反复发作,周围淡红,多属虚火上炎;若成片洼陷,周围淡白或苍白,久不愈者,多为气血不足,肾阳亏损,邪毒内陷所致。

3.伪膜 咽部溃烂,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黄白或灰白色腐膜,称为伪膜。若伪膜松厚易拭去者,为病轻,为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所致;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强剥出血,或剥后复生,伴犬吠样咳嗽、喘鸣者,为病重,称为“白喉”,因外感时行疫邪,疫毒内盛,或热毒伤阴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