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口腔与脏腑的关系

宋代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第三十四卷》曰:“夫口齿为脏腑之门户。”口腔之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常反映于所主的口腔不同部位。在临床上,口腔与脾、心、肾、肝、胃、大肠等脏器关系尤其密切。

一、口腔与脾的关系

1.生理 口为脾之窍。《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别》曰:“足太阴之正……上结于咽,贯舌中。”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曰:“脾之络脉,系于舌旁。”《灵枢·五阅五使》曰:“口唇者,脾之官也。”以上充分说明了口、唇、舌与脾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脾主口……在窍为口。”《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五脏生成》曰:“脾之和肉也,其荣唇也。”《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胃调和,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强健,则食欲旺盛,能知五味。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运化,又主肌肉。脾运化功能协调,脾气上通于口腔,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助消化,口能辨五味,发语音,行吞咽;脾气健运,则精微上输于口,口唇肌肉得以濡养,从而丰满、色红而润泽。由此可见,口腔与脾在生理功能上是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

2.病理 口唇属脾,脾脉系舌本,脾受邪则唇舌为之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开窍于口,脾失健运,则口淡无味或口中黏腻;脾气虚,唇失所养,则色泽浅淡,干瘪无华;脾虚统摄无权,则齿衄,舌衄;脾胃湿热,则唇赤口糜;脾经风热血燥,可致唇颊疾病。中医学对口脾之病理描述甚多,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曰:“脾冷则口甜。”“脾闭则白苔如雪,次舌之为病也。”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云:“脾热则口甘。”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云:“风热传脾,唇肿裂或患茧唇。”明代李用粹《证治汇补·卷四》云:“脾胃受邪,则唇之为病。”《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颊病。”脾经湿热上蒸,灼伤口腔黏膜,导致口疮、口糜。

由此可见,脾发生病变时,可引起多种口腔病症,临床上往往以观察口唇表现来判定脾的病变。如脾湿则唇黄;阴虚则舌裂,唇萎;脾经郁热,痰火积聚,上犯口唇,发为茧唇。正如《灵枢·师传》所说:“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灵枢·本脏》亦载:“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二、口腔与心的关系

1.生理 心主血脉,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输布全身,包括口腔颌面部。而头面部血脉极其丰富,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而有光泽,因此面部的色泽变化可反映心的功能,故曰“其华在面”。《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气充沛,推动血液有力,则血液循环顺畅,血脉充盈,口腔颌面部得到荣润,显得红润而有光泽。反之,心之气血虚则面色淡白,血瘀则面色青紫。故《素问·五脏生成》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心在窍为舌,心与舌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助辨五味,助发语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心主舌,在窍为舌。”《灵枢·经脉》曰:“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心藏神,主神明,心神控制着语言、味觉及舌体运动。《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曰:“舌者,心之官,主尝五味。”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曰:“言为心声也。”可见,舌的生理功能直接与心相关。有心神的指挥,舌才能灵活运动,功能和利,辨味灵敏,构语清晰。此外,心的功能正常与否除了表现于面色之外,也表现于舌色。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四》曰:“心候舌,养于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云:“心主血脉,而候于舌。”

2.病理 心功能失调则面色、舌色改变,舌的功能异常。若是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或邪犯心神,则舌辨味失真,舌蹇、舌强,甚至失语。心火旺盛,则面赤舌红,尤舌尖深红起刺,且破碎疼痛;若心血虚,则面色与舌色皆淡而无华;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晦暗,甚至出现青紫瘀斑。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二》云:“心主舌,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唇揭赤。”思虑过度或热病之后内伤心阴,心火循经上炎,口舌受灼而溃烂破裂。若心气衰竭,则血行停止,心与血脉的搏动亦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正如《灵枢·经脉》所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临床可见,久病面色晦暗无光泽是全身衰竭的表现,预后极差。此外,舌的形态和动态变化也与心有关。舌肿胀色红绛多见于心脾积热,外感湿热;舌体紫肿为热毒乘心。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五十》曰:“心候舌,脾之络脉出舌,心脾俱热,气发于口,故舌肿也。”舌红而痿软难言为心脾两虚;舌出不能收、不能言者为心脉瘀阻,或心气耗散病之垂危。舌强可见于热入心包;吐舌、弄舌一般都属心脾有热,动风先兆;病情危急时见吐舌,多为心气已绝。东汉华佗《中藏经·论心》曰:“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脾为生痰之器,心经火热若与痰浊搏结于舌,则舌体胀胖结硬,语言謇涩。

三、口腔与肾的关系

1.生理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乃肾之标。肾之经络连于舌本,肾之气血与舌相通。《灵枢·经别》曰:“足少阴之正……直者,系舌本。”《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灵枢·忧恚无言》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即舌骨),终于会厌。”肾主藏精,牙齿受肾精的濡养,牙齿坚固与否是肾精盛衰的外在表现,牙齿从生长、萌出直至脱落的全过程都由肾精主宰。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曰:“盖肾主骨,齿乃骨之余,髓之所养也,故随天癸之盛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齿论》曰:“齿者,骨之所络,髓之所养,肾实主之……肾精盛则齿坚。”肾精充足,生髓养骨,上奉于牙齿,牙齿得精气之滋养必洁白如玉,晶莹光洁,坚固有力,不脱不龋。宋代《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一》曰:“人之肾气强盛,骨髓坚固,则齿牙莹白璀璨。”

肾主水,在液为唾,有“水脏”之称。《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肾为唾。”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而唾液具有滋润口舌的作用,属于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其代谢也受肾阴和肾阳的调节。水谷精微受肾阳蒸腾气化,上奉于口而成唾液。清代张志聪这样解释肾与唾液生成、排泄的关系:“肾络上贯膈入肺,上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肾脏之液,通过足少阴肾经,由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成为唾。由于唾出于肾,所以古代导引家多主张舌抵上腭,让舌下唾液缓之泌出,待口中津满,而后咽下,有补养肾精的作用。

2.病理 对于小儿来说,先天肾气不足,则导致齿迟。对于成人来说,肾精亏虚,牙齿失养,则牙齿缺乏光泽,颜色黄黑,或齿龈萎缩,齿根外露,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等。《素问·痿论》曰:“肾热者,色黑而齿槁。”一般来说,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牙齿稀疏松动,齿根外露多为肾虚或虚火上炎。久病者若见牙齿枯萎脱落,乃肾精枯竭是为骨绝。肾虚可见齿龈淡白,龈肉萎缩;虚火上炎则齿龈不红不痛而微肿;若阴虚火旺,水不济火,迫血妄行则口舌生疮、齿衄;虚火灼伤黏膜,可致口舌溃烂、齿干龈萎、唇燥干裂。肾之阴阳失调会影响津液生成和输布,包括唾液的分泌。肾阴虚失于濡润,舌下出唾减少,则口干;肾阳虚气化推动无力,津液输布减慢,故口不干而多津。

四、口腔与肝的关系

1.生理 肝藏血,口腔各部的生理功能有赖肝血的濡养;肝主疏泄,口腔各部的功能活动全靠肝气调畅;肝主筋,主司口腔各部的运动;肝经循行于颊唇部,与口腔颌面部有密切的联系。《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肝藏血,有“血之府库”之称。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为了保证口腔颌面部丰富的血液供给,需要肝藏血功能的正常发挥。人情绪平静时,机体外周血液需要量较少,血藏于肝,人的面色较白;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就把所藏之血循经输布,故见面色红赤。故王冰说:“人动则血归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颞下颌关节为口腔颌面部唯一能活动的关节,也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在咀嚼时它所承受的压力可高达数十公斤,需要较大的负重能力,而在咀嚼、言语和表情时又运动非常灵活,所以在解剖上是既稳定又灵活。《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筋有连接约束骨节、主持运动的功能,颞下颌关节也必须在筋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行使生理功能。肝在体合筋,肝所获得的精气都会布散到筋,发挥濡养作用。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水谷精微化生精气,布散于肝,肝再将精气循经络输送于颞下颌关节的筋,以保证关节的运动正常。《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其充在筋。”说明肝病能引起诸筋病变,影响关节的运动功能。肝经气血与舌相通,肝脉络舌本,舌本主舌体运动,受肝主疏泄之调节,肝血之滋养。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条达,舌运动灵活能构成语言。

2.病理 肝不藏血,一是肝气虚弱,统摄无权;二是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临床均可出现舌衄、齿衄。肝气虚者出血量少色淡;肝火盛者出血量多鲜红。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云:“肝脉络于舌本,肝壅则血出如涌(指舌衄)。”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云:“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肝的病理特点是肝气易郁,肝血(阴)易虚,肝阳易亢。若肝郁化火或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阳亢则升动过度,气上逆,血上涌,故见面红目赤、口干;若肝阴更虚,阳气愈亢,气动过速而生风,筋脉拘急,症见头部震颤、动摇、牙关紧闭或舌卷、舌强、面痛(三叉神经痛)。明代李用粹《证治汇补》曰:“肝热则舌卷且缩。”肝病及筋,会引起诸筋病变。《素问·气厥论》说:“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年老体衰,肝肾两虚,在肝多为气虚、血虚。气虚气机升降失调,血虚筋脉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经脉》曰:“厥阴者,肝脉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临床上老年人易出现筋骨酸痛痿软、咀嚼功能下降、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等病症。肝和脾、胃同居中焦,按五行归属,肝属木,脾胃属土,又有相克关系。肝气的疏通畅达有助于脾胃升降和二者之间的协调,“土得木而达”。若肝主疏泄功能异常,可导致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泛吐酸水。肝经郁热,上蒸于唇,可致唇干肿裂。肝经风火传脾,可致唇裂或茧唇。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曰:“肝经怒火,风热传脾唇肿裂,或患茧唇,宜柴胡清肝散。”古人还认为,筋病日久将内传于肝,引起肝病。如《素问·痹论》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可见,肝与口腔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五、口腔与胃的关系

1.生理 口腔为胃系之所属,又是胃所受纳水谷的入口。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云:“口者,胃之门户。”胃经食管、咽直通于口。口迎粮,舌辨味,胃纳食,脾运化,诸器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纳饮食、化水谷以输精微的生理功能。又脾与胃互为表里,故口腔与胃有较密切的关系。明代《奇效良方》曰:“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为之运化津液,以养五脏气……”饮食物从口入胃,脾胃化生的精微又供给口腔颌面部生长发育所需。故胃气和降,受纳腐熟正常,则面部荣润,齿龈健康,咀嚼有力。足阳明胃经与口腔有络属关系。《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曰:“上牙所属,足阳明也,止而不动。下牙所属,手阳明也,嚼物则动而不休。”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颊部和上牙,故临床上常选用足阳明经穴位治疗面瘫、口唇生疮、齿龈肿痛。例如,针刺足部内庭穴可治疗上牙痛。

2.病理 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气有余便是火,胃中火热炽盛,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故牙龈红肿疼痛,甚则化脓溃烂;血络受损,血热妄行,可见齿衄。胃气以和降为顺,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口臭。热邪伤津故渴喜冷饮,牙齿光燥如石。胃热还可导致夜间磨牙。胃阴亏虚,阴不上承,则口燥舌干、齿龈失养、龈肉萎缩、齿龈色淡;胃气虚弱,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化源不足,面失所荣,则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

舌苔乃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所生,通过舌苔可察见胃气、胃阴之盛衰,故有“口舌为胃之镜”之说。正常人舌苔薄白,提示胃有生长之气。厚苔是由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或内有痰浊、食积;苔质粗糙不干者,多为秽浊之邪盘踞中焦;腐苔多见于胃气衰败,湿邪上泛;剥苔一般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六、口腔与大肠的关系

1.生理 口腔与大肠同属胃系,是饮食物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中必经的通道。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口颊,与下牙床关系密切。《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大肠通过经络与口腔相连,血气相贯。大肠传导通降顺畅,经脉气血充足和缓,则下牙坚固,齿龈健康,咀嚼运动正常。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用于治疗口腔及面部病症,如牙痛、口干、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大肠经的合谷穴乃止痛之要穴,按压合谷有祛风解表、镇痛通络之效,治疗下牙龋齿疼痛十分有效。

2.病理 大肠经循行于牙齿、牙龈之间,故大肠病症常常反映于齿龈之上。肠燥津亏,失于滋润,传导失职,腑气不通,秽浊之气逆于上则口臭;阴津亏损,不能上承故口干口渴;燥热内生,则舌红少津,苔黄燥。热结大肠,灼伤津液,肠道失润,燥屎内结,腑气不通,可见高热,汗出口渴,舌质红,苔黄厚而干燥,甚至焦黑起刺。若邪热循经上炎,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可出现齿龈红肿,溃烂出血,甚至成痈。毒火内聚,日久可发为唇疔。

此外,口腔与膀胱、小肠、胆也有一定的联系。手太阳小肠经缺盆部支脉从锁骨上行颈旁,上面颊;另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向上斜行于颧部。手太阳小肠经穴可治疗牙痛、颌面部肿胀。

胆附于肝,肝与胆有经脉络属,胆为“中精之府”,内藏胆汁。如肝主疏泄失常,胆汁上逆、外溢,就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软腭黏膜黄染,正如《素问·痿论》所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明代吴崑《医方考》说:“肝胆气虚,口苦生疮。”《素问·气厥论》云:“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膀胱与肾相表里,有协助肾之气化水液的功能。膀胱有热,气化失常,湿热内蒸,可导致口舌糜烂生疮。